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鼠害的综合治理

2015-08-15 00:46李建忠杨广生
吉林林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害鼠投药鼠害

李建忠,杨广生

(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吉林 白山 134506)



森林鼠害的综合治理

李建忠,杨广生

(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吉林 白山134506)

摘要: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森林害鼠的主要种类是棕背鼠平,鼠害分布面积841 hm2,发生面积287 hm2。采取营林措施、生物措施、仿生制剂和化学药剂进行综合治理,防治效果达到了85%以上。

关键词:森林鼠害;综合治理

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森林害鼠的主要种类是棕背鼠平。森林鼠害分布面积841 hm2,发生面积287 hm2,其中:轻度发生263 hm2;中度发生7 hm2;重度发生17 hm2。低鼠密度面积554 hm2。

1 鼠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1繁殖力强

1 a繁殖2~4胎,每胎4~13只。

1.2食性杂

棕背鼠平栖于针叶林和阔叶林中,喜食绿色植物,从秋季到早春青草发芽前为害林木,冬季在雪下啃食幼林树皮,也吃种子和果实。

1.3人工纯林面积不断增加

随着人工纯林面积的不断增加,单一的林分结构降低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调控功能,为森林害鼠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1.4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随着林区多种经营的发展,种植大豆等农作物的面积不断增加,为害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使害鼠种群密度不断增加。

1.5抚育不到位

林内枝桠堆较多,导致害鼠有了栖息场所及食物来源,使林内树木受到危害。根据笔者的调查:凡是未经抚育的林下苕条 、榛柴多的林地,危害严重,反之则轻。靠近林缘和草甸的人工幼林受害严重。坡度越小,危害程度越大。林分郁闭度越大,受害越轻;反之就越重。森林害鼠的寄主树种很多,如红松、樟子松、水曲柳、杨树等,尤以人工樟子松幼林、未成林造林地和水曲柳造林地为害最重。

2 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棕背鼠平的地理分布和生理、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以“有鼠不成灾”为原则,采取营林、生物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其进行了综合治理。

2.1营林措施

营造针阔混交林和速生丰产林,增加害鼠厌食树种,优化林分及树种结构,在抚育时及时清除林内灌木枝桠、梢头倒木,定点堆积采伐剩余物。搞好林内环境卫生,破坏害鼠的栖息场所和食物资源。合理密植,使其早日郁闭成林。

2.2生物措施

实行封山育林,保护害鼠天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对鼠害天敌(黄鼬、猫头鹰、狐狸、蛇等)的干扰和破坏;悬挂鸟箱及安放带有天然树洞的木段,创造有利于鼠类天敌栖息、繁育的生活条件,招引害鼠天敌,控制鼠害。

2.3仿生制剂防治

对低鼠密度区,采用不育剂控制种群密度,减轻危害,用药量2.5 kg·hm-2。

2.4化学药剂防治

对于害鼠种群密度较大及危害严重林分,采用溴敌隆药剂隐蔽投药法防治,投药量8~10 kg·hm-2。在投药时不能将鼠药投放到裸露的林地表面,尽量选择树根下、树洞里、枝桠堆下或石堆、草丛下,避免野生动物因误食而造成中毒伤害。采用均匀投药的方法,每堆25 g,投药距离10 m×5 m、5 m ×5 m,对于严重地块可适当增加药量。

3 防治效果

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有效控制了害鼠种群密度,保护了森林资源。

参考文献

[1]郑燕,张宏勃. 对发展西安市长安区林下经济的思考[J]. 森林工程,2012,28(5):99-101,112.

[2]田华. 森林害鼠的生物防治技术[J]. 吉林林业科技,2012,41(6):55-56.

[3]彭广增,郭颖峰,李庚奇,等.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J]. 吉林林业科技,2013,42(4):56,58.

条件下,吸附力随pH增大而增大。

作者简介:李建忠(1965-),男,吉林白山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保护工作.

收稿日期:2013-11-19

文章编号:1005-7129(2014)01-0061-02

中图分类号:S764.5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害鼠投药鼠害
草原鼠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灌阳县稻田害鼠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调查①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甘肃省森林害鼠综合管理对策
2015年云霄县农区鼠害监测结果
巴里坤县草原鼠害防治现状与对策
畜禽投药的技术方法
家禽饮水投药应讲究科学
缓释丸投药器的研究与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