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嘉湖地区嫩食南瓜早春设施栽培技术

2015-08-15 00:51贾世燕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8期
关键词:瓜类坐果南瓜

贾世燕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种子管理站,杭州311201)

嫩食南瓜 “世农早熟”生长势中等、耐低温弱光、早熟,前期坐瓜结果能力强,果实椭圆形,商品性好、口感佳,很适合在杭嘉湖地区作嫩食南瓜栽培。由于该品种耐寒性较强、生育期适中,早春设施栽培如果种植得当可以较蒲子、葫芦等瓜菜提早上市,增加春末夏初本地蔬菜品类、丰富市场供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季节安排

早春设施栽培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播种,12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移栽,4月上中旬至6月中下旬采收。

2 播种育苗

2.1 育苗方式

采用50孔穴盘育苗。

2.2 浸种催芽

种子在5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4~6h,然后用温水淘洗直至除去种子表面的粘液,沥干水分后用湿毛巾包裹好,置于30℃左右环境催芽,一般2天即可出芽。

2.3 穴盘育苗

选用瓜类专用育苗基质,将基质用水拌匀,以手抓起成团,又挤不出水为宜。由于育苗期恰逢冬季低温多雨季节,应配合电热丝加热和白炽灯补光增温措施。

2.4 苗期管理

当有70%~80%的幼苗顶出土后,及时人工摘帽去壳,应在早上浇水后种壳未干时用手轻轻将其摘除。根据气候变化,随时调节大棚通风量,降温排湿,防止幼苗徒长。同时,根据苗床干澡程度,及时浇水。

3 定植管理

3.1 整地做畦

选择前茬没有种植过瓜类作物、土壤肥沃的田块,定植前15~20天,结合深翻整地,667㎡施入商品有机肥2000kg、复合肥25kg。做成宽1.5m的高畦 (连沟),定植前7天,搭建大棚,每条瓜畦铺设滴管1~2根,然后覆盖银灰色地膜。

3.2 定植密度

瓜苗3叶1心至4叶1心时定植,采用立架栽培,每畦种1行,行距40~50cm,每667㎡定植1000株左右。

4 田间管理

4.1 通风透光

根据天气和植株长势,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湿度,促进雌花分化和坐果,寒冷或风力较强的天气要采取分层通风措施,以减少棚内外温差造成的低温伤害。

4.2 整枝摘叶

单蔓整枝,侧枝全部去除。及时摘除下部黄叶、病叶、多余的雄花。

4.3 辅助授粉

由于开花期温度较低,雄花不能正常形成花粉,自然授粉能力差,可用葫芦坐果灵涂抹瓜柄辅助坐果。

4.4 肥水管理

幼苗定植缓苗后,浇1次缓苗水,在开花授粉前,通常不再浇水。待根瓜坐住有鸡蛋大小时,开始浇水追肥,667㎡施复合肥25kg、硫酸钾17.5kg,以水带肥,加速瓜的膨大,采收前5~6天停止浇水,以利提高瓜的品质和贮运性,第1茬瓜采收后,再浇水追肥,以利第二茬瓜的生长。

5 防病治虫

5.1 主要病虫害

病害有白粉病、病毒病、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等;虫害有蚜虫、烟粉虱、瓜螟、美洲斑潜蝇、蓟马、地下害虫、根结线虫等。

5.2 防治原则

按照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防治策略,可做到全生育期不打农药。

5.3 农业防治

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种植蜜源植物、诱虫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采用深沟高畦栽培,严防积水,残枝败叶和杂草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实行田间轮作制度,与非瓜类作物轮作,有条件的田园实行水旱轮作;科学施肥,增施商品有机肥,平衡施肥。

5.4 物理防治

铺设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采取防虫网、性诱剂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6 及时采收

一般授粉后15天左右,单果重500g左右即可采收。采摘时要小心轻放,防止损伤表皮,影响外观。

猜你喜欢
瓜类坐果南瓜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南瓜灯
三亚市冬种瓜菜死苗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嫁接育苗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