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

2015-08-15 00:50张莉侠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年1期
关键词:分析法都市指标体系

张莉侠,马 莹,谈 平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中心,上海 201403)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是对都市农业为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作出实际贡献的一种评价,也是对都市农业自身现代化实现水平的一种评价。科学准确地评估和分析不同区域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能够为城市整体规划和支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国内外学者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层面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作评价,丰富了都市农业的研究内涵。有必要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两个层面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的方法,以期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提供研究参考。

1 指标体系选取的标准与方法

1.1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标准

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本质上是对都市农业发展过程及结果的确定、识别及评定的过程。科学合理评价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核心问题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此,指标体系必须科学、客观、合理,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影响都市农业发展的所有因素。由于受区域差异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标准也各有侧重。国外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较多的是从可持续性角度,关于可持续性指标的选取标准,首先应满足科学性、有效性[1],能明确表达可持续性的一般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性,还应能反映生态现实,并被管理者采纳[2],而且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与政策保持一致,具有可测量性、变化性、综合性等特点,并能代表社会的愿望[3]。

国内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是都市农业的内涵及特征,构建指标体系时结合都市农业的区域优势和特色,一般要体现都市农业的本质和核心,突出其生产、生活、社会及生态四大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指标体系的前瞻性、可指导性、科学性、层次性、系统性、特色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1.2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方法

关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方法,国外较多的是结合研究区域的都市特色及研究的侧重点,通过专家咨询及理论分析法构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不仅仅强调经济产出方面,还要考虑生态的多样性及系统稳定性等方面[4]。因此,除了构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之外,体现都市农业多功能性的指标体系也纳入评价范围[5]。FAO提出了通过界定范围、建立框架、确定参考系、选择和确定指标5步骤制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5]。Burleigh and Blake(2001)Angeles(2002)注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构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6-7]。Moustier(2001)在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作经济评价时,突出对都市农业的市场价值和现金收入的衡量[8]。

国内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两类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包括专家咨询法、频度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3种。3种方法中理论分析方法是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众多学者依据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选取理论分析方法并结合研究的区域特色构建指标体系对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韩世元 (2002)依据都市农业的功能多样性、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可持续性5个方面的特征设计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9]。王静等 (2012)依据天津沿海都市现代型农业概念的基础上从粮食安全水平、产业化经营水平、现代化生产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绩效水平5个领域评价了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10]。都市农业是北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途径,黄映晖等 (2007)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建立了一套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11]。

定量分析方法是指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简化,常用的方法有聚类分析法、信息熵法、因子分析法、DEA方法等。关海玲等 (2011)基于因子分析法降维的思想把多个评价指标简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从反映都市农业综合特征的众多变量中提取若干主要的公因子[12]。还有学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邓楚雄等 (2010)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信息熵法相结合对上海都市农业的生态安全作综合评价[13]。

2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2.1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国外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多从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角度,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也各有侧重。Fialor(2002)认为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土地投入使用情况、产出水平及单位产品价格等指标[14]。Yeung(1986)Dennery(1996)从都市农业的生产力角度对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作评价[15-16]。Drechsel et al.(1999)Flynn-Dapaah(2002)Lovell(2010)从都市农业的土地利用角度作评价[17-18][19]。随着都市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市农业对大城市就业、收入和农产品价值、社会福利等的作用力及影响程度日益加大。由于都市农业经济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应将都市农业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有效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比如社会福利、环境改善等[20],在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经济绩效评价时,更强调都市农业的货币化或市场化内涵。Moustier(2001)认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经济效果是指都市农业在就业、收入分配、现金储备、家庭食品提供、农产品增值、都市食物链保障、市场共享等方面的作用程度[21]。

2.2 国内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都市农业是一个包括社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大系统,因而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也应该是一个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指标的有机整体。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都市农业所具有的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就国内而言,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大多依据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区域特色及研究者对都市农业的理解而设定的指标体系。因此,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区域差异及研究者对都市农业理解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部分学者是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部分是从都市农业总体发展水平视角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顾海英等 (2002)从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现代化装备、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科技应用、地区经济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等6个方面构建了都市农业24项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上海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22]。胡志全 (2006)则根据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特点,筛选了安全保障功能、供给功能、产业支持、人口吸纳、生态环境与生活休闲等6个方面20项都市农业评价指标体系[23]。张学忙 (2007)从劳动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大方面构建了22项都市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都市农业的总体发展水平[24]。

3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和范围

3.1 评价的方法

国外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的分析方法比较成熟完善,其中建立定量评价模型是评价的核心,分析过程中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为主,其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试验统计法、现场调查法及数学模型法等[25-27]。在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作经济评价时,成本效益分析法、价值评估法 (CVM)也是都市农业评价的重要方法。

