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变迁中历史风貌的保护与管控——以台北市大稻埕特定区为例

2015-08-15 00:51徐伯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江西建材 2015年21期
关键词:历史风貌骑楼样式

■徐伯瑞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在全球化时代,彰显地方特色,留存民众记忆,对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需进行整合性保存;对于城市历史风貌需进行保护与管控。因此,如何根据城市动态发展拟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风貌管控准则成为了政府的首要任务。本文试以台北市早期发展的大稻埕特定区为例,探讨如何在城市动态发展过程中合理进行风貌管控并拟定策略。

1 大稻埕特定区变迁历程简史

1.1 1851-1895 年

大稻埕最初为台湾地区先住民平埔族居住地,清中叶后逐渐有汉族来此农耕居住,由于有大片晒谷空地而得名“大稻埕”。

历经1858 年的《天津条约》与1860 年的《北京条约》,清政府开放大稻埕地区为对外通商口岸,此地逐渐成为洋商洋行群聚地,进行台湾地区茶叶、樟脑等物产的贸易,成为全台商业中心,当时的巡抚刘铭传特划定本地区为台湾现代化实验基地,修铁路、建学校、铺道路、架桥梁,城市建设迅速发展。

1.2 1895-1945 年

甲午战争后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引进西方城市规划观点,将大稻埕地区内街道拓宽取直,当时日本人主要居住于城内,台湾人则以大稻埕地区为聚集地,1930 年代该地区的商业发展达到顶峰。

1.3 1945 年至今

战后随着城市发展东移,大稻埕地区商业衰退,成为城市发展迟缓地带。正因如此,该地区的历史风貌得以完整保存,原住民对于土地开发利用的期望使得政府如何进行风貌保护及整治构成了多重压力。台北市政府2000 年颁布大稻埕地区为历史风貌保护特定区,划定84 栋保存修复的历史性建筑,严格落实城市设计与容积率移转制度,兼顾原住民利益且历史风貌得以保存,大稻埕终于展露新生契机。

2 特定区历史风貌要素分析

大稻埕历史风貌保护特定区规划期望以城市设计规范街区整体风貌,但根据现场调研,大量使用现代材料与工艺的新建仿古建筑使街区原有的风貌正逐渐消失,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法规

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法律法规为影响街区风貌的重要因素。清代,大稻埕地区的建筑形制主要是以光绪五年(1887)《台北城内建屋规则》的规定兴建,此规定由当时知府陈聚星邀集士绅公订,指定阔一丈八尺(5.45 米),深二十四丈(72.72 米)的建造原则。在这建造规范下形成结合店铺、小商品加工生产及居住三大功能兼容的特殊建筑形态,当地称为“长条店屋”。建筑物沿街大多设置骑楼,建筑多为单开间二至三进,建筑物第一进前半部分为店铺,上有阁楼为储藏用,后半部分则为居住或储藏用。第二进为祭祀空间与居住空间,后侧可配置厨房或其它功能空间。

日本殖民地时期颁布了《家屋建筑规则》作为城市开发的管理依据,之后又推出《市区整治计划》,打通本街区南北向道路,再于1936 年颁布《台湾都市计划令》。相关法规中除建蔽率外,以骑楼的规定和建筑高度管控对空间结构影响最大,骑楼设置标准因地制宜,其面宽为“间”(1.82 米)的倍数,所以大稻埕地区的骑楼建筑面宽为3.64 米(2开间)。建筑高度进一步管制,居住用地内不得超过20 米,居住用地外不得超过31 米。砖混或石砌建筑高度不得超过15 米,木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15 米。建筑整体高度不得超过该建筑面前道路宽度的1.5倍加8 米为限。由于大稻埕片区主要商业街道迪化街的宽度约7.8米,综合考虑路幅宽度及建筑结构因素,两侧建筑高度多为15 米。在相关法规控制下,建筑物体量、骑楼尺度、建蔽率等基本要素被严格遵循且得到延续,从而形成了大稻埕地区的空间结构特征。

战后,政府延续日本殖民地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制度,街区基本维持原有发展格局。直到1984 年实施容积率管制,建筑占地面积与高度不再以面前道路宽度为计算基准,但此时的大稻埕地区已成为城市发展迟缓地带,街区风貌并无大规模的变动。

2.2 专业技术人员与工程技术

除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法律法规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工程技术的改变也对城市变迁起着重要影响。

清代聚落发展时期,建筑物营造主要借助内地的唐山师傅搭配本地匠师,主要以唐山建材及部分本地材料砌筑“长条店屋”。建筑工程技术变革中,清代的闽南式建筑主要以夯土、木材与砖石为主,为节省造价,各建筑之间均共用山墙,形成了本地区最为重要的空间型态。随后受早期洋楼样式影响,由闽南地区引进了燕尾砖转化为在台烧制的当地红砖,这种建筑工程技术造就了当时大稻埕地区的主流建筑样式。

