浅议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2015-08-05 00:47王君
成长·读写月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链接词语教学朗读

王君

【摘 要】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抓实词语教学,才能积累词语,强化语感,才能训练思维,丰富情感,才能使阅读教学扎实有效。教师要精心设计词语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其意思,获得深刻的印象,达到积累和正确运用的目的,使课堂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词语教学;链接;朗读;入境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学生在阅读中必须理解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整个句子,进而理解整篇文章。抓住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训练项目。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抓实词语教学,让课堂洋溢浓浓的语文味呢?

一、链接生活,让词义触手可及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起来,马上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将课堂与生活链接起来,将会给学生提供一个更生动、更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背景,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来理解词语。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将词语教学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学生熟悉的语言、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生活环境联系起来,使之产生交互作用,从而让学生有所感悟。

例如,《狮子和兔子》中的“筋疲力尽”一词的教学,我巧妙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自然、平等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为把握文章内容奠定了基础。

师:狮子就这样不停地“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他太累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 “筋疲力尽”(板书)。你什么时候也会“筋疲力尽”?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生1:爸爸下班回来,累得筋疲力尽,躺在沙发上就呼呼大睡。

生2:那次,妈妈忘了来接我,我从学校自己走路回家,到家时我早就累得筋疲力尽了。

生3:星期二上午第三节课,梅老师带我们到操场上去感受1000米到底有多长,回来时,我们个个累得筋疲力尽。

师:“筋疲力尽”是什么样的?谁来演?(生演)

师:我们把这种感觉读到句子中去好吗?(生读,教师引导)

师:我们再把这个句子放回课文中。出示:“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

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同桌合作读,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后半句;一、二组读前半句,三、四组读后半句。

“让孩子的亲身经历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资源”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在词语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唤起学生的体验,让他们在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中理解词语,并且在情感体验上得到升华。这样,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这个词语的意思,而是一个立体的、多元的认知。

二、入境朗读,使词语精彩纷呈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都经过作者的精心选词,表达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中,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训练,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对句子中重点词语内化的过程中,使理解词语和朗读感悟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品读能力。这样,抽象的语言符号化为具体的事物,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语言文字的距离,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感情,进而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词语的情感,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因为《狮子和兔子》这篇课文较为简单,所以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方面,我主要是采用边读边评的方法,让学生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如教“恼羞成怒”这个词语的片段。

师:狮子“恼”什么?“羞”什么?(指名说)

师:作为百兽之王,对红蚂蚁没有办法,又在兔子面前出了丑。他又恼又羞,一股怒气从他的心底升了起来。他对兔子说———

出示:“笑什么?这讨厌的东西没叮你是不是?”(指名读)

师点评:可以看出你非常生气。你已经走进了小狮子的心里。你快气坏了吧!

师:他恼羞成怒———(一起读)(“笑什么?这讨厌的东西没叮你是不是?”)

师:哎!简直是气急败坏了———(全班读)(“笑什么?这讨厌的东西没叮你是不是?”)

词语是我们语文课文中最小的单位,可它蕴涵的能量却是巨大的。一个词就是一张千变的脸,有表情,有色彩,词语的生命也在文本中变得鲜活。如引导学生读狮子恼羞成怒说的那句话时,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同样是表达狮子的生气,只见学生们有的怒目相视,有的跺脚,有的拍桌子,有的气得都说不出话来了……可见,读同样的一句话,不同人的感受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感受,不同人的表达方法也不一样。入境朗读,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言语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使词语教学精彩纷呈。

三、推敲词语,使词语言简义丰

词语教学要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教学时要摒弃花哨,克服作秀,省去繁文缛节,简化教学环节,做到简简单单教词语,扎扎实实促发展。如《颐和园》中“滑”一词的教学片断。

出示句子:“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生朗读句子)

师:口齿清楚,响亮流畅,真好!不过,我有个疑问,船是用桨划的呀!为什么这里写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而不用“划”呢?

生1:因为昆明湖很静,湖面像玻璃一样平,所以用“滑”比较好。

生2:对,如果用上“划”就会把昆明湖那一份“静”给破坏了。

生3:我知道了,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在那么光滑的湖面上行船,让我感觉到像是在溜冰场滑冰一样,所以用“滑”更准确。

那些游船和画舫有的是脚踩的,有的是用机器驱动的,没有用手划的。

师:大家的理解都很有道理。请再读一读这句话,透过这个“滑”字,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4:我看到游船、画舫的轻快样子,它们轻盈如燕地在湖面上穿梭。

“滑”和“划”区别在哪里?触及最近发展区的这一问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生活意象。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从昆明湖的实际,从作者的观察地点等多方面推敲用词的准确,把学词与生活很好地嫁接了起来。最后的一问:“透过这个‘滑字,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透过“滑”字去看文字背后隐藏的东西,学生看到了美景,看到了轻盈,看到了悠闲,看到了愉悦。整个教学过程由词入画,以画悟情,词中有画,画中有人,使词语在学生的脑海里变得丰满起来。

猜你喜欢
链接词语教学朗读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