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玉米品种推优现状及技术体系初探

2015-08-07 18:05李斌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技术体系玉米

李斌

摘 要 玉米品种推优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展示等多个环节,对农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品种进行社会推介,以便农民购种选择。基于此,详述了宣汉县开展玉米品种推优现状与技术体系。

关键词 玉米;品种推广;技术体系;四川省宣汉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2

宣汉县20世纪90年代曾经创造了四川省玉米高产“峰城经验”,后又组装集成了“138”玉米高产配套技术体系,优良种子是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该县开始玉米种子“品种推优”工作,逐步探索出了一套成功做法,为确保玉米整县制高产高效创建连年圆满完成和连续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奠定坚实基础。

1 发展与现状

1.1 必要性

1.1.1 适应种子市场新变化

《种子法》2000年12月颁布实施以来,种子经营呈现主体多元化、品种多杂化、网点多乱化。2014年统计,全县种子经营商家近300家,每个乡镇至少有3家以上。农民购买种子时“眼花缭乱”无从下手。

1.1.2 应对特殊生态复杂性

宣汉地处川东北、大巴山南麓,属典型的盆丘山区农业大县,海拔在278.6~2 458.3 m,耕地面积6.03万hm2,平坝、中山、高山均有,立体气候明显。因不正确用种而造成的减产事件时有发生。

1.1.3 摸清品种丰产稳产性

每年通过的国审、川审玉米品种较多,很多品种种植区域都包含宣汉。这些新品种在宣汉特殊的立体气候下丰产、稳定、抗病等表现怎样,品种推优无疑是一个有效应对办法。

1.2 发展阶段

1.2.1 常规留种

解放前,种植品种主要有乌龙早、青角老、二翻早、高脚黄等本地品种,1942年引进金皇后在县城种植。1958年,县种子站建立,贯彻中央“自选、自留、自繁、自用,辅之以调剂”四自一辅种子工作制度。解放后,逐渐引进白马牙、黄马牙、门福5号、川农56等常规良种。

1.2.2 杂交供种

1965年,杂交玉米引入宣汉。开始乡乡建玉米制种基地,20世纪90年代,仅有三河、洋烈、马渡等3个乡镇制种。同时,承担了国家、省、市玉米新品种区试、示范任务。1979年后,重点推广了七三单交、中单二号、川单系列、成单系列等品种,玉米种子杂交率达到100%。

1.2.3 品种推优

20世纪80年代,宣汉县在玉米制种工作中建立了种子纯度鉴定制度,同时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2007年印发《宣汉县农业局关于农作物品种推优的意见》,正式建立“品种推优”制度。此后,每年向社会推介优良玉米品种。

1.3 发展现状

几年来,累计推介荃玉9号、同玉11、成单60等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100个品种。其中,同玉11、锦泰1号、荃玉9号、金东玉800、帮豪玉108、乐单508、安泰5000、金穗888、康农玉108、成单60和华试919等品种于2014年被整县制玉米高产创建项目以政府采购方式采购。

2 体系建设

2.1 组织体系

2.1.1 组织实施

采取“1+3+15”架构,成立由县农业局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宣汉县玉米品种推优专家组”。县种子管理站具体负责,拟定实施方案、承担组织实施,县农技站、县植保站等参加,全县15个片区农技站参与。

2.1.2 建立基地

选择交通方便、土地相对集中成块、土质中等、群众基础较好的峰城镇野鸭村、七里乡新芽村、南坝镇天车坝,分别建立试验、示范、展示三大基地。

2.1.3 征集品種

参试玉米品种,主要来源两个部分:一是受部分科研单位委托需在宣汉参加试验、示范或展示;二是市县种子经销商自愿提供即将主推的玉米品种。

2.1.4 标牌标识

以品种为单位,树立田间标牌标识,确定专人看护,防止人为破坏、畜禽损坏和标牌位移。整个生长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影像资料的及时收集、完整收集。

2.2 技术体系

2.2.1 品种要求

(1)参加品种试验所申报的品种必须是即将审定的,或在近1~2 a内审定的品种,参加由县种子管理部门实施的一年或一年以上多点对比试验。

(2)参加高产展示所申报的品种必须是审定品种,且适宜宣汉县区域种植,方可参加县种子管理部门在品种展示园区的高产展示。

(3)参加生产示范所申报的品种必须由种子经营者自行安排生产示范,其规模不得少于66.67 hm2,由农业局组织相关部门验收。

2.2.2 性状指标

(1)品种抗性。重点考察玉米的大、小斑病、纹枯病,应处于中抗水平及以上。

(2)综合农艺性状。株高以不超过300 cm,穗位高100~110 cm,株叶型为紧凑或半紧凑型,穗粒包括硬粒型、半马齿型、半硬粒型、马齿型。

(3)丰产性。进行挖方测产,其产量必须高于当前所设定的对照5%以上。

(4)品质指标。玉米的氨基酸含量较高的品种(因无专业测定工具和手段,参考资料介绍),优先考虑。

(5)青贮玉米重点考察生育期、单位面积产草量、饲草品质和抗逆性等几相指标。

2.2.3 技术规范

(1)制定方案。分类建立品种试验、生产示范、高产展示实施方案。试验用种每品种不少于1000 g,高产展示每品种面积为0.67 hm2,生产示范面积不少于66.67 hm2。

(2)规范种植。品种试验参照国家、省新品种试验方案,不设重复,设保护区。严格实施方案和技术规程,加强田间均衡管理,搞好田间记载。专家组定期进行检查。

(3)对照品种。分为山区和坝区组,以成单14(山区组)、成单30(坝区组)品种为对照。

(4)接受监督。技术人员在实施中,不得随意改变实施方案规定,确保试验或展示结果公平、公正、公开。整个过程,接受品种提供者监督。

2.3 推介体系

2.3.1 田间评价

分为苗期、穗期、收获期3个时段,邀请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县农业局领导、农业局属相关站所负责人、品种推优专家组现场实地查看,做出“优良、好、较好、一般、差、较差”等评价。

2.3.2 业者参观

县种子管理站及时组织相关品种参试提供单位,以及县内部分玉米生产大户、乡镇农技站技术人员现场参观,与会人员现场填写直观评价表。

2.3.3 专家会商

田间展示结束,经田间现场实收或挖方测产得出产量。专家组成员,比对田间评价指标,综合评价,确定是否升级参试或纳入当年推优范围。

2.3.4 推介运用

经农业局审定,按照“推优、推新、推高”的原则,综合排名确定推优品种名单向社会公布,供玉米生产者购买种子时参考,玉米整县制高产创建项目种子采购时优先采购。

3 问题与探讨

3.1 政策需要配套

目前,一些省市都开展了品种推优工作。但由于缺少配套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各地方法不统一、指标不健全,导致推荐结果相差甚远。建议省市种子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配套规章,并设立相关项目予以支持。

3.2 体系需要完善

宣汉县是传统玉米生产大县,常年玉米生产面积2万hm2左右。农民素有春、夏两季玉米种植习惯。玉米品种推优体系已被证明行之有效,但仍有完善、改进之处,如考察指标需进一步细化,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种类需要进一步扩大。

3.3 投入需要保证

品种推优人工投入、资金投入都比较大,目前还没有专门预算工作经费,一些地方靠打擦边球,收取参试费用的办法来解决,很不规范。建议上级种子部门出台文件,明确地方政府纳入预算。同时,县级种子部门要不等不靠,加大向县级财政预算品种推优工作经费力度。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技术体系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我的玉米送给你
基于Java技术的搜索引擎研究与实现探讨
七穗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