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访民情 大力惠民生 广泛聚民心——兵团工会扎实有效做好“访惠聚”工作

2015-08-15 00:47蒲爱民
兵团工运 2015年3期
关键词:工作组连队职工群众

□ 蒲爱民

自2014年3月以来,兵团工会驻皮山农场三连“访惠聚”工作组组长、工会副主席潘江林同志带领工作组一行3人,在三连扑下身子、倾注真情,深度访民情,实现走家入户全覆盖;大力惠民生,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心、用情、用智从点滴细微处做起,广泛聚民心,“访惠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深入走访 民情民意真掌握

皮山农场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边境边境团场、是国家级特困团场。农场共有11个连队、1个社区。兵团工会所驻的三连位于皮山农场场部西南侧,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辖3个排,总人口538户1621人。连队资源匮乏,仅有耕地3453亩、大棚16座、骆驼129峰、牛21头、羊2349只,连队总产值2836万元,人均收入7000元。连队宗教氛围浓厚,仅清真寺就有3座,信教群众众多,职工群众对外沟通交流渠道单一、信息不畅,文化生活单调。

工作伊始,工作组全体成员深知责任重大,将深入访民情作为全部工作的成事之基。进连之初,召开了与连领导班子、与连宗教人士、与连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见面座谈会,先后走访了30余名农场领导、科室负责人,与50名连队干部、老干部和党员进行了专门访谈。在入户走访全覆盖的基层上对三分之一的基本职工家庭一遍访,对三分之一的有地青年职工、无地青年非职工和待业青年两遍访,对三分之一的困难职工、三老人员、多子女职工、重点人员、宗教人士家庭三遍访。为连队538户家庭建立了55项信息的住户档案。先后5次召开职工群众和宗教人士座谈会,不定期走访连队3座清真寺,与连队宗教人士交流谈心12次,掌握了连队重点人员、清真寺的有关情况和宗教人士讲经情况。针对走访中职工群众反映的人多地少、用水困难、红枣收购款兑现、大病救助、房屋拆迁等10余项热点难点问题,工作组及时向场领导、机关部门反映情况,沟通协调,想方设法给予解决。工作中,工作组成员主动学习维吾尔语言和礼仪,尊重维吾尔民族风俗习惯,职工婚丧嫁娶必去、生病住院必看、有困难反映必访、场连集体活动必到。先后参加20余次连队春季植树、渠道清淤、枣树田间管理等义务劳动,在与职工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加强了沟通交流、增进了感情,在与职工群众交朋友中了解掌握了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了解掌握了连队生产经营、计划生育、宗教、土地、民生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脚踏实地 真心实意惠民生

工作组把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为重中之重,积极争取兵团工会和全国总工会、援疆省市总工会的支持,尽心竭力为连队、职工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启动促进职工多元增收示范项目。为70名购买农场养殖圈舍的职工提供300万元贴息贷款。二是解决农业生产用水困难。根据农场严重缺水实际,多方筹措资金26.5万余元,为三连打140米深水井一口,取名“连心泉”。三是扶贫济困。在诺肉孜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维吾尔族重大节日期间,对连队贫困职工、孤寡老人、“三老”人员慰问130户(次),累计发放慰问品2.6万元。四是改善连队办公条件。为三连购买了价值5万元的办公桌椅、文件柜等办公设备。五是手拉手交朋友、结对子。为工作组确定的14户帮扶对象发放过冬棉衣14件(每件400元),送慰问品(面粉、清油)28件,总计8400余元。六是关爱特困孤儿。将三连失去双亲孤儿米热尼莎、帕哈热丁姐弟俩列为重点帮扶对象,资助上学费用,赠送学习用具和新鞋、过冬棉衣,购买生日蛋糕为米热尼莎过10岁生日,并为姐弟俩申请发放“金秋助学”助学金4000元。七是对大病患者实施救助。为三连5名病患群众申请大病救助名额,发放医疗救助金10000元;走访期间,为三连热依曼·阿木提等5名病患群众捐款1000元。八是为老人送温暖。为三连和库木勒村70岁以上老人购买并发放价值1.5万元的过冬棉衣50件,使他们能够度过寒冷的冬天。九是助力中小学生汉语学习。工作组在全场5000余名中小学生中开展题为:“我家住上了新楼房”和“农场新面貌”汉语作文有奖大赛;为三连全部271名在校学生每人赠送维汉《新华字典》1本。十是实施造血式扶贫。采用铁畜制、滚动式,多方筹资为三连15户贫困户购买生产母羊50只,以帮助贫困职工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宣传教育 先进文化为引领

