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口铁矿露天开采矿山水土保持措施探析

2015-08-15 00:48蔚云峰
山西水利 2015年11期
关键词:坡坡马道排土场

蔚云峰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1 项目概况

峨口铁矿位于代县县城东南28 km的山羊坪村一带,是集采矿、选矿、球团为一体的联合型企业。矿区面积4.6746 km2,生产规模750万t/a。矿区以山羊坪背斜为界划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分为南东、南西采场,北区分为北东、北西采场。根据矿体赋存情况,北东采场已于2012年闭坑;南东采场闭坑时间为2016年;北西采场闭坑时间为2020年;南西采场闭坑时间为2021年。采场岩石通过汽车运往跑马岭排土场,选矿尾矿通过汽车排往牛圈沟干堆场。

2 项目区自然状况

矿区位于五台山脉北麓的中高山区,属土石山区。区内地形切割剧烈,山势陡峻,沟谷发育。项目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4℃;年平均降雨量442 mm,大多集中在6—9月;年平均蒸发量1770 mm;冻土深度1.2m左右;无霜期约160 d左右。受气候、海拔、植被等因素影响,项目区土壤垂直分布比较单调,土壤主要为山地褐土,质地松软,抗蚀性差。表层土壤厚0.5~1.2m,有机质含量低。

项目区属暖温带夏绿阔叶林植被地带,植被种类较多,林草覆盖度约30%。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水力侵蚀主要发生在裸露的地表面,表现为面蚀和沟蚀。

3 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原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大面积裸露,开挖表土、碎石随处可见,大量废土(石)渣排往排土场和尾矿库。由于矿山采取粗放式开采,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及排水系统,使裸露的地表、松散的堆积体易受雨水冲刷,产生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会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4.1 土地资源破坏

由于开挖、占压,破坏原有植被,改变了原地貌、土壤结构和地面物质组成,造成土地肥力的严重退化,从而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同时,采矿扰动了原土层,使裸地面积增加,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等创造了条件,进而造成了水土流失。

4.2 周边环境影响

采矿破坏水土保持设施,对项目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若长时间得不到治理,不仅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而且会影响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风力的作用下,松散堆渣产生大量粉尘,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4.3 河道排洪影响

泥沙流入附近峨河,会造成河床抬高,河道淤积,影响河道行洪和蓄洪能力。

5 水土保持措施

5.1 采矿场防治措施

5.1.1 拦渣坝

在露天采场下游出口处设拦渣坝。拦渣坝采用透水性好的干砌石堆石坝,坝高3~6m,外坡坡比1∶2,内坡坡比1∶3,顶宽3m,外坝脚布设贴坡式反滤体。

5.1.2 排洪设施

为防止降雨形成的洪水流入露天采坑,在北西采区修建导流堤和排洪洞拦截洪水。同时在露天坑底设储水池,由水泵直接排至地表。导流堤采用重力式浆砌块石结构,顶宽2.0m,内外坡比均为1∶0.5。排洪隧洞采用圆拱直墙型式,钢筋混凝土砌护,底宽3m,纵坡9‰,砌护厚度0.4m。导流堤、排洪隧洞每隔10m设置一条伸缩缝,缝宽20 mm,缝内用沥青木丝板、沥青麻绳或其他弹性的防水材料填塞,外面用1∶2水泥砂浆填塞并抹平。

5.1.3 平整覆土

采矿结束后,平整露天采坑,对底部、各级台阶形成的平台进行覆土封场。平整覆土采用机械为主、人工辅助的方式进行,覆土厚0.50m,之后恢复植被。

5.1.4 植物措施

在露天采场平台及各级台阶覆土后采用灌草恢复植被;在边坡坡脚处设置种植槽,种植攀爬性和适宜性较强的爬山虎,利用此类攀爬植物对坡体绿化。灌木选用紫穗槐,株行距1.5m×1.5m;草种选用披碱草,撒播方式,播种量20 kg/hm2;爬山虎采用条播方式,种植密度 0.3m×0.3m,播种量 15 kg/hm2。

5.2 排土场防治措施

5.2.1 挡渣墙

排土场下游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渣墙进行拦挡。挡渣墙高4m,墙顶宽2m,外坡坡比1∶0.1,内坡坡比1∶0.3,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砌筑。为排除场内渗水,在墙体上设置两道15 cm×20 cm的矩形排水孔,且在上游墙面上设置反滤体。

