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5-08-12 11:00王正委项正文
中国扶贫 2015年13期
关键词:麻栗坡麻栗坡县贫困学生

王正委+项正文

“黄博士,感谢您持续地给予我经济上的帮助,把我从辍学边缘拉了回来,让我对自己的学业生涯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是笔者在麻栗坡县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办公室,看到现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大二学生张永才给黄炽森博士的感谢信中的话语。

黄炽森祖籍广东,1962年出生香港,1989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获博士学位。目前是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系教授、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教授,也是一位非常有爱心的学者。自2001年开始,黄博士就一直为麻栗坡县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并牵头发起“一师爱心一校”活动,他本人及其朋友的捐资助学金已达412.05万元,全县11个乡镇21所学校的2622名学生受到资助,同时援建6所小学,3000余名师生和2.5万余名群众受益。15年来,黄博士用爱心关注未来,用真情捐资助学,点燃了麻栗坡县寒门学子的希望,为他们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初见黄博士,高高的个头,留着髭胡须,身着休闲夏装,脚蹬旅游鞋,背着旅行包,朴素大方。在县教育局的办公室里,他正在与大家一起谈论捐资助学的情况。黄博士说起话来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给人亲切之感像个学生。他说,这次来,除了把助学金交给大家,还有两个事情,一是要去看看荒田小学;二是要到民族中学与受助学生座谈交流。

给他们一个学习机会,是我助学的缘起

黄博士萌生资助麻栗坡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生读书的想法,源于2001年。说起当年做出的这个决定,现已时隔10多年了,黄博士依然记忆深刻。“2001年4月,香港传媒广泛报道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一些电视新闻报道了在西部贫困山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山区里,一所小学每年的开支仅为两三千块钱,但还是无法负担。之后,我和段樵、伍凤仪、陈缵扬三位老师一起商量此事,大家都希望去资助这些学校。当时,制定的计划是我们每人最少资助一所学校,并确保学校长期运作。”

黄博士继续说:“就在这时,我们接触到香港大公报记者余楚明先生,原来,余先生也曾到西部不同的地方探访。他介绍了云南省的麻栗坡县,是全国最贫穷的100个县之一,并说对当地的政府和教育局的公务员有信心,是做实事的人。同年8月,余先生恰巧要到麻栗坡采访,我与他一同来到这里。这时我了解到麻栗坡县是西南中越边境上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当时人口26万左右,其中约3万小学生。教育滞后,特别是边境少数民族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是常事。当时,我看到麻栗坡边境不少小学校条件很差,学生在危房里面上课。那时候,小学生一年每人只交150块钱。但由于贫穷,不少老百姓还是交不出。并且还有不少老师为学生垫付,可是当时代课教师一个月的薪水也才只有176块钱。鉴于此,我拿出22000元人民币为边远偏僻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16所小学的220名困难学生设置了助学金,这是我捐助的第一笔款项。助学金按照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设立,剩下的部分由家长负担。通过实地考察后,我回去把这些情况跟我的老师们谈,最终决定长期资助麻栗坡县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学生和教育。”

到目前为止,由黄博士牵头已执行的项目有4个:第一个是助学金项目,即由开始的小学生(替他们交三分之二的费用)到后来国家把小学费用全免及有生活补助后,变成现在初中、高中和大学生的补助,主要形式是设立固定名额,让受助学生在初中、高中及大学期间,每年可以领取一定数额的补助;第二个是印刷和购买课外书项目,即为全县小学生印刷及购买了10种课外书,以解决学生缺少课外书看的问题;第三个是重建学校项目,到现在已协助重建了6所小学;第四个是特别资助一些初中和高中学生,只要他们继续升学,就会资助他们到大学毕业。

帮助困难学生能有学上,我很自豪

“帮助孩子们有学上,这是我和朋友们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每次到麻栗坡,深入捐资助学的中小学校,与我资助的学生们座谈交流,看到捐资修建的学校落成投入使用,看到孩子们快乐地生活在这里,我感到很自豪。”谈起这些,黄博士脸上总是浮现出欣慰的神情。

