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4—6日凌晨平流雾过程分析

2015-08-07 18:05刘松波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天气形势

刘松波

摘 要 利用温州机场整点观测报文、天气图、卫星云图、机场周边自动站资料等资料,综合分析了此次平流雾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平流雾;天气形势;可见光云图

中图分类号:P7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2

2015年4月4-6日凌晨,温州机场连续出现平流雾,共造成60个航班取消,9个航班备降,一个航班复飞,一个航班返航,严重影响机场的正常运营。本文通过运用各种资料对本次大雾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做好平流雾预报提供借鉴。

1 天气形势分析

从4月3日08:00开始,500 hPa华东地区转为西南气流(图略),暖区逐渐加强。4日20:00西南气流进一步加强,4日傍晚-5日早上大雾低云发生时,长江以南至华南均为槽前西南气流控制,槽线位于河套-四川盆地一线,冷空气势力偏北,槽线移动较为缓慢,且有所北收。5日20:00,500 hPa形势与4日类似,旧的槽线被填塞,但是在河西走廊一带又生成一个小气旋,从气旋伸出的槽线位置与4日相去不远,本场仍然处于宽广的西南暖湿气流中。4日20:00,700 hPa江淮至四川盆地被切变盘踞,急流轴线位于浙中-江西-两广一线,暖平流明显,暖区达到黄海南部。本场位于急流轴南侧暖区。随着时间推移,切变线逐渐南压。5日20:00切变推至长江一线,之后维持。急流轴线位于苏皖中南-两湖交界-云贵一线,急流区和高湿区一致。即平流雾发生时,700 hPa图上(图1),一直处于暖区控制。6日02:00,700 hPa暖脊刚好位于本场附近,08:00,暖脊南压过本场,落于福鼎附近,本场大雾结束。850 hPa与700 hPa类似,但槽线、急流轴线及高湿区位置较为偏南,暖中心维持在本场附近,槽线及暖中心随时间缓慢东移南压,6日08:00,暖中心基本移出大陆。4日20:00地面图本场处于倒槽静止锋南侧,4-5日20:00,地面形势变化不大,静止锋稳定少动,5日后半夜开始静止锋南压明显,到6日02:00,锋面基本压至本场附近,地面逐渐转为东北风,2 h后能见度转好。5日08:00能见度转好与6日04:00能见度转好机制不同,5日是由于地面升温,逆温层被破坏,从而白天能见度很好,6日04:00,是因为底层冷空气扩散,冷空气主体过本场,环流形势变化,能见度转好。

图1 4日20:00 700 hPa天气形势图

2 卫星云图分析

4日15:00,机场能见度很好,周边自动站能见度也好,但是从 15:00可见光云图与红外云图的对比中(图2)看出,15:00,红外云图上温州机场附近海面上空空荡荡,但是可见光云图上却有范围较大的薄薄的一层回波。因此探测手段的缺失是平流雾发生的具体时间较难把握的根源。

红外云图(左) 可见光云图(右)

图2 4日15:00温州机场附近(小红点)

3 物理量场分析

3.1 风场分析

4日夜里,平流雾刚开始时(18:00-20:00)有3个时次吹东北风,按照以往的统计经验东北风时平流雾的概率较低,之所以出现与经验背离是由于4日20:00,海上雾源刚好位于本场东北方向。6日01:00-04:00,机场也是东北风,能见度逐时好转,是因为地面锋面及850 hPa切变线移出,冷空气扩散,转为东北风后,环流形势改变所至。

3.2 温度场分析

从温州4日20:00探空图(图3左)可以看出底层大约925 hPa附近有逆温层,这点从925 hPa与地面温差(图3右)达到4~5 ℃也可以判断出有很强的逆温。逆温表明层结稳定,有利于平流雾的发生。

