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心理账户吗?

2015-08-10 09:54吕静
莫愁·时代人物 2015年8期
关键词:塞勒电话卡测试者

吕静

同样是钱,但在生活中,我们对每一笔钱的看法与认知是有区别的。

“你的信用卡透支太多吗?那么,可以试着冻住它。把信用卡放到一杯水里,然后放进冰箱,这样,当你有挥霍欲望时就必须等待冰融化,这个过程中你的理智将会占上风。”按照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的说法,用这样的把戏来应对我们大脑的非理性财务倾向是一种有益的方式。

有信用卡的人都有一种体验:用一张已经透支了上千元的信用卡再刷卡五十元钱,似乎不像用五十元现金那样浪费。事实上,这已经表明,与用现金支付相比,用信用卡付账的人不太能意识到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钱。正如塞勒所指出的,信用卡的作用就像“脱钩装置”,把购物的快乐与付账的痛苦分离开来,将人推入模糊的未来。

塞勒与同样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法律学者卡斯·森斯坦合写的书《轻推》中,验明了其他针对钱的非理性偏差。例如人们在买房时会认为十元钱是无关紧要的,而在支付一餐饭费时却不这样想;同样,整理旧衣物时,在某件多年没穿的衣服口袋里找到一百元钱,比上网费从九百元下调到八百元带给人更多快乐。

要了解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我们需要清楚一个概念——心理账户,这是塞勒提出的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如果被测试者晚上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两百元,在马上要出发的时候,发现把最近购买的价值两百元的电话卡弄丢了。被测试者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试验表明,大部分被测试者的回答是仍旧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被测试者昨天花了两百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的音乐会门票,在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门票弄丢了,如果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两百元钱买张门票,被测试者是否还会去聽?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账户问题。

被测试者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账户中,所以丢失电话卡并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的账户预算和支出,大部分被测试者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账户中,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四百元听一场音乐会,被测试者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

在经济学账户里,每一元钱都是可以替代的,只要绝对量相同。而在心理账户里,对每一块钱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视不同来处与去往何处采取不同的态度。心理账户有三种情形,一是将各期的收入或者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在不同的账户中,不能相互填补;二是将不同来源的收入做不同的消费倾向;第三种情形是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

例如,在人们心里,会把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入不同的账户内。正常人不会拿自己辛苦赚取的十万元去买彩票,如果是买彩票赢来的十万元,去再次购买彩票的可能性就高多了。一个人会用辛苦赚来的报酬做严谨的储蓄和投资计划,但是对意外获得的钱却有不同的态度。其实只要在名下的钱,并不依据它的来源就有了性质上的区别。

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想必这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

当然了,以上分析纯粹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如果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又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编辑 钟健 12497681@163.com

猜你喜欢
塞勒电话卡测试者
指纹收集器
首席财务官
独具慧眼,投资电话卡
家庭服务卡
小议语法测试
你有生的欲望,就没有什么能让你死
很多英国人不会拼常用词
八成美国人地图上找不到乌克兰
英文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