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方志工作者队伍建设之管见

2015-08-15 00:46赵春峰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工作者队伍单位

赵春峰

(哈尔滨市委政法委办公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地方志编纂工作是党的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能否编纂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精品佳志,关键取决于有没有一支精干、务实、负责、稳定的史志队伍。笔者谨从自身学习实践出发,结合日常工作所感所悟,谈谈做好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地方志工作者队伍的现状,粗浅提出提高业务素质对策办法。

一、做好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意义

地方志历来被视作“一方之全史”,“地方百科全书”。编纂地方志一直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千年而不断。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修志,“治天下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志作为政府主修的“官书”,横陈百科,包罗万象,是一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资治后世的文化系统工程,在中华的文化传承中发挥了并正在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志在传统的“资政、存史、教育”功能之外,已经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现在很多领导上任后了解当地人文情况和地情资源时,首选就是查阅地方志书。同时,地方志记载的一个地区的土壤、矿产、动植物资源、气候等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成为对外宣传、招商引资的重要名片,很多外地客商都是通过查阅地方志确定具体的投资项目和投资地点。为此,做好地方志编纂工作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志工作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地方志是十分严肃的、科学的资料书,这就要求有一支高素质、肯吃苦、善打硬仗的地方志队伍,才能编写出严谨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地方志作品。但我们的地方志工作者,尤其是新成员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归纳起来,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地方志工作队伍调整频繁。目前,各单位均建立了地方志组织领导机构,配有专兼职地方志编写人员,由在岗工作人员兼职编写,或聘请离退休老干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完成。但因地方志工作不属本单位具体业务,在岗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完成,需要经常到各相关部门收集资料,按地方志体例汇总整理,审查文字图片是否涉密,辛辛苦苦责任很大,故大多数都尽量往外甩“包袱”,能不干就不干;离退休老干部本身已不在单位上班,没有太多的纪律约束,加之一些老干部局限于身体和家庭因素,以及受当前享乐主义思潮影响,经常干一段时间就不干了,导致编写队伍不稳定,频繁发生变动。

二是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有所欠缺。因地方志工作队伍不稳定,致使每年都有的大量“新面孔”加入,每次召开地方志工作会议时就可窥见一斑。新地方志工作者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地方志编写业务不熟悉、对地方志理论知识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收集相关资料,不知道那些内容应当着重笔墨,整篇志稿不分轻重缓急,没有因果关系,看不到事物发展脉络和起伏变化,写出的志稿像在记流水账;甚至一些从事地方志工作多年的老地方志工作者,对地方志理论知识也知之甚少,或仅仅一知半解,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地方志的写作原则、写作风格和写作特点。

三是奖励激励机制不能有效发挥。虽然目前每个单位都拨付了地方志专项经费,但有的单位领导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在岗兼职编写人员只是按照领导要求完成地方志撰写工作,一般并未得到应有的报酬;临时聘用的离退休老干部即便得到了补助,工资也很低,不能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更影响了深入钻研地方志业务的热情。

四是缺乏钻研精神和高度责任心。有的单位对地方志工作不够重视,确定的编写人员本身就是“边缘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作风不扎实,很少下功夫学习地方志理论,不能养成随时搜集地方志资料的良好习惯,更不能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修改、推敲,往往是快到交稿时限时根据工作总结突击完成,这种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和不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文稿。

三、进一步加强地方志工作者业务素质之管见

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以解决:

一是着力稳定地方志编写队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持地方志队伍连续性、稳定性,规定编写人员除调出本单位外,一般不予更换,做到地方志工作随人走。每年在报送编写提纲时,同时报送编写人员,地方志办公室对编写人员登记备案,如特殊原因确需调整的,需征求地方志办公室意见,对新地方志工作人员是否符合工作条件提出建议。为在岗兼职地方志工作者下达聘书,健全考评制度,在制度框架内对其进行考评;与聘任的离退休老干部签订劳务合同,明确约定权利义务及相关要求,使其在合同框架下履行责任和义务。在日常检查时,重点检查地方志工作补助是否落实到位,是否由各单位编写人本人签字领取,必要时可当面了解情况。在年度考评中,将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考评范围,对编写队伍变动过于频繁或未征求意见调整编写人员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扣分,以保证地方志编写队伍相对稳定。

二是加大对地方志编写人员的培训力度。地方志办公室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修志进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并发放相关专业教材,聘请地方志专家、学者或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地方志工作者授课,重点讲解地方志专业理论和写作技巧。培训前指定必须由各单位地方志负责人和执笔人参加,严肃培训纪律,规定脱产学习,中途不准请假。培训过程中召开座谈会,选择有思想、有责任心、热爱地方志工作的学员做经验发言,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指出工作遇到的疑难问题,由地方志办公室或地方志学会协调各单位共同解决,以减少工作盲目性,增强工作有效性。必要时可根据需要组织地方志工作者走出去,学习兄弟城市、兄弟部门的先进经验,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工作水平。

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地方志工作已经作为目标责任制的内容纳入年终考核,但在考核结果运用方面还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地方志工作者从事的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大局意识强,知识涉猎广,文字功底扎实,即能俯下身子甘于吃苦,又能凝神聚力善于钻研,是不可多得的实干型人才。地方志机构应定期选树优秀典型,及时宣传先进事迹,适时与组织人事部门勤沟通多协调,对地方志工作表现突出的领导及编写人员优先提拔使用,真正形成领导高度重视、具体负责人员全身心投入、职能处室积极配合的良好格局,进而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同时,加强地方志工作专项经费的监管,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分别制定专职编写人员和兼职编写人员工资补偿参考标准,发各单位参照执行,不定期、不打招呼对各单位抽查,对执行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问题严重者可协调有关部门扣发甚至不发地方志专项经费。

四是提高地方志编写人员自学的意识和积极性。地方志机构及学会统一组织各单位订阅实用性较强的地方志业务理论书籍,领导人员解决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的现实困难。适时组织网上答题、知识竞赛和理论研讨等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营造良好的地方志工作平台和环境,让地方志工作者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熟练掌握地方志理论和编写技巧,进一步转化为干好地方志工作的信心决心,让每一名地方志工作者带着兴趣,以高度的责任心写出精品佳志。

猜你喜欢
工作者队伍单位
关爱工作者之歌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大雁的飞行队伍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还剩多少人?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