从5日02:00机场附近温度场(图4)可以看出,海气温差大约在1 ℃左右,陆地及海面温度均相对较高,但是机场附近近海海面刚好有个冷舌。5日20:00的逆温层相对较低较薄,925 hPa与地面温差也只有3 ℃,表明逆温层比4日要弱,所以更容易被破坏,当环流形势变化时能见度更容易转好。平流雾发生时地面温度均低于20 ℃,说明本场如果最低气温高于20 ℃则平流雾出现的概率较低。

图3 4日20:00温州(58659)探空圖(左)及925hPa与地面温差(右)

图4 5日02:00机场(小黑点)附近温度场

3.3 垂直速度场及散度分析

4日20:00,700 hPa上温州附近垂直速度为0.05 m/s,为下沉运动,850 hPa垂直速度为0 m/s,925 hPa为-0.05 m/s。可以看出温州机场上空约900 hPa以上为下沉气流,925 hPa以下为弱上升气流。900 hPa 以上的下沉运动与925 hPa 以下的上升运动有助于边界层逆温的形成和维持。从850 hPa及925 hPa散度对比可以看出,850 hPa时散度大约在0(E-5/s),925 hPa是大约在-2(E-5/s),表明垂直方向上,底层有弱辐合。近地面弱辐合的存在, 有利于水汽的汇聚,使湿度更容易达到饱和。

3.4 湿度场分析

近地面相对湿度(Rh)与能见度大小呈明显反相关;近地面温度递减率(γ)与能见度呈明显正相关;4日本场相对湿度基本≥90%,大雾发生时,湿度基本≥95%。与之对应,1 000 hPa 水汽通量散度也为负,水汽通量散度代表环境流场和周边水汽对本地水汽条件的贡献,为负表示水汽辐合。这说明趋于饱和的水汽是起雾的必要条件[1]。本场统计结果表明,每次起雾前相对湿度都升高至80%以上,比起雾时间提前约2 h。同时,Rh 降低与雾消也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相对湿度下降的拐点滞后于气温回升的拐点2 h 左右。

4 降水对能见度的影响

4日20:00-21:00,机场有降水,且20:00降水达到中等。据经验介于小到中等强度之间的降水有利于能见度转好,对比当时的能见度变化情况,发现转好有限。原因是本次降水范围很小(雷达图略),无法改变大面积的平流雾大势。而5日01:00-02:00,机场有大毛毛雨,对视程影响较大,使得能见度达到当日最小值。因此,降水对能见度的影响不仅要看降水形态、大小,还应考虑降水范围。

5 结论

一是本次平流雾是较为典型的暖区平流大雾,持续时间长,范围广。西南低空急流的建立,中低层暖平流的加强,底层逆温层结稳定,且近地层湿度的饱和,均是平流雾的产生及维持的有利条件[2]。二是5日早上平流雾消散和6日凌晨平流雾的消散机制不同。三是近地面较小的温度递减率(γ)或者逆温层的存在对平流雾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但是当预计会有大雾发生时,相对湿度对于大雾具体发生的时间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四是温度的变化通常略快于湿度的变化。五是降水对能见度的影响不仅要看降水形态、大小,还应考虑降水范围。六是对平流雾的预报,须重视卫星云图的分析、密切关注周边自动站的能见度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本场的温度、湿度、风场(环流场)、垂直速度散度等物理量场的变化情况,合理利用数值预报的产品,把握平流雾的发生、持续及消散的时间,从而做出高质量的预报服务。

参考文献

[1]袁娴,陈志豪.上海浦东机场平流雾的统计和监测分析[J].气象科学,2013,33(1):95-101.

[2]范天锡.气象卫星与卫星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天气形势
天气形势对2014—2018年关中地区各季节空气质量的影响
浅谈如何写好省级公众天气形势服务信息
喀什2016年8月24—25日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气象条件对2013—2015年冬季关中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
2016年5月22—23日普洱市春季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维西县5月一次连续强降雨天气分析
2014年5月25日长沙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一次台风暴雨过程分析
贵州省2015年6月3—4日暴雨天气诊断分析
基于安顺市“2014.6”局地暴雨情况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