工作组始终把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淡化宗教氛围和去极端化放在突出位置,用先进文化引领干部职工群众。建立了“三民之声”广播站,每天播出1小时,已连续播出190天,在各族职工中大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新疆“三史”、兵团史、自治区和兵团的各项惠民政策等,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受教育。按照十四师和皮山农场的统一安排,制定了“六进六讲”宣讲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六进六讲”宣讲活动4次,发放宣传材料1600份,并结合入户走访对职工群众面对面宣讲378(户)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一集体升国旗,工作组成员带头和连队党员干部全部参加升旗仪式,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始终在连队上空飘扬。在“民族团结教育月”和“斋月”期间,加强对重点人员和宗教人士的宣传教育,并编印了“非法宗教的26种表现形式”等宣传单向全连发放,做到了职工人手一份。大力倡导先进文化,推进连队“十个起来”活动,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在各排组建了篮球队、老年文艺队,每周开展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生活。针对三连职工逐步迁新楼、进社区的实际,工作组还加强对职工讲文明、讲卫生、改习惯、爱环境等现代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从旧的生活方式逐步向现代先进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变。

聚焦难点 维护稳定促和谐

工作组认真落实兵、师、场关于做好稳定工作的有关要求,经常与连领导、政法书记、治保主任、协警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解连队重点人员、外来人员、外出人员情况,了解清真寺、宗教人士讲经情况。在肉孜节、古尔邦节和“斋月”期间,积极协助连领导和政法书记做好排查和防控工作。自工作组进驻连队以来,先后走访检查连队3座清真寺12次,与宗教人士进行谈话16次,走访连队重点人员14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起,与连队政法书记一起在每周五主麻日期间到清真寺进行检查,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工作组还主动参与连队值班,经常督促了解干部值班、干部联系清真寺、宗教人士联系谈话等制度的落实情况,利用各种场合向宗教人士、职工群众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与连队领导一起研究连队维稳工作,促进了宗教和谐,确保了三连的社会大局稳定。

齐抓共管 筑牢基础强基层

工作组坚持把建设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建立了兵团工会“访惠聚”工作组临时党支部,工作组在三连设办公室,协助连队党支部开展日常工作。针对连队基层组织建设和支部组织生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临时党支部帮助连队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落实,与连队支部共同开展日常活动。协助连队重新改选、规范职代会,指导连队健全完善了连队干部会议、党员会议和职工代表大会等基本制度。组织召开了连队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连队工会领导班子。职代会制度的建立,有力推进了连队的科学和民主管理进程。主动参加连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工作组的指导下,三连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得到农场的肯定。出资设奖,与连队共同组织开展夏季田管和秋季红枣收购劳动竞赛,有力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连队党支部在每周五主麻日防控、监督、检查青少年、党员、干部进清真寺做礼拜。协助连队支部做好整体拆迁上楼工作,结合入户走访积极宣传兵、师、场党委推进城镇化的各项惠民政策和进住楼房的各种优越性,耐心做好职工群众对房屋拆迁的思想工作。目前,有400多户职工签订了房屋拆迁协议,300户职工的房屋已按要求拆迁,200多户职工搬入楼房。通过传、帮、带,连队党支部后进局面得到明显改观,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新气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

兵地共建 民族团结齐发展

如何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作用,工作组加强了与周边地方乡村的沟通交流,搭建连队与周边乡村的交流平台。工作组组长潘江林同志利用担任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库木勒村工作组第一组长的有利条件,带领工作组先后10余次前往科克铁热克乡库木勒村工作组进行学习交流,并召开“兵地共建、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座会谈,研究三连与库木勒村的共建发展问题。推动三连与库木勒村结为友好共建单位,把皮山农场开展的“十个起来”活动引进到库木勒村,库木勒村坚持“两个学习日”制度等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也对三连产生积极影响,兵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氛围逐步形成,兵地共建、融合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猜你喜欢
工作组连队职工群众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32个工作组印迹 >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如何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转作风强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联合工作组会议在京召开
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