黄博士的童年,同样遭逢过贫穷,他自小学起一直获得学费津贴,未被贫穷剥夺受教育的权利。出于感恩,他自小心里就种下了长大成栋梁回馈社会的种子。

黄博士说:“一开始,我和朋友们主要资助的是小学生,到后来,国家实行小学教育全免费及九年义务教育,国家政策越来越好。现在,我们资助的主要是高中生和大学生。我资助学生,并不注重强调其学习成绩,我不希望给他们施压,尽力读书就行了。学习好与不好,不能决定一个学生的未来。该读书的时候,不要因为经济困难,失去读书的机会,这是我最大的希望,也是我一直以来努力做好的事。”黄博士的朴素话语,透露出他对教育与帮扶的另一层理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问及资助原则时,黄博士这样说:“从一开始,我和朋友们就为这个计划定了一些原则,虽然这些年来很多事情都变了,但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坚持遵守这些简单的原则。一是我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协助当地困难学生接受教育;二是以个人的名誉实施捐资助学活动;三是资金来源是自己掏腰包,保持个人资助原意上的纯洁性;四是资助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学生;五是资助尽量做到长期性;六是由当地教育干部具体执行资助计划,除非出现贪污舞弊情形,否则尊重当地教育干部决定受助学校和学生的名单;七是学生非特殊情况,不能全帮助,这样才能让家长和学生珍惜。”

我的孩子很多,他们都在麻栗坡

“社会多一份关爱,孩子就多一份信心,我们的未来就多一份希望。”这是黄博士经常说的一句话。

2001年刚到麻栗坡县的黄博士,看见一些边远小学的学生们背的是那种碎布拼接的书包,有的孩子甚至连文具盒都没有。即便是如此艰苦的环境,也未能阻挡孩子们求学的脚步,黄博士被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所打动,当即决定给这些学校的孩子们添置一些必备的学习用品。

冷现美是麻栗镇潘家坝村人,家里有6口人。2002年就读潘家坝二叮岩小学时,就得到黄博士的资助,每月250元的生活补助费以及每个学期的书本费、文具费、服装费等。小学五年级时,黄博士为她带去了新书包,后来她读初中、高中,上大学,一直得到黄博士的资助。

来自八布乡荒田村委会荒田村小组的苗族学生陶红方是麻栗坡民族中学的学生。他曾经因为家里贫困而辍学,在黄博士的帮助下,现已考上西北民族大学。

家住董干镇普弄村委会小弄村小组的苗族女孩王艳家境十分贫寒,一家6口,奶奶年岁已高,姐姐在上大学,弟弟在读小学,母亲体弱多病,全家人只能依靠父亲打工维持生计,家庭十分拮据。黄博士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为她提供了助学金,使她得以继续读高中,去年她以理科516分好成绩上了二本线。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王艳说:“家庭太穷了,是黄博士在经济上支持我,我才有机会上高中,才有机会参加高考,真的太谢谢他了。”

现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的瑶族女孩盘玉新说,她会永远记住黄炽森博士的名字,因为黄博士的名字和自己的成长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类似这样的人和事,实在太多了。15年来,黄博士除了2003年因为非典未能到访,每年6月他都如约来到麻栗坡,与当地的教育干部跟进助学情况,并探访学生。对黄博士而言,助学是一件务实低调的事。15年来,黄博士在麻栗坡的助学善举,已编著成书出版,书名就叫《我的孩子在麻栗坡》。书中记录了他在麻栗坡捐资助学的点点滴滴,抒发了对麻栗坡教育的深情厚谊。近几年来,当一些新相识的人问及黄博士有几个孩子时,他都会说:“有很多,他们都在麻栗坡。”

因为感动,捐资助学不会画上句号

荒田小学距离中越边界1公里,是八布乡最边远的一所小学,那里居住的群众全是苗族。学校有8名教师,146名学生全是苗族。黄博士此行看到他们捐资建设的荒田小学综合楼已建成投入使用,他很高兴,连忙拿出相机,他说:“我要把照片带回去给捐助的朋友看,这里的干部办事实在,我们很放心。”

“打从15年前我到麻栗坡开展捐资助学计划起,我就没打算画上句号。头五六年的确很辛苦,那时路不好,去了乡下还回不了县城。我们就住在乡下,我住过六河、新寨、铁厂、董干、杨万等很多乡镇。那时条件很差,很艰苦,有时还睡在露天。现在,路好走多了。”黄博士的回忆里透露着乐观不怕吃苦的性格。

15年的时间里,黄博士先后共资助了2622名学生。除此之外,黄博士还一直在帮助边境各小学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据统计,黄博士及其家人、好友共捐资90万元人民币,援建6所小学,其中:2005年捐资15万元人民币援建金厂乡苦竹林小学;2006年捐资15万元人民币援建金厂乡料子山小学;2007年捐资15万元人民币援建六河乡祖恩小学;2008年捐资45万元人民币援建六河乡森霖小学、八布乡坪子小学、荒田小学;2010年黄炽森教授引进资金28万元人民币,帮助修建六河乡营盘山小学;2012年引资50万元人民币为八布荒田小学重建综合楼。