5.2.2 排洪设施

为防止降水冲刷废土石坡体,以及产生泥石流型水土流失,在排土场上游及周边修建截洪沟;露采闭坑后,场内采用截排水沟将汇水引入矿山排水系统。

排土场堆渣每一阶段最终放坡治理,且堆渣每升高20m设一马道平台,平台宽度10m,边坡1∶1.5。沿外侧坡面每隔30m设一条纵向排水沟,排水沟采用矩形断面,底部设消能坎。马道平台内侧设马道排水沟,与坡面纵向排水沟相接。

5.2.3 平整覆土

排土场堆存完毕后进行封场治理。采用推土机平整排土场顶面后,覆盖一层厚度0.5m的表土。覆土后的坡度不大于1%,以免地面径流冲刷表土。

5.2.4 边坡防护

排土场外侧坡面采用格状框条护坡,网格尺寸2m×2m。框条内覆土厚0.3m。

5.2.5 植物措施

排土场顶面、坡面栽植紫穗,其间撒播披碱草。紫穗槐株行距1.5m×1.5m,披碱草撒播量45 kg/hm2。草籽应为无发霉变质的当年种籽。

5.2.6 管护措施

植物栽植后定期进行灌溉、施肥,对缺苗的区域及时补种,保证区域植被的成活率,尽可能快速恢复地表植被。树木栽植当年抚育2~3次,需苗木扶正,适当培土,第2,3年各抚育1次,抚育面积需逐年扩大。

5.3 尾矿库防治措施

5.3.1 拦渣坝

初期坝采用透水堆石坝,最大坝高75.0m,坝顶宽6m,外坡坡比1∶2,内坡坡比1∶3。内坡设置土工布反滤层,坡脚向库内铺设排渗褥垫,褥垫层厚0.5m。坝外坡铺设干砌块石护坡。初期坝以上的子坝采用干堆工艺进行堆筑,尾矿堆积坝每上升10m高设一马道平台,平台宽10m,堆积坝平均外坡比为1∶4。

5.3.2 排洪设施

为防止雨水冲毁坝坡,尾矿堆积坝与岸坡相交处设坝肩排水沟,马道平台修建永久性纵、横向排水沟,同时在滩面道路一侧修建排水沟,与坝肩排水沟相接。为方便管理、减少维修工程量,排水沟均采用梯形断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尾矿库内设3座溢水塔,内径2.5m,塔下接竖井和排洪隧洞,竖井内径2.0m,排洪隧洞断面1.8m×2.0m。为尽快将库内的水排至坝外,尾矿库布设排渗系统,包括垂直砂井、集水井和导水管,共布置砂井38个,集水井3个,水管19根。

5.3.3 覆土平整

初期坝以上坝坡坡角最大不超过19°,对形成的坝坡及马道平台进行覆土,厚度为50 cm,最终形成的滩面覆土厚度为50 cm。覆土后,采用人工和机械对覆土进行平整。坝坡、马道平台采用人工平整的方式,滩面采取机械平整的方式。

5.3.4 植物措施

堆积坝外坡、马道平台及滩面覆土后,撒播苜蓿和沙打旺,播种量20 kg/hm2。植被种植后前3年定期进行灌溉管护,死苗及时补植,尽快恢复植被。

6 建议

为保证矿山的正常生产,保护周边生态环境,提出以下预防措施:一是应设置绿化专职管理机构,负责苗木、草地日常管理。二是矿石在运输过程中采取遮盖措施,防止沿途散溢,造成水土流失。三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四是对实施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加强管护。五是加强边坡的巡查、监测,尤其在汛期,预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排土场应配备专人负责观测和管理,发现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猜你喜欢
坡坡马道排土场
河北赤城县马道口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石宝铁矿排土场稳定性研究
排土场的安全防护对策措施与事故分析
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机制
A potential germ cell-speci fic marker in Japanese flounder,Paralichthys olivaceus: identi 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ymphocyte antigen 75 (Ly75/CD205)*
虚惊一场
打老婆等
铁矿排土场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马道成宫
基于体育场馆照明的马道设置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