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期蛋鸡暴发小肠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2015-08-15 00:46张敏琪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艾美耳球虫病球虫

张敏琪

(苏州市吴中区农业局,江苏 苏州 215104)

鸡球虫病作为鸡类养殖业多见且危害极大的一种常见病,已经引起了广大养殖户和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其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根据临床症状表现的差异,可以将鸡球虫病划分为三大类:由柔嫩艾美尓球虫寄生于盲肠所引起的急性盲肠球虫病;由毒害艾美耳球虫寄生与小肠所导致的急性小肠球虫病;由巨型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引起的慢性小肠虫球病。三种类型的球虫并在鸡体内的发病阶段不一,发病情况主要以第一和第三类疫病为主。

1 育成期蛋鸡小肠球虫病的发病情况

以吴中区一中型养鸡场爆发的小肠虫球病为例,该养殖场存栏开采的蛋鸡大约有一万羽,后来由于养殖规模扩大,又从当地引进了另外一品种蛋鸡三千羽,整个养殖场的地面平养育雏、育成,使用稻壳、谷壳作为地面铺料,前两个月内鸡的长势良好无异常。两个月之后,养殖场内的鸡群开始陆续发病,第一例发病的鸡舍内发现了少数红黑色血便,当天又连续发现七例死亡蛋鸡。第二天鸡群死亡率徒增至一百例,养殖场内的血便范围也进一步扩大,鸡群开始减料。通过相关养殖记录可以得出结论,鸡群的发病和死亡时间较为集中,一般出现在发病后的三至五天内,尤其以第四天最为明显,死亡情况达到峰值,随后情况逐渐好转。

2 育成期蛋鸡小肠球虫病的临床表现

从鸡群发病的当天开始,在鸡舍内发现数量稀少的红黑色血便,随后几天血便数量逐渐增多,范围扩大。鸡舍地表垫料出现潮湿和板结现象,鸡舍内部异味严重。发病蛋鸡在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靡,眼睛闭合,羽毛蓬乱耸立,并伴有羽毛轻微脱落现象,翅膀下垂,鸡冠由原来的粉红、深红变为蜡白色,食欲衰减,饮水量上升,长卧不起。发病后期开始拉黄红色稀粪,后转为乌红色,形体消瘦,脚腿干瘪现象严重,部分蛋鸡出现病症急性发作死亡现象。

3 对育成期蛋鸡病变部位的剖检观察

对因虫球病致死的病鸡进行剖检,肉眼观察可以发现小肠部位存在明显肿胀现象,尤其以小肠段现象严重,大约是正常蛋鸡小肠的三倍有余,小肠长度也有缩短迹象,长度大约为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左右。整个小肠部位外观形似香肠,小肠外表面不规则的分布颗粒状白点和红点,几乎覆盖整个小肠外表,而且红白颗粒呈相间分布状态。用工具剪刀剪开小肠,发现肠内粘膜严重坏死,部分病理部位出现粘膜脱落现象,颜色呈红黑色或黑色,内容物为胶冻状,填满整个小肠肠道,通过剖检,未用肉眼发现其他部位存在明显病变。

4 对育成期蛋鸡小肠的实验室检查

为了进一步研究球虫病的致病致死原因,剪取病死蛋鸡的小肠中段,对病理特征较为明显的粘膜进行刮取,将刮取物涂于玻片上,制作观察标本,放于光学显微镜先进行深入观察。实验采用100倍放大显微镜,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许多大型裂殖体,裂殖体内布满条状的裂殖子,而且裂殖体与周围细胞组织具有明显的界线划分,通过与相关的研究数据进行比对,确定该病理特征符合毒害艾美耳球虫裂殖体的形体特性。

5 对育成期蛋鸡病变部位的诊断报告

综合蛋鸡的前期发病表现和临床症状,以及对因病致死蛋鸡的剖检观察和小肠取样实验室检查,在对上文提到的三种球虫病就行分别比对,运用对比排除法,可以确定是由毒害艾美耳虫球病感染所导致该养殖场鸡群发病,属于急性小肠虫球病。

6 育成期蛋鸡小肠球虫病的治疗措施

发病当天即通过饮水投服磺胺氯吡嗪钠,按推荐剂量使用,连喂4天,鸡群发病死亡逐渐得到控制;之后,改用地克珠利按推荐剂量继续饮水4天,以巩固疗效。并且在饲料中按每吨料1千克的剂量添加中成药肠美乐,连用5天。该药是一种肠道黏膜修复剂,对球虫感染造成的肠黏膜损伤的尽快康复有较好辅助作用,表现为鸡群增料明显,肠炎粪逐渐减少。发病后第10天,鸡群基本恢复正常。

