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同体合作模式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研究

2015-08-15 00:54王启宾
科技视界 2015年20期
关键词:校企技能高职

郑 蓉 王启宾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0 引言

2012年6月14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强调[1]:“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技术技能人才内涵的本质体现,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2],构建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内涵的核心,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呢?除了要重视课堂和实践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之外,我们还需要重视课堂之外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1 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

分析当前高职教育的现状,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1 改革力度不够,缺乏可持续的培养任务

目前许多院校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教学项目的选取上都会围绕行业的实际需求展开,但是由于条件和机制的一些限制,往往不能做到工作项目的实时性,只能是做企业以往的产品或者是教师模拟企业的典型案例展开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项目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会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学生的作品无论好坏都无法获得企业的真正认可,所以不管是从教学组织还是评价体系上,都只能是模拟项目,不可能实现将作品转化成企业产品。

此外,许多院校虽然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但这一能力的培养也往往只取决于课堂的授课内容、授课形式等方面,无法做到将课堂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的可持续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1.2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参与度不够

许多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尽管都有合作的企业,这为教学项目的来源提供了保障和技术支持,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校企合作的深度并不够,并不能把企业的产品开发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个非常大的障碍。教师也无法融入企业的产品开发,因此,这样的校企合作,对老师来讲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将企业的产品开发项目真正融入课堂内外。

1.3 教学机制体制不够灵活,实践能力的培养局限于课堂教学

学校的教学改革不仅需要企业的技术支持和合作深度的推广,同时也需要学校对课程建设提供制度上的支持,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可能会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或以工作室、导师制、第二课堂等形式推进企业产品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能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这就需要学校的相应配套制度,以激励教师开发第二课堂,促使教师主动的去融入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在这方面很多高职院校还无法跟上课改的需要。

2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几乎每个二级分院都与企业成立校企共同体,笔者对应的二级分院合作企业为当地一家较为知名的动漫企业,企业已经入驻校园,校企合作深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因而课程改革也较为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企业典型产品,因而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改革经验。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培养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2.1 课堂教学——奠定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

笔者所授课程为《设计软件》,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并与合作企业进行多次沟通,最后确定课程授课内容围绕企业主营的一个大型项目中的子项目——素材库项目展开,该库是一个数目庞大的资源库项目,集合了幼儿认知所需要的几种大类素材的绘制工作,如交通工具、动物、植物、生活用品、地理、建筑、乐器等。课程围绕该项目的生产要求展开,要求学生能根据企业提供的每一个产品的需求,寻找相关产品的素材,筛选符合要求的素材,最后绘制完成相应的素材库,由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初步的指导和筛选,最后由企业教师检验最终的成果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该素材库的完成融入到造型基础、设计软件、项目实践等相关课程,因而课程内容需要做大幅度的改革。通过课堂教学,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企业的任务,奠定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为后续实践技能的提升和巩固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2.2 第二课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因而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配合学院的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活动围绕“专业”展开,组织各种类型的与专业相关的社团文化节活动,将设计软件的实践技能贯穿到学生活动,形式可以开展专门的“动漫海报”、“电梯设计大赛”、“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大赛”、“班级风采展示”等活动,在这些活动开展过程中,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到学生社团活动中,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较强的社团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强化了学生对软件运用的综合实践技能。

2.3 课外导师制——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培养创造了条件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发现,一门课程或者是某种技能,课程结束后,后续如果没有相关课程或者技能跟上,实际上这种技能对学生来说过段时间可能就遗忘了,因而效果不好,比较好的做法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持续强化或者提升实践能力的培养平台。因此课程结束后对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单独培养,以导师制的形式接受该方面实践技能的进一步强化。笔者所在的学院由于合作的企业就在校内,因而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可以组成工作室,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带入到工作室,工作室中的老师带领学生完成企业项目。通过这些持续不断的实际项目的制作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持续提升。

2.4 校企双师团队培养——确保学生能获得较新的实践能力

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教师为辅,构建校企双师团队,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培养的学生的技能和行业要求的专业技能相符合。

3 结论

校企共同体合作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他为工作室制、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项目来源和技术支持,使得教学改革能更深入、更彻底。通过以课堂教学、课外导师制、第二课堂等形式完成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使得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获得实践技能的提升,使之有效的成为课堂内容的补充,从而使学生的某一项实践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

此外,这种根据企业项目需求而进行的教学改革,意味着学生的作品有可能能直接成为企业的典型产品,这不仅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力,也将有助于学生获得行业一线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真正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随着学生实践技能的逐级强化,将有可能能直接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实现产教融合。

[1]黄志国,张庆林,李乐霞.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时效性探索[J].太原: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103.

[2]夏燕兰.高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实现途径[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25):93.

猜你喜欢
校企技能高职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画唇技能轻松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