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 结伴同行

2015-08-07 01:20梁淑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陈老师后进生环节

梁淑源

梁淑源,教师,现居广东佛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文说说我们在“师徒”结伴中的体会。

一、以前辈的经验激励她博取众长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在我们日常管理中,每天要面对不同的学生、解决不同的问题,而对于这些林林总总的学生问题,从来就没有固定的解决答案。所以,在与陈老师的师徒结对中,我没有列出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让陈老师模仿,而是鼓励陈老师用心大胆管理班级,发挥她的班级管理潜能。但放手不代表不帮、不理,而是仔细观察陈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关键的时刻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她观察分析孩子,注意教学环节中教师的行为,并通过提问、互动等细节进行传授。同时,对她的工作优点予以表扬和肯定,但也指出不足之处,激励她博取众长,观摩其他教师的环节活动,做好记录和分析,结合自己谈谈体会。

二、以朋友的坦诚进行交流、分析和引导

陈老师刚带这个班的时候有几名学生总是违反纪律,比如学生梁X X、丁X X等几个同学老是为一些琐碎的事情闹矛盾,而且对一些老师不尊重,甚至有时候会说脏话顶撞老师。刚开始的时候,陈老师通过讲道理和批评的方法教育她们,但这种方法往往收效甚微。此时,我以一个朋友的角度向陈老师提出了建议:在教育学生需要方法,观其行随机应变,不要硬碰硬,适当冷处理。用道理公平公正地去处理。找出相关的学生资料,给予分析。在互相的交流和讨论中,陈老师慢慢接纳了我的意见和做法。有一天,梁××和丁××她们就因为一个男生传出一段争男朋友的言论,并在班主任不在的时候冷言冷语攻击对方。这次陈老师没像往常一样立刻批评她们,而是选择了先暂时沉默和聆听她们各自的原由,并稳定两人的情绪。在充分了解到事情的缘由之后,让她们平静地表达了各自的内心想法,陈老师还是不表态,保持中立。最后,经过一番沟通,她们之间的绊脚石让她们各自处理解开,成功地化解了学生间的矛盾。事后,陈老师开心地和我分享她的处理经验:原来聆听也是一种力量,适当的沉默有时更能使学生明白老师的心。孩子并不是不知道她犯错误了,老师如果总是批评,孩子也会觉得厌倦,相反,什么都不说,让她们自己想,使她明白老师的心。另外,我们还注重互相看课、说课、评课。每次教学活动后都有效果评价,分析活动的成功和失败,在不断的交流、分析和引导的过程中,陈老师实实在在地学到一些东西,不断思考,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

三、以对亲人的关爱去对待学生

作为班主任,陈老师也慢慢地体会到和学生之间如亲人般的关爱。作为中职学生,我们教育对象往往他们一直认为自己不被老师喜欢和关注,是被放弃、被遗忘的无关痛痒的存在。在习惯上或心理上等因素的作用下,他们有着花样百出的“诡计”让你头痛。若搜罗各式各样的方法“对付”他们,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所以,我鼓励陈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每天默默用心、用行动让他们体会到“其实老师也喜欢你,老师也在关注你”。同时,多给创造机会让后进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尤其要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赞许;学习上哪怕有一点进步也给予鼓励;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不要让后进生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要让她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树立起“我能行”“我也行”的观念,实现身心如一的转化。现在陈老师带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了,当初的一些后进生还做了服装设计师,每次教师节的时候,都会发信息或者回来问候她,陈老师在跟我分享她的教学管理案例时内心总有一种想亲人般的无比感动。

四、以学习的姿态提升自己

记得从开学初始,陈老师就以满腔热情对待教育工作。如学校日常保洁工作,每天陈老师都是部里最早到的一个,就是为了安排好班级管理中的学生保洁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完成保洁的任务。一旦学生没有按质量完成任务,陈老师就会给学生批评教育,虽然偶尔也会遇到学生顶嘴和不听话,但陈老师还是坚持耐心地辅导和教育……从这些小事中,我发现了陈老师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而且工作中细心和耐心。所以,我充分肯定她对教育的爱这优点,同时指出教育方式方法不足之处,让她做好记录和分析,结合自己谈谈体会。陈老师总是抱着谦虚的态度去学习,慢慢地去熟悉一个一个的环节。这样,由制定计划化为实践操作,再总结出自己的体会,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评价自我的能力。而作为“师傅”,我也经常以一个学生的身份,从陈老师的身上不断发现和学习,寻找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和完善自己。

猜你喜欢
陈老师后进生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我的科学老师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