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加快獭兔产业基地建设的思考

2015-08-15 00:45
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民勤县獭兔产业基地

聂 英

(民勤县畜牧工作站,甘肃 民勤733300)

近年来,民勤县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农业主体生产模式,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倍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特色养殖业,2013年县政府出台了《民勤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獭兔产业的意见》,制定了《民勤县獭兔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6)》,成立了以县委主管农业副书记为组长的獭兔产业领导小组,一系列引导、鼓励、扶持政策的出台,给獭兔养殖产业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獭兔产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全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截止2014年6月底,全市獭兔存栏量15.98万只,出栏15.2万多只,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规划》和2014年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加快獭兔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当年饲养量达到50 万只,2015年100万只,2016 年全县獭兔年出栏量达到500~1 000万只。蓝图已描绘,目标已确定,要实现獭兔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建设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獭兔养殖产业基地,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獭兔产业基地建设步伐

民勤县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饲草料资源丰富,养殖獭兔条件得天独厚。2013年以来,积极与陕西天鑫养兔科技公司、山东丽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泉山镇、苏武乡、大坝乡大力发展獭兔养殖,已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养殖一只种母兔一年可生产40只左右商品兔,育肥1只商品兔(4~5月)可实现纯利润20~30元,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獭兔产业基地建设上,突出规模化、多品种、区域性、高效益的发展方向,要按照品种优良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标准,大力发展标准化獭兔养殖示范园区、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大户建设。獭兔产业基地要达到“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品种、统一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技术服务的要求,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做到水、电、路、渠、防疫、无害化处理同步配套,防止棚体和设施不配套不能及时投产的现象发生。通过召开现场会、媒体宣传、办班培训等方法,充分发挥示范园区、场(小区、大户)的引领带动和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养殖户生产水平,促进獭兔产业基地建设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2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獭兔产业基地综合经济效益

优良的獭兔品种是獭兔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狠抓獭兔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獭兔产业科技创新。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新技术研究和新成果转化,探索适合民勤县本地的良种繁育模式。按照优质高效的原则,着力构建性能稳定、品质优良、技术领先、功能健全、运转高效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建设种兔场步伐,尽快配套标准化养殖设施,尽早实现獭兔品质的稳定提升和养殖效益的大幅提高。

3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獭兔产业基地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涉农金融机构要增加獭兔产业基地建设信贷投入,延长贷款周期,简化贷款手续,降低抵押条件,对獭兔养殖示范园区、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大户的贷款应根据需要重点投放,农业开发资金、扶贫资金要重点用于獭兔产业基地建设。政府要设立獭兔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良种引进、推广和獭兔养殖示范园区、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大户建设,并在专项基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奖励推进獭兔产业基地建设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建立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让其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与养殖户从一般买卖关系转变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两者在市场竞争中共同获利,是推进獭兔产业化经营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要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建立风险基金、制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养殖户出售产品的数量适当返还利润等多种方式,与养殖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与养殖户的“双赢”目标。

4 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獭兔产业基地的养殖管理水平

要加大对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和广播、电视讲座,加快獭兔产业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通过现场指导和实际操作,从整体上提高獭兔养殖水平。一是大力培训业务技术骨干。采取请专家教授举办培训班讲授,送业务技术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培养一批獭兔养殖技术师资骨干;二是对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举办高、中、低等不同类型的培训,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獭兔养殖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开展科普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现场指导培训、解决疑难问题、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开展獭兔养殖知识的宣传,加速技术传播和扩散,让养殖户了解、认识、掌握獭兔养殖常识,提高养殖技术素质;四是示范带动。通过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抓好獭兔养殖园区、规模养殖场(小区、大户)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调动群众獭兔养殖的积极性,引导獭兔产业快速发展。

5 转变服务方式,为獭兔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县级技术部门要成立獭兔养殖技术服务专家团队,乡镇成立獭兔养殖技术服务小组,推行技术服务承包责任制。派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的獭兔规模养殖场(小区、大户)分片包干、定人定场(小区、大户)负责防疫监管工作,督促獭兔规模养殖场(小区、大户)尽可能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完善消毒设施和防疫设施,建立科学的免疫、消毒、用药和无害化处理等各项防疫制度。全面推广獭兔标准化暖棚建造技术、獭兔繁育技术、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动物防疫部门要转变服务方式,开展全方位、全天候技术服务,为獭兔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獭兔疫病防控中要坚持“因病设防,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兔瘟、巴氏杆菌病等对獭兔养殖危害十分严重疫病要做到全覆盖免疫。要指导养殖示范园区、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大户做好规划设计,便于疫病防控,便于精细化管理。要加强疫病监测工作,随时掌握獭兔健康状况,积极做好消毒灭源和病死兔无害化处置工作。要抽出专门力量,大力推广饲用型的甜高粱、紫花苜蓿、豆科作物等优质牧草种植技术,加大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的青贮利用,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獭兔产业发展的饲草饲料保障能力。

6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保障獭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做大做强獭兔龙头企业,保障獭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对一些有发展前途的要加快发展步伐,通过集中扶持、内引外联,打造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獭兔养殖骨干企业。二是发展獭兔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政府扶持、招商引资、争取项目等形式,尽快形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推动獭兔产业发展、辐射能力较强的獭兔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三是增强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引导龙头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拓市场,不断延伸产业链,引进、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打造龙头加工企业的精品名牌。四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新技术、新品种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龙头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7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獭兔产业发展合力

县委、县政府已经于2013年12月成立了以县委主管农业副书记为组长的獭兔产业领导小组,各乡镇应迅速成立相应的组织,加快推进獭兔产业基地建设。对兔养殖示范园区、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大户实施“双重包扶”,即园区由一名县级领导和县畜牧局领导包扶,规模养殖场(小区)由乡镇领导和县畜牧局的技术人员包扶,养殖大户由乡镇干部和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包扶。要把獭兔产业基地建设任务纳入县、乡镇政府目标管理,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实行跟踪问效制度,严格兑现奖惩,对完不成任务的不能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并要通报批评。同时,县政府拿出一定资金,对各乡镇进行奖励,采取激励手段,鼓励各乡镇发展獭兔产业。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靠前指挥,解决在獭兔产业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各项工作措施和“妇女小额贷款”、“双联”贷款、“双业”贷款、獭兔养殖专项贷款等优惠政策的落实。獭兔养殖是一项新型产业,不仅需要加强组织领导,更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相关部门要靠实责任,各尽职责,形成发展合力。

猜你喜欢
民勤县獭兔产业基地
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秋季饲养獭兔要五抓
美系与德系獭兔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观测
獭兔夏季如何管理
民勤县农村学校小班化数学教学对策研究
民勤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分析及思考
川白獭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