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5-08-15 00:53张玉梅
新课程 2015年28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玩具学会

张玉梅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旗伊敏苏木红花尔基学校)

幼儿时期的孩子,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希望能快速地了解认识这些吸引他们眼球的事物,他们的自主意识开始被激发,肢体开始自主活动起来。这个时期是儿童形成各自习惯的重要阶段。在幼儿园教学中,孩子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孩子进行沟通、交谈、互相帮助等,慢慢地形成各自习惯。此时,幼儿园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初步行为进行引导,并适时地进行规范和纠正,才能避免幼儿产生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以影响以后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应多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有意识地采取各种对策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习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将结合幼儿园教的内容和幼儿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探讨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幼儿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意见。

一、适时地给予孩子希望

适时地给予孩子希望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如果没有希望和目标,是很难培养孩子的上进心的。但教师在设置期望和目标时,不能偏离幼儿这个年龄段所能承受的范围,而一定要做到适度,这样才能在给予孩子期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故,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行为教导时,应注意因材施教,并给予幼儿不同的期望和目标,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分布一项任务的时候,设置一些奖励制度。比如事先准备好优秀儿童卡片或小星星等奖品,在儿童表现出色时,给予他们奖励。例如,教师想要培养孩子吃饭的行为习惯时,就鼓励孩子,让孩子在一周之中,不借助任何人的帮助,自己自主地吃午餐,然后教师通过孩子的表现,给孩子颁发优秀儿童小卡片的奖励,并给予表扬。这个过程,不仅让幼儿学会自己动手,而且通过鼓励让儿童能有动力去完成各项任务,从而提升自信心。同时,教师在给予孩子期望目标的同时,应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适当并适时地设定期望,以提升教育的效果。

二、通过活动,提升幼儿的综合发展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活动,幼儿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可以加强思维的活跃性,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幼儿还可以在游戏活动中,正确地处理同学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优良的品质。这些品质包括:讲信用、注重礼貌、拥有爱心、拥有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等等。通过游戏,还可以锻炼幼儿坚强的内心、谦恭的态度和一颗宽容博爱的心等。对此,教师可以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侧重点设计各种有利于教育的游戏活动。例如,教学内容是需要培养孩子养成整理玩具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可以设计凌乱的情境,让幼儿进行感受,然后引导幼儿对玩具进行收集整理,体验整洁的环境,从而让幼儿理解整洁的环境的重要性。还可以指导幼儿以轮流值班的形式,每天由两位小朋友进行玩具收拾整理。不光如此,教师还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特殊节日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引导幼儿表演节目,为妈妈过节,让孩子懂得爱护父母、回报父母;清明节到来之时,带领孩子去扫墓,祭奠烈士,从而让幼儿学会珍惜当前的美满幸福生活、爱惜时间、勤俭节约、坚强面对等的美好品质;五一劳动节,可以引导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儿童节,引导幼儿为自己举办节日,提升幼儿自主发挥的行为习惯;教师节、感恩节、元旦等节日,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分享等的行为习惯。

三、给予孩子肯定,激发幼儿的表现欲

幼儿和大人都一样,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这样才可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让他们拥有一颗自信的心,故,教师在进行幼儿相关教育时,应对幼儿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使他们将这种行为更长久地坚持实行下去。教师在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肯定和表扬的同时,应该让幼儿理解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又是错误的,肯定是需要及时的,这样才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和效果。如,一些幼儿因为尿急,常常在午睡过程中大声寻求老师的帮助,以致对其他幼儿的休息造成了影响。教师可以针对这种情况,及时地提醒幼儿,让幼儿认识到在安静的场所进行大声喧哗是不好的习惯,会影响到同学的休息。幼儿就会慢慢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及时给予孩子一个肯定的大拇指,孩子的表现就得到了肯定,从而行为习惯就得以纠正过来。

四、为幼儿树立榜样教育,以巩固幼儿的行为习惯

幼儿活动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类现象,就是在排队过程中,经常发生推挤的现象,还有上课不遵守纪律、爱打闹,并打小报告的现象,在玩的过程中,还时常出现争抢玩具、独占玩具的现象,教室内经常出现椅子倒了、桌子不整齐没人理睬的现象等等。对此,教师仅仅通过口头的说教,是无法改变这种现象的。教师应该设计各种对策,引导幼儿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带领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讲《小红花找朋友》的故事,让故事里的爱好桌椅的小姑娘的形象深入孩子的心灵,为孩子树立榜样,从而规范孩子的行为。再如《孔融让梨》的故事主人公孔融让孩子学会爱护别人、帮助别人,从而纠正自己的行为。再如在就餐的过程中,个别幼儿不珍惜粮食,挑食等现象时常发生,教师可以选择《大公鸡和漏嘴巴》《锄禾》等故事进行教育,以培养孩子热爱粮食,尊重人们劳动成果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故事中的榜样,引导幼儿慢慢地学习正确的方法,形成好的习惯。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创新,并结合幼儿时期孩子的各种特点,进而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地改进,以找出适应孩子的教学对策,从而推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进程,以实现幼儿全身心的发展。

[1]陆倩.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 04).

[2]王强.论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现代交际,2013( 09).

[3]李燕飞.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 四原则”及运用[J].时代教育,2014( 14).

[4]王久茹.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新课程学习:下,2013( 04).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玩具学会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学会分享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