国内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较多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法、综合指数法、幂函数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是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为了避免层次分析法主观性较强的缺点,部分学者将层次分析法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如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 (Delphi)相结合、层次分析法与多维灰色评估法相结合等[28]。除了层次分析法之外,部分学者尝试采用其他方法,如DEA方法、主成分投影法等。此外,综合指数法、网络分析法 (ANP)、熵-模糊综合方法、因子分析法等方法也应用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中[29-30]。

3.2 评价的范围

国外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范围比较广泛,涉及洲际、国家、城市、社区及都市农业项目等层面,其中研究较多的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评价。研究表明,都市农业在发展中国家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尽管近年来都市农业在促进都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改善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31-32],但发展中国家对都市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仍不大[33]。为了促进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部分国家通过实施都市农业项目的形式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及提供充足、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但由于都市农业项目起初由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及相关机构的项目投资会逐渐减少直至取消,这些都市农业项目很难持续发展下去。Kirkland(2008)对开普敦市实施的都市农业项目作可持续性评价时发现,都市农业项目需要扶持的时间较长、力度较大、形式多样,才能促进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4]。

国内学者最初多对北京、天津、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作评价,黄映晖等(2007)、文化等 (2008)、果雅静等 (2008)等对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作评价;顾海英 (2002)邓楚雄等 (2010)对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作评价;王静等 (2012)对天津市都市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作评价。对北京、上海及天津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表明,虽然三大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但总体进展态势良好。除了三大都市之外,刘志伟 (2008)李芸等 (2013)高春雨等 (2013)分别对武汉、重庆等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作了评价[35-37]。研究表明,该地区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呈持续增长态势,发展势头良好。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的范围拓展到了区域层面,并对区域内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作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各地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比如珠三角各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处于较高水平[38]。北京、杭州、南京、无锡、嘉兴、湖州等市的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呈上升趋势,而上海、武汉、广州、苏州、常州的都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基本呈下降趋势[39]。除了城市群区域层面的评价之外,也涉及到镇村层面的评价。总体来看,都市农业种植业结构应向效益协调性好、能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减缓系统总熵量的增加和保持系统有序结构的方向调整[40]。都市农业在各地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农业信息体系尚未完善、农业名优品牌开发力度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和缺乏法规指引及保障等问题[41]。

4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以上是近年来对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回顾与总结,对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评价涉及的范围较广泛,既有宏观的洲际、国家及城市层面,也有更微观的实体经济如都市农民及都市社区层面等。通过以上文献分析,该文认为,已有的文献对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在构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由于多以作者对都市农业内涵的理解而设定的指标体系,由于对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目标及侧重点不同,指标体系的构建依作者对都市农业理解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差异,不具有可比性。第二,在评价指标权重赋值上也有较强的主观性,容易造成评价结果失真,不能客观反映都市农业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三,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评价多以某一城市作纵向比较,如北京、上海、天津等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作评价,不同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作横向比较的较少。第四,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更侧重于经济产出类指标,除了生产、经济功能之外,对都市农业的观光、社会、文化等多功能性指标重视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首先,指标体系构建时,尽量避免主观性的选择指标,要结合评价目的和评价的内容选择关键性指标,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为核心的因子分析法,合理消除重叠的指标,使构建的指标更科学、客观。

其次,指标体系选取时不能仅仅在产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生态环境及资源类指标,还要注重各指标体系之间的关联性,选择能反映都市农业内涵及特色的关键性评价指标体系,如休闲观光、社会及文化等指标,突出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特征。

再次,对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时,除了对某一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作比较之外,针对同一评价目的,还要加强对不同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作横向对比,使研究更有现实意义。

最后,评价的过程及评价的方法尽量减少权重赋值法等主观价值倾向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多选择数学模型的构建和使用,降低指标评价的主观性。

[1] BML(Bundesministerium für Ernährung,Landwirtschaft und Forsten)Synoptic Portrait of Similarities of the Contents of Existing Criteria and Indicator Catalogues fo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Background Paper by the Federal Ministry of Food,Agriculture,and Forestry,Bonn,prepared with assistance from the Federal Research Center for Forestry and Forest Industry,1995

[2] Christian Azar,John Holmberg,Kristian Lindgren..Socio-ecologica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ility.Ecological Economics 1996,18:89 ~112

[3] Bernstein,B.B.A Framework for Trend Detection:Coupling Ecological and Managerial Perspectives.In Ecological Indicators,edited by D.H.McKenzie,D.E.Hyatt,and V.J,McDonald,1992,(2):1101 ~l 114

[4] Dalsgaard J P T,Lightfoot C,Christensen V.Towards Quantification of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n Farming Systems Analysis.Ecological Engineering,1995,4(3):181~189

[5] Isabelle Vagneron,Economic Appraisal of Profit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Peri-urban Agriculture in Bangkok.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1:516~529

