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啄癖的诱发因素及防控措施

2015-08-15 00:46杜美霞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鸡舍光照维生素

杜美霞

(河南省扶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61300)

鸡的啄癖也俗称异食癖或异嗜癖,是养鸡场的常发病之一,不同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主要表现为啄羽、啄冠、啄肛、啄趾以及啄蛋等。此病的诱发因素很多,轻微的可以造成羽毛脱落、身体损伤,严重的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从而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

1 诱发因素

1.1 品种因素

不同品种的鸡,发生啄癖的几率也是不一样的。斗鸡生性好斗,自身就具有相互啄食残杀的习性;地方品种比引进品种的发病率高;轻型品种比重型、中型品种更易发生啄癖;蛋用型鸡比肉用型鸡易发生啄癖症。

1.2 环境因素

鸡舍内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和啄癖的发生有较大的关系,当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鸡自身的散热受阻,就会产生烦躁不安,诱发啄癖症。当温度过低,相对湿度小于40%的时候,也会影响羽毛生长,诱发啄癖。鸡舍通风不好,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及粉尘含量过高,就会影响鸡只的呼吸系统,导致发生呼吸系统疾病,从而诱发啄癖。

光照时间和强度不适宜,也会诱发啄癖。光照过强会引起鸡的兴奋,容易发生啄癖。例如自然光照的情况下,中午容易发生啄癖就是这个原因。鸡场还应控制好光照时间,鸡只的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光照时间也不尽相同。鸡舍周围的环境要保持安静,减少噪音,否则噪音过大,鸡群容易受到惊吓,易诱发啄癖。

1.3 营养因素

饲料中长期营养不全面或搭配不合理,如饲料中动物性蛋白质含量偏少,日粮中氨基酸不平衡,尤其是缺乏羽毛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含硫氨基酸,如蛋氨酸、胱氨酸时,易引起鸡啄羽。粗饲料含量过低,日粮的体积小,容易消化,常常使鸡有饥饿感而到处啄食,行为上表现出有意无意啄异物或同伴,从而导致啄癖症的发生。矿物质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会引起机体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尤其是钠盐的不足让鸡偏好啄食咸性的血迹等,饲料中食盐含量不足特别容易诱发鸡啄羽、啄肛、啄蛋。饲料中能量含量过高,体内脂肪贮存过多,尤其是泄殖腔周围脂肪蓄积过多,会使组织弹性降低,阻碍外翻的输卵管正常复位。当鸡产蛋时会因强力努责而发生脱肛,从而诱导鸡的啄肛。体内缺乏维生素,尤其是缺乏维生素B6、B12、维生素A、维生素E时,容易诱发啄羽、啄肛等[1]。

1.4 饲养管理

1.4.1 饲养方式的影响 不同的饲养方式,发生啄癖的几率是不同的。笼养鸡运动量小,饲养密度大,饲喂时间又集中,使鸡有大量的空余时间,易发生争斗而相互啄伤身体。散养鸡如果群体过大,容易对饲料、饮水、产蛋箱等产生争斗,而诱发啄癖。

1.4.2 断喙、切爪不规范 防止啄癖的有效措施就是断喙、断爪,如果断喙不恰当,还会啄伤身体;断爪不恰当,自然交配的时候,公鸡就会把母鸡的背抓烂,诱发啄癖。

1.4.3 限饲 在养殖生产的限饲阶段,常会因为鸡处于饥饿状态,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易争斗,而发生啄癖。

1.4.4 应激因素 在养殖过程中,各种应激因素如免疫接种、转群、断喙等都会对鸡产生影响,导致鸡高度紧张而发生啄癖。

1.5 疾病因素

当鸡出现生理性或病理性疾病的时候,如患有传染性法氏囊炎、大肠杆菌病、禽流感等疾病时易引起卵巢、输卵管和泄殖腔发炎,由于炎症的刺激而不断地努责,可造成脱肛;鸡患有羽虱、螨虫病等寄生虫病时,易自啄而导致其他鸡也来参与,一旦皮肤出血,就会使啄癖加剧。

1.6 生理因素

鸡只自身就有啄物的习性,在换羽期,由于皮肤发痒,会自啄和互啄;性成熟时由于体内性激素分泌增多时亦常发生啄癖。

2 防控措施

根据引起啄癖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症治疗。

2.1 断喙是防止啄癖的最有效的措施。在养殖生产中,雏鸡一般在7~9日龄进行人工断喙,到了12周龄在进行补充断喙。

2.2 根据鸡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饲喂不同的全价配合饲料,确保鸡只对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防止因为某种元素的缺乏而引起啄癖。

2.3 加强饲养管理,鸡舍内温湿度要适宜,饲养密度要合适,不能过大,通风要良好,保持空气清新。合理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时间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来安排,光照强度不能太强,以能采食、饮水为宜。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额刺激,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噪音。

2.4 做好卫生防疫和消毒工作。严格执行免疫程序,规范疫苗接种操作,避免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定期驱虫,预防体内、体外寄生虫病的发生而诱发啄癖。按时打扫卫生,清除鸡粪并作无害化处理。定期对鸡场环境和鸡舍进行消毒,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2.5 鸡只发生啄癖以后,要及时将啄癖鸡和被啄鸡移出,单独饲养。对被啄伤的鸡要及时治疗,患部用紫药水、碘酊等涂抹,对于脱肛的,要将脱出部分清洗干净消毒后推入肛门,并减少给料,让其停止产蛋,病愈后再回到原群体饲养,病情严重的,及时淘汰。

3 结语

在生产中,要采取科学饲养管理措施,做好日常消毒及免疫工作,减少应激,给鸡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才能有效地减少和杜绝鸡啄癖的发生,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

[1]周景明,李平,孟维珊.鸡啄癖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家禽科学.2009(05).

猜你喜欢
鸡舍光照维生素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当幻想的光照进童心世界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隐蔽的力量
别请狐狸建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