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提问只有适度才会有效

2015-08-15 00:44齐泽宏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广度跨度梯度

齐泽宏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中学)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人工,只在每事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在问与答的过程中获得共同进步。而在课堂上只有设置适度的问题,才可以使学生实现知识和智力的双重飞跃,实现其全面发展。为此,课堂提问必须要把握好“度”。

一、“塘狭鱼可跃,林展鸟仅飞”——跨度

一般情况下,新课的问题跨度要小,且多采用直入式提问、引趣式提问和诱发式提问,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兴趣;而总结课或复习课中问题的跨度宜大,多采用选择式提问、比较式提问、扩散式提问、总结式提问或连环式提问等,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学习《荷塘月色》一文,可设置比较式提问:《荷塘月色》与《芙蕖》《爱莲说》题材随同,它们还有哪些不同?而学习《白杨礼赞》则可设置扩散式提问:文章如无最后一段,不也很完整吗?作者为什么要加最后一段?不管是哪种情况,跨度都应恰到好处,如鱼塘,如树林。塘虽狭,可供鱼逐跃;林虽阔,仅够鸟练飞。

二、“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梯度

一般来说,梯度的大小要以能不断激发学生跳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为标志。问题梯度太大,学生就没有能力解答,极易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梯度太小,则很容易导致学生思维肤浅,不愿开动脑筋,不利于学生求知的意志和品格的培养。如《变色龙》,可设计四个梯级问题:(1)说出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2)他善变的特征呢?(3)他万变不离其宗,“宗”是什么?(4)是什么使他一变再变?作者塑造此形象的意图呢?合适的梯度应是由平到陡,由低到高,拾级而上,循序渐进。如同登那太行,沿途或细松幼林青翠秀美,或涓涓明溪微波偎依。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三、“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广度

同一班集体的不同学生认知水平不同,有的反应迅速,好冲动;有的反应迟缓,思考问题细心。所以,问题的设置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即广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问题一提出,个别学生或少数学生就可以得出答案;经过一番思索,大多数学生能得出答案;然后通过老师指导,大多数甚至所有学生都能得出答案。这样,点面结合达到一定的广度。如《桃花源记》,若直接问“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恐怕有很多学生一时难以答上来。若设计问题如:(1)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在现实中存在吗?(2)你如何知道不存在?(3)作者想告诉人们什么?(4)明明不存在,干吗要写?这样,多数学生稍加思索,就能答出。一般来说,难度与广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合适的广度需要合适的难度与跨度。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问题的设置宜采用台阶式、搭桥式、串联式、曲折式等方式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减小问题的跨度,从而达到一定的广度。如同蝴蝶在万花丛中自由飞翔,美不胜收。

四、“过江千重浪,入竹万竿斜”——密度

课堂上设置的问题应疏密有间,在紧张的提问之后留下小的停顿,让学生对已获取的知识有时间去梳理,以利于有效记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上一时困难的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的比率。如果一堂课充满了问题,就会使学生消化不良,教师问得越多,学生学得越糊涂。如《社戏》,篇幅较长,若设问太多且步步逼问,则会使学生疲于应付。如能立足课文重点,设计如下问题,学生就会迎刃而解:(1)速读全文,指出中心语段。(2)文尾慨叹“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么文中何处写戏了?怎样写的?好看吗?(3)既然“戏并不好看”,但为何“我”还说是好戏?(4)小说以《社戏》为题,为什么写看戏前后的事不惜笔墨,而直接写戏却惜墨如金?一堂课如一出戏,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设疑要疏密得当,就应在四处着手。开端处设置问题要激越,要有悬念,把学生迅速引入课文,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发展处设置问题要舒缓,问题间应有较多的停顿,像山涧溪流,缓缓而来,把学生慢慢引入知识的海洋;高潮处设置问题要明快。密度适中地提出问题,犹如骤起的疾风吹过江面,烟波荡漾,美不胜收;吹进竹林,万林摇曳,幽韵无穷。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巧妙运用课堂提问的艺术,善于提问,提问适“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知识和智力水平的双丰收。

猜你喜欢
广度跨度梯度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梁中的应用
一个带重启步的改进PRP型谱共轭梯度法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大跨度连续钢箱梁桥设计研究分析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斜杠青年”的斜与不斜——“斜杠”实际是对青春宽度与广度的追求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政治课堂提问技巧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