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暖民心

2015-08-13 10:47屈崇伟
关键词:标兵辖区法庭

屈崇伟

“……欠债者还在躲避,执行款还没到位,积案还需清理,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但我决心迎难而上,就是再苦再累,执法为民,永远坚守!”2013年11月,陕西省政法系统践行群众路线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省各地巡回宣讲,旬阳县人民法院赵湾法庭庭长骆云桥第一个出场。每到一地,观众都对他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寄托着人们对这位扎根基层、司法为民、默默奉献的人民法官的由衷赞叹。

像骆云桥这样的基层法官,经办的没有多少大案要案,面对的大多是家长里短、针头线脑的家务事。但他对这些寻常小事也十分上心,因为他知道小事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变成大事,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那一年时值酷暑,为了让因为财产分割和赡养父母等琐事而翻脸的一对亲兄弟重归于好,他先后五次上门调解,默默忍受着当事人的抱怨和谩骂。有两次当事人连门都不给他开,他就顶着火辣的太阳站在门外苦口婆心地劝说,硬是凭着一腔真诚解开了兄弟俩多年的心结。那一年数九寒冬,为了调解一起邻里纠纷,他冒着严寒步行三十多里路来到偏远的山村。当看到被告那阴冷破旧四面漏风的三间土坯房时,他不禁潸然泪下,当场掏出2000元钱给被告,又帮被告将几十捆柴火一并送到原告家,让两家人都过了个舒心年,而他自己却顶着寒风,在腊月三十晚上匆匆赶回家中。

“慎判决,重调解,促和谐”,这是骆云桥开展司法工作、下基层办案的制胜法宝;带着感情工作,坚持法为民用,一身清正之风,这让骆云桥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法庭辖区涌入大量外来人员,频发各类矛盾纠纷。有一年夏天,辖区一建筑工地因建设方与工程队发生纠纷,五十万元工资款久拖不决,百余名工人将建设工地封堵,建设方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排除障碍、恢复施工。骆云桥受理该案后立即赶往现场,却被怒气冲冲的农民工团团围住。为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他当场承诺,一星期后如果拿不到工资,就去法庭找他要。一周后,建设方的工资款依然没能到账。矛盾眼看要激化升级,骆云桥决定自己承担风险,借遍身边的亲朋好友,凑齐了五十万元,按期兑付了数百农民工的工资。在很多人看来,他的行为傻到了家,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他说:“基层法庭处在调处纠纷、维护稳定的第一线,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人民法官一定要尽到责任!”

九年间,骆云桥走遍了辖区的4个镇、65个行政村,共办结案件1800多起,几乎每天都要审结一起案件。九年间,骆云桥先后多次被市中院、省高院评为办案标兵,2012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办案标兵”,2014年获全国“最美基层法官”提名。守卫公平正义,守望和谐社会,他,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标兵辖区法庭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公众号如何分割,四闺蜜闹上法庭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标兵、能手”如此练就
法庭争孙究竟为哪般?
节约标兵是怎么炼成的
“五老”标兵:刘应启
一位技术标兵的自学成才路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