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学生走出学困境地

2015-08-15 00:44喻成新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双边困境教师

喻成新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溢水镇中心学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而教育的最大功效也就是激发学生的这种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从中获取知识,得到成功的体验,情感得到熏陶和培养,价值观得以重塑。但是,由于许多的学生对学习没兴趣,从而出现学生学习困难,甚至会造成厌学及失学,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并有大量的学生随读书时间的增加,学习兴趣却日益下降。现在,我就“如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走出学困境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一、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动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做到手脑并用。例如,在科学、数学课堂增加实验操作或演示实验,让他们在参与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各个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更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好契机。教师应该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更广泛的锻炼和提高,让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走出学困境地。

二、把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转移为学生的学科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和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学识渊博、专业精深等,教师这些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利用他们“爱屋及乌”的心理,将这种吸引力转化为对所教的学科上来,激发他们对学科的学习兴趣,达到遏制厌学的目的。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不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对教师失去信任,教师不再对学生具有影响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

三、新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曾说道:“孩子对于知识及信息的接受,图片、音乐等任何形式都比文字更容易。”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后,其将声音、文字、图片等多种信息资源集于一体,强大的功用是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比拟的。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他们喜欢的方式将所有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参与其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不仅是多媒体,其实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必将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只要教师将其加以利用,这也将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出学困境地的好方法。

四、活跃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的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事实表明,活跃的双边活动,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最关键的因素。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能学到多少知识,取决于学生有多大的参与意识,在课堂中有多大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做的就是当一根导火索,把学生的激情点燃,引发他们发现、研究、探寻的欲望,让他们主动地投身到双边活动中来,真正地当起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五、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

如果有人认为学习是没有意义的,这肯定与老师空洞的、不切实际的讲解有关。不切实际的讲解,或者是任何形式的“照本宣科”,都是学生学习欲望的直接杀手。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乡土教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传播科技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为新农村的发展作出教育应有的贡献。

除此以外,生活中的科学、数学、语文等都能够渗透到教学中来,既能让知识贴近生活、走进社会,又能激发学习兴趣,走出学习困境。

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帮助学困生进步的必要途径。关注学困生,了解学习困难心理,帮助他们取得进步,也将是每一个教师的应尽职责,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更好的方法来帮助这些学生,早日走出学困阴影,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猜你喜欢
双边困境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困境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电子产品回收供应链的双边匹配策略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新型自适应稳健双边滤波图像分割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