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活垃圾治理经验及对杭州的启示

2015-08-15 00:54蔡国强殷彦波
杭州 2015年1期
关键词:上海市分类垃圾

文 蔡国强 殷彦波

上海生活垃圾治理经验及对杭州的启示

文蔡国强殷彦波

上海市作为直辖市和国际性大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起步较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市就尝试开展垃圾分类工作。2010年,上海市借助世博会东风,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生活垃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拉开了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帷幕。截至201133年底,上海全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场所累计达到11383个,通过深入开展分类减量,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量从2010年的18904吨/日降到了22001133年的17277吨/日,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上海生活垃圾治理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高度重视,加强分类减量工作组织领导。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将分类减量作为提升上海生态文明水平、提升整体城市文明水平和提升国际形象的有力抓手。2011年至今,连续4年将“推进实施‘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作为市政府年度实事项目之一,其工作实效则列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街镇重点工作绩效考核内容。2012年4月,上海市建立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制定实施《上海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主要措施和有关保障。

规划引领,统筹设定分类减量工作目标。上海市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制定相关配套计划,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稳扎稳打地加以推进。按照规划,2015年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完善、市级规划处置项目实现落地、分类分流垃圾资源化利用渠道基本打通、人均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少25%、具备物业管理条件的居民区干湿垃圾分类覆盖超过500万户的目标。为确保目标实现,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减量绩效考核制度和生活垃圾跨区县转运处置环境补偿资金制度,2012年全市奖励经费达到了7555.43万元,2013年环境补偿费收缴21616.97万元,分配20475.86万元。

强化保障,完善分类减量政策法规体系。上海市重视抓好分类减量制度设计,着力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源头减量实施意见》、《上海市生活垃圾跨区县转运处置环境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上海市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补贴政策实施办法》、《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政府规章,为顺利推进垃圾分类减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保障。

多管齐下,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减量。大力提倡适度、合理、绿色消费,培育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新建住宅全装修,全装修住宅建设比例纳入土地出让前置条件,从源头上减少建筑装潢垃圾。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管理。根据不同区域产生垃圾的类别、数量不同以及区域差异、物业管理情况等因素,设定差异化的分类投放管理要求。推进“大分流、小分类”体系建设。将装修垃圾、大件垃圾、餐厨垃圾、绿化垃圾与日常生活垃圾分离处理,既减少进入末端处置环节的垃圾量,又促进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推进回收网络建设。将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设列入全市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设立回收网点3453个、交投站300个,逐步形成了“点、站、场”三级回收网络。

迎难而上,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建设。按照“一主多点、就近消纳、区域共享”的原则,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推进松江、崇明垃圾填埋场改善扩容,提升改造位于江桥和御桥的垃圾焚烧厂,同时分步推进城区垃圾中转站、流转中心的改造,提升垃圾收集转运能力。优化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形成中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三大区域组团,中心区生活垃圾主要纳入市属设施集中处置,远郊区生活垃圾形成独立的处置系统,近郊区与中心区物流组团互补。加强湿垃圾(厨余垃圾)处置利用,形成市级大型设施集中处置和区县中小型设施分散处置相结合、分散处置为主的湿垃圾处置格局。

扩大参与,强化社会宣传动员。加强宣传教育,形成社会共识。通过网络、电台、电视台、广播以及微博、户外公益广告、志愿者入户等形式,深入宣传垃圾分类减量常识。加强多方合作,强化社会协同。引入民办非营利组织(NGO)、各相关行业协会,采取社会化精神和物质奖励方式,形成推进垃圾分类减量的合力。加强载体建设,扩大社会参与。推出垃圾分类积分“绿色账户”,开展“绿色星期六——社区资源回收日”主题活动、环保滑稽戏、亲子互动儿童剧等,强化市民群众互动,促进与激励市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良好习惯。

对杭州垃圾处置的几点启示及建议

近年来,上海市确立系统治理思维,全面加强垃圾治理政策系统、技术系统、社会系统建设,为杭州市深化分类减量,推进“三化四分”提供了有益范本和经验借鉴。必须牢固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持续推进垃圾治理。必须强化分类减量顶层设计,建立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法规保障、制度保障和财政保障体系。必须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确保垃圾分类减量各项政策、措施、项目、要求等实打实地落地。必须完善促进措施扩大社会参与,实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行动。必须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全过程综合治理、一体化模式管控,抓前端、推分类,抓中端、增价值,抓末端、提能力。

切实强化垃圾治理顶层设计。从事关杭州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美丽杭州”建设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全面加强对垃圾治理工作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加快推进《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条例》、《杭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有关立法工作,努力构建“全固废统筹、全过程监管、全区域布局、全社会承担”的固废治理模式。

全面落实垃圾治理属地责任。按照《关于深入推进市区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工作的实施意见》,实行层级负责制和区域生活垃圾总量控制管理,建立完善激励引导机制,加强日常检查和考核,全面落实属地政府管理责任,充分激发和调动属地政府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快推进垃圾处置能力建设。统筹推进就地就近消纳和相对集中处理,积极开展垃圾就地减量处置和资源化回收利用等试点工作,跟踪和评估现有垃圾减量处理设备运行情况,研究制定促进垃圾就地减量处理的激励引导政策,力求扩大覆盖面,形成规模效应;同时要加大协调督促力度,加快现有垃圾焚烧厂提标改造步伐,促进垃圾处置能力稳步提升。

着力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综合考虑区域特征、区块功能、区内人群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和分类收运设备,推进清洁直运优化调整试点工作,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不落地清运模式,加强对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引导,提升分类质量促进源头减量。

持续扩大垃圾治理社会参与。突出针对性、趣味性、互动性,加大垃圾治理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引导活动,强化垃圾分类减量理念灌输和习惯养成;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市场手段,探索将垃圾分类与个人信用、评先评优、利益回报等相挂钩,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不断深化垃圾治理政策研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城镇化建设需要,加强调查研究,强化政策储备,深入研究实施垃圾总量控制、源头减量激励、调整环卫有偿服务收费机制及标准、垃圾随袋征收制度和按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征收垃圾处理费等重要政策问题,为推进垃圾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撑。

(作者单位: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猜你喜欢
上海市分类垃圾
垃圾去哪了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