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2015-08-07 18:05刘书琴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现代信息技术

刘书琴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应用越来越广,实现植物保护的信息化有利于对植物综合数据的保护和植物的监测。基于此,简述植物保护信息化的概念,并概括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数据监测;植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S126;S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2

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来说,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植物保护中是非常有利的,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能有效促进农业的发展,这也对植物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农业生产,还要重视植物的保护,使农业逐渐由传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植物保护中常用的信息技术有很多,主要包括数据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强植物保护信息化优化我国农业生产的宣传力度,使信息技术能够充分运用到植物保护中[2]。

1 植物保护信息a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开发,有效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并在极大程度上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随着农业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植物保护中,植物保护信息化就是指,对植物保护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交换、传递和处理的过程[3]。目前,我国现代植物保护信息化主要依赖于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网络通讯技术、植物保护数据库和植物保护数据系统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使传统植物保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发生了质的转变。我国将计算机核心信息资源应用到植物保护中,使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信息技术对植物保护作出正确的指导,对植物的生产状态进行实时监督和详细的数据库信息储存,有效预防了植物病虫害,使现代化的植物保护走上了信息化道路。

2 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初,国外已经对植物保护中的害虫处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系统生态学理论首次创立出来,并总结出利用系统处理各种害虫和植物病害的方法。国外有许多国家对危害植物的害虫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部分害虫的最优控制模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者意识到植物病虫害研究对植物保护的重要性,这对我国昆虫种群的控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将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到果树、农作物、草场等作物的病虫害综合治理中,使我国的农业和农业病虫害防护和植物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家相关部门也意识到加强植物保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致力于植物保护信息化的优化和完善,旨在建设科学性良好的植物信息保护体系,使我国的植物保护取得质的提升。

2.1 现代数据库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现代数据库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存储、分类、查询和传递等功能,国外关于植物保护的数据库有很多,里面存储了大量的有关植物信息的文献。现代化的国际植物检疫数据库中包含的内容也有很多,主要包括各种植物病毒种类分类鉴定和植物病虫害种类分类鉴定,国际植物检疫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植物保护生物学信息技术,值得我国植物保护借鉴。我国在植物保护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吸纳国外植物保护的良好方法,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植物保护中。在国内,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上就推出了《植物保护文献数据库》,这些文献中对植物保护相关信息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记录,对一些常见的和不常见的植物保护信息进行了分类管理,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软件对植物保护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这些先进的计算机软件除了具备植物保护信息录入、查询、修改和统计功能外,还具备了强大的植物保护辅助鉴定和决策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植物保护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2 多媒体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指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图片、文字、声音等节能型信息交换的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控制性、交互性和集成性。国外的植物保护信息化建设較早,其成果比国内相对较好,国外用电脑演示了很多商品化或者即将商品化的先进的植物保护软件,对植物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保护信息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使现代化的植物保护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类学信息系统、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对植物病理和植物保护的大量资料和文献进行有效的综合、保护和记录,使人们意识到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先进的植物保护信息化技术能够通过植物病变模拟和植物病害诊断系统有效预防植物受到病害。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植物保护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使现代植物保护呈现出智能化、系统化特征,这植物病虫害的防护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了国家农业生产和经济效益。

2.3 信息网络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现代植物保护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植物保护信息资源共享,并且实现了跨国界植物病虫远程监测及相关信息数据的即时反映,使国内外的植物病虫害预警效果良好,并有效控制、防治了植物病虫害情况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收益。目前,我国植物保护领域的信息网络化发展已经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状态,植物病虫害防护初见成效。信息网络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有效实现了植物保护信息系统内相关信息的共享,大大提高了植物病虫害预防和预报的准确性、实效性,全国植物保护信息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将信息网络技术和植物病虫害预报技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建立科学全面的植物病虫害监测预报信息计算机网络传输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植物病虫害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利用率。

3 结语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植物保护信息化技术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植物保护信息化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并不完善,我国的植物保护信息化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值得人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永侠,朱德海,严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J].计算机与农业,1999(4).

[2]刘远建,史明,吴洋.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财经政法资讯,2007(4).

[3]张华,卢元奎.以农业信息化推动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现代信息技术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艺术教学的整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工作综述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