更难能可贵的是,黄博士做这些事,都是默默地在奉献。他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博士、教授,只能在能力范围之内帮助别人,但我在麻栗坡的资助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即使我退休后,没有了工资收入,我也要动员更多的人,到麻栗坡来帮助更多的学生。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手帮助他们。一个有爱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一个有爱的社会才是最有希望的社会!”这是黄博士对奉献和爱心的理解。

黄博士历数着15年的捐资助学路,“一是从一些文献,了解到麻栗坡是我国现代战争时间较长的地区。在这里,经常听到老百姓说还有地雷,每年仍有受害者。这种感觉很不一样,真的是心疼,真的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二是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教育局以及乡镇的领导干部和资助点的中小学校长,他们是真正的基层干部,他们很努力地做了很多的事情。他们的默默奉献,令我非常感动;三是麻栗坡在不断地向前发展,通过矿产资源整合开发,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大道路交通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道路改善,校舍整合集中办学,茅草屋已消失了,农村钢混小洋楼随处可见,虽说跟大城市比相差较远,但各方面都在不断改善。特别是现在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英雄老山圣地·中国祖母绿都两张文化名片,依据本地独特优势资源,着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麻栗坡的发展形势会越来越好,我对这里很有信心;四是看到我捐助的学校慢慢地在改善,看到我资助的这些孩子读书、上大学、毕业,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感动,也正是这些让人动容的事推动着我每年来到这里把实事做下去。”

做个好人,其实很简单

在经济不发达的麻栗坡县,每年都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高考被大学录取后,面临着交不起学费的窘境和不能继续深造的无奈。黄博士知道后,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专项助学金,保证了部分受资助的贫困学生能顺利地入学和完成学业,这一举为寒门学子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常年的默默奉献,黄博士也影响着身边的人,到如今,黄博士已连续带动40位友人参与到捐资助学中来。麻栗坡县委书记刘扬说:“黄博士捐资助学活动,带动全社会关注教育、关心贫困学生,保证全县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顺利入学,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全县人民真是太感谢他了。”也许有人会说,如今全国农村有成千上万的孩子读不起书,资助几千个孩子能解决多大的问题?可黄博士不这么想。他认为,个人的力量固然有限,但自己出一份力就能为贫困家庭减轻一分负担,资助一个孩子上学社会上就少一个失学儿童,资助一个学生读完大学,社会就多一个知识分子,哪怕这份力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滴水穿石,聚沙成塔。

黄博士对未来的计划有所畅想,“一是继续维持现在资助的现状,主要以高中和大学困难学生为主,让他们能完成学业;二是积极探索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初步设想是把退休的公务员、教师和一些农村妇女等,安排每周五到学校请孩子们吃饭,和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到虽然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但社会在关心他们。这不是钱的问题,需要有心的人去做;三是计划买一些英语卡通片送给乡下的小学,卡通动画形象生动直接,能带动农村孩子学英语的兴趣;四是计划在中学举办作文比赛,我出奖金,分初、高中组,每组评出10多个奖项,并给予一定奖励,这对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和阅读兴趣有帮助;五是我将尽力带动更多的朋友来关心帮助麻栗坡的教育。”

“您真是个大好人,资助这么多贫困学生,太了不起了。”麻栗坡民族中学党委书记熊德明对黄博士充满敬佩。黄博士答道:“做得还不够,还很少,是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贫困学生。要说做个好人,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已。”

自2001年8月黄博士开始资助麻栗坡县边境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并帮助乡镇小学校完善教学设施,这条捐资助学之路,一走就是15年,而且还会一直走下去。“黄博士以最简单的方式,为麻栗坡县边疆教育作出了他最极致的贡献,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收获了精神上最大的快乐!”麻栗坡县教育局党委书记何家宽如是说。

猜你喜欢
麻栗坡麻栗坡县贫困学生
封面人物 麻栗坡民族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仁斌
为脱贫摘帽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云南马关—麻栗坡地区早寒武世地层的识别及意义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麻栗坡县林业现状与发展思路分析研究
醉美麻栗坡情系祖母绿
麻栗坡县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对策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谈谈云南《麻栗坡军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