7 育成期蛋鸡小肠球虫病的综合预防

7.1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鸡球虫病发病的很大原因与鸡舍卫生条件不达标有关。因此做好养殖场的日常清理工作非常必要。清洁人员要定期做好鸡舍粪便的清理和好消毒工作,保持鸡舍环境处于良好状态下。保证饲养密度的大小合理,按照相关的养殖规范,一般在蛋鸡的育雏期要求饲养密度在15只/平方米,后期的成年蛋鸡饲养密度要降低到10只/平方米,这样能够有效保证鸡舍内密度适中,方便新鲜空气的流通。另外要注意掌控鸡舍内的温湿度,育雏期要保证鸡舍温度在30℃-35℃,根据蛋鸡的成长适当降低温度,成年蛋鸡的鸡舍温度以22℃为最佳。有条件的鸡舍可以用网上育雏代替传统的地面饲养,能够有效保证鸡舍的通风状况,利于垫料的干燥和气味的消除。

7.2 做好疫苗接种,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从养殖场引进鸡苗开始,就要严格做好鸡苗的预防接种工作,根据雏鸡的年龄段不同,选择最佳时间(通常情况下为3-5日龄)进行疫苗接种,使鸡体内产生充分的抗体,以此增加蛋鸡的抗虫球病能力。现阶段国内已经研制出了新一代鸡球虫弱毒疫苗,进一步增加了鸡苗的抗病能力,使用鸡球虫病活疫苗是目前最切实有效的药物替代方法。

7.3 病前提早预防,制定综合用药方案

在长期的蛋鸡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球虫药来增加蛋鸡的抗病能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蛋鸡的发病率,但是鸡球虫也产生了抗药性,从而导致药物的药效逐渐下降,传统的球虫药效果大打折扣。新药的研发进度缓慢,对于球虫病的抗药性起不到明显治疗作用,使得鸡舍养殖面临的潜在威胁增加。虽然国内研发了较为新型的疫苗,但是普及范围并不是很好。因此,做好球虫病的提前预防工作,降低球虫病的发病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养殖户的损失。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蛋鸡的饲料或饮水中掺杂抗球虫药物,虽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能够有效避免球虫病的发病率。另外,设计有效的综合用药方案,制定发病应急措施,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虫球病发后带领的损失。

7.3.1 要选用新型、高效的抗球虫药物

上文说道传统的抗球虫药物经过长时间的反复使用,已经很难起到预防和治疗球虫病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蛋鸡球虫病的预防药物选择上,就要选用新型的球虫敏感、高效、抗球虫广谱的药物,尽量少于或不用传统的药物。球虫对常用抗球虫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喹啉类最快,氯羟吡啶次之,其次是磺胺类、氯苯胍、氨丙啉、球痢灵,聚醚类抗生素较慢。

7.3.2 根据药物的作用阶段、峰期用药

作用阶段即抗球虫药物对球虫生活史的有效作用阶段,作用峰期是指抗球虫药物对球虫发育阶段最有效的时期,不同药物其作用峰期不同。作用峰期在感染后1~2d的药物,其预防和控制效果较好,作用峰期在感染后3d以上,抗球虫作用较强,一般作为治疗上使用。因此,作为预防用药一般选用作用峰期在感染后1~2d的药物为宜。

7.3.3 根据鸡群的品种和生长阶段选药

抗球虫药物的作用阶段不同,直接影响鸡群对球虫产生免疫力。球虫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的阶段是第一代裂殖体,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影响鸡体产生免疫力,一般应用于肉鸡、蛋鸡和种鸡。因此,在雏鸡和小鸡阶段就应选用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最强的药物,中、大鸡则应选用对毒害艾美耳球虫较敏感的药物。

7.3.4 发现球虫病症状要第一时间用药

蛋鸡在感染小肠虫球病之后,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表现出发病症状,初期能够较为明显观察到的现象有:鸡舍内出现红黑色血便、部分蛋鸡饮水异常、精神萎靡、长卧不起等,养殖场管理员一旦发现有此类病症现象,就要及时用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蛋鸡感染虫球病之后,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从而加速蛋鸡的死亡,因此管理员要做好鸡舍的观察工作,留意鸡群的活动状态,一旦出现异样,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措施,防止疫病的传播和感染,将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7.3.5 充分考虑用药的合理性和配伍性

由于球虫病易与其它病原菌混合感染,单一的球虫药虽然对付了球虫病,由于其它病原菌没有得到清除,很容易感染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病、痢疾等疾病;同时,鸡因为感染球虫等疾病后肠黏膜严重受损,所以,在治疗鸡球虫病时应合理的选择用药,在选择用药上,既可以治疗球虫,又能对其他病原菌有防治效果,还可以修复肠黏膜,使机体能够尽快得到恢复,提高免疫力。

[1]班成,曹广兵.鸡球虫病的危害与防制[J].农业科技通讯,2013,(6):23~24.

[2]张娟,张宏.蛋鸡慢性小肠球虫病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8).

猜你喜欢
艾美耳球虫病球虫
林下养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巨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分离和纯化
鸡球虫病的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鸡球虫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鸡球虫病药物防治现状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