[6] Barbara Becker.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A Review of Values,Concepts,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Issues in Agriculture 10.Washington,D.C.:Consultative Group o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1997

[7] Angeles,L.C.The Struggle for sustainable livelihood,gender and organic urban agriculture in Valencia City,Philippines.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6,2002

[8] Moustier,P.Assessing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 of Urban and peri-urb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Paper submitted to the Workshop on Appropriate Methodology in Urban Agriculture Research,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Nairobi,Kenya,organized by CIP-SUIPa and etc.RUAF,2001

[9] 韩士元.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和评价标准.天津社会科学,2002,(2):85~87

[10] 王静,赵淑杰.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科技与经济,2012,25(5):57~61

[11] 黄映晖,史亚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3):61~65

[12] 关海玲,陈建成,李卫芳.我国都市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技术经济,2011,30(4):42~45

[13] 邓楚雄,谢炳庚,吴永兴,等.上海都市农业生态安全定量综合评价.地理研究,2010,30(4):645~654

[14] Fialor,S.Profit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and peri-urban agriculture(UPA)in Kumasi.FAO/IBSRAM(IWMI)DAEFM-KNUST Project(PR 17951).Submitted to FAO via IWMI-Ghana.2002,33

[15] Yeung,Y.M.Examples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Asia.Food and Nutrition Bulletin,1986,9(2)14~23

[16] Dennery,P.Urban Agriculture in informal settlements:How can it contribute to poverty alleviation?-Research in Nairobi,Kenya,1996

[17] Drechsel,P.,Quansah,C.& Penning de Vries,F.Stimulation of urban and peri-urban agriculture in West Africa-characteristics,challenges,and need for action.In O.B.Smith,ed.Urban agriculture in West Africa,1999,19 ~40

[18] Flynn-Dapaah,K.land negotiations and tenure relationships:assessing land for urban and peri-urban agriculture in sub-Saharan Africa.IDRC Cities Feeding People Series,2002,36:99

[19] Sarah Taylor Lovell.Multifunctional Urban Agriculture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Sustainability,2010,2:2499~2522

[20] Rachel A.Nugent,Using economic analysis to measure the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and peri-urban agriculture:A comparison of cost-benefit and contingent valuation analyses,2001

[21] Moustier,P.,Danso,G..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of urban produced food.Cities farming for the future:urban agriculture for green and productive cities.Leusden,RUAF/IDRC/IIRR.In R.van Veenhuizen.2006

[22] 顾海英,蔡意中,于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出版社,2002

[23] 胡志全.农业的多功能性及其评价指标初探.载全国都市农业与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论文,2006,9:63~67

[24] 张学忙.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

[25] Hansen J W.Is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 Useful Concept?Agricultural Systems,1996,50:117 ~143

[26] Rasul G,Thapa G B.Sustainability of Ecological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al Systems in Bangladesh:An Assessment Based on Environmental,Economic and Social Perspectives.Agricultural Systems,2004,79:327 ~351

[27] Hailu,Z.,and A.Runge-Metzger.Sustainability of land Use Systems.The Potential of Indigenous Measure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Soil Productivity in Sub-Sabaran African Agriculture.Weikersheim:Margraf,1993

[28] 果雅静,高尚宾,吴华杰,等.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495~501

[29] 毕然,魏津瑜,陈锐.ANP方法在都市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中国农机化,2008,(6):30~33

[30] 刘喜广,陶楚南,陈银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1):26~29

[31] Pay Drechsel,Olufunke Cofie,Seydou Niang.Sustainability and Resilience of the Urban Agricultural Phenomenon in Africa.CAB International.Conserving land,Protecting Water 120(eds D.Bossio and K.Geheb),2008

[32] Maxwell,D.G.& Zziwa,S.Urban agriculture in Africa:the case of Kampala,Uganda.Nairobi,African Centre for Technology Studies,1992

[33] Jansen,H.G.P.,Midmore,D.J.,Binh,P.T.,Valasayya,S.& Tru C.C..Peri-urban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Ho Chi Minh City,Vietnam.Working paper,AVRDC,1995

[34] DE Kirkland.A Case Study: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Projects in Cape Town,South Africa.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ment for the degree of MPhil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University of Cape Town.15th August,2008

[35] 刘志伟.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6] 李芸,张安明.基于AHP法的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6):41~46

[37] 高春雨,邱建军,尹昌斌.郑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与模式选择.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1):18~23

[38] 许林,宋光辉.珠三角都市型农业 (UA)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软科学,2010,24(5):95~100

[39] 陈凯,史红亮,续华梅.都市农业现代化评价分析——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1城市为例.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2):6~11

[40] 李军状,刘德辉,徐雪高,等.典型都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南京市傅家边农业科技园为例.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10~13

[41] 许仪.番禺区大石镇都市农业综合评价及其发展对策研究.广州: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分析法都市指标体系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穿越水上都市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