日本殖民地时期,日本人为统治需要建设了大量的公共建筑,派驻殖民地的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师引进西方思潮,代表人物有东京大学辰野金吾门下的村野一郎、近藤十郎、井手熏等人。在城市空间设计上展现巴洛克式规划,在建筑样式上也是推崇巴洛克与现代主义样式的建筑。在工程技术方面除了引入日本大木师傅及左官匠师,还引入洗石子、开模翻花等技术,而钢筋混凝土、磁砖与面砖大量运用也对大稻埕地区建筑风貌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例如,建筑结构的变化主要在于钢筋混凝土的应用,钢筋混凝土横梁取代木梁,使得建筑立面相对有弹性,各楼层开间不需完全对齐,而钢筋混凝土楼板还可以出挑为阳台或骑楼,形成了大稻埕地区丰富的建筑风貌。日本人还筹建了“台湾炼瓦会社”,以工业化方式生产洋式红砖,提供大量的规格制式砖,为建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战后台湾经济逐步复苏,由美国建筑界带动的国际样式建筑也逐渐引入台湾。但受限于物资缺乏,只能以廉价的建材以及无细部设计的风貌呈现被简化了的机能式建筑,街区风貌渐趋混杂并失去特色。

2000 年后,特定区规划要求街区内法定历史性建筑需原貌修复,一般建筑拆除后以仿古样式新建。依循城市设计管理规定,新建建筑的原住民可将未使用完的法定容积率转售台北市其它地区开发商。因此伴随着大台北城市房地产市场复苏,民间开发商亟待购买增额容积率,积极与原住民洽谈老建筑翻建与容积率出售事宜,使得整个街区被这种态势冲击。短短数十年,大量非法定保护的传统建筑被拆毁翻建成仿古样式的新建筑。由于大稻埕特定区城市设计准则过于强调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忽略清代闽南建筑,并希望以巴洛克或洋楼样式主导街区风貌,致使部分原住民将原有清代闽南建筑拆毁,改以现代工艺与建材兴建一批仿古建筑,街区风貌丧失了原真性。

3 城市形态变迁与历史风貌管控

自大稻埕特定区规划制定以来,街区整体风貌控制虽维持了原有建筑物的体量与高度,但实质风貌呈现出褒贬不一的两极化批评。鉴于本特定区历史建筑样式多元性,如何延续大稻埕地区城市肌理及历史风貌,如何制定不同层次的历史风貌管控准则并拟定更为详尽的城市设计准则。

3.1 历史风貌管控准则的拟定原则与实施策略

(1)历史风貌保护需要对城市动态变迁历程认知,管控准则需合乎时宜。不应以冻结式保护方式介入历史街区内居民原有生活空间,对公共空间的视觉景观应拟定相关详细规范予以管控。(2)历史风貌保护应整体性对待。与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相关的外围环境也应划入核心保护区,合理管控与规范,延续地方特色与精神。(3)历史风貌保护应保持原真性。不鼓励一味地仿古,除经详实考证的个例外,新建建筑都应采用现代建筑材料与工艺,风貌样式均符合历史风貌管控准则施工。(4)除法定历史性建筑外,对于历史街区内的传统建筑与一般建筑都应予以重视,如原住民愿配合政府政策进行维修并改善公共景观,应适当奖励。

3.2 空间结构的变迁与维系

对城市变迁历程认知的特殊空间结构须加以维系,具体做法包括:(1)维系“长条店屋”的空间结构。规定街区内的建筑物均应维持长条联排店屋样式,保留骑楼、一楼开放式店铺、院落、天井以及阁楼的有序空间为原则。(2)保护并维系“共同壁”这类特色要素。新建或传统建筑维修改善过程中应将紧邻原有共同壁的墙体整体保护。(3)控制街区建筑的整体容量。街区内建筑高度以第一进、第二进控制为三层,第三进控制为五层为原则,特殊情况视需要酌情放宽,未使用的容积率依照容积移转办法移转他处。

3.3 具体实施策略

(1)划定历史街区及缓冲地区。根据历史建筑保存分布状况划定历史街区,周边地区则划以风貌协调区或历史街道的方式分级分层管制。(2)严格管控与公共景观相关的建筑沿街立面。包括建筑体量、立面样式、骑楼样式、院落组合、材料、细部、色彩等,均应制定严格的管控准则进行规范。(3)根据不同建筑风格制订特色要素导则。大稻埕地区内建筑样式包括闽南式、洋楼样式、牌楼厝、现代主义样式、近代混合折衷样式等不同时期建筑形式,应与建筑学专业技术人员相配合,总结各时期建筑风格主要特征与细部引导,作为历史建筑与传统建筑修缮、维修改善的依据。(4)划分各片区不同特色产业。根据产业特性赋予不同的空间性格,搭配相应的土地使用管控内容,塑造区内多元丰富之体验。(5)街区肌理与风貌的全面管控。除对于历史街区拟定详尽的管控规范以外,对规划区内各街道、街廓、巷弄构成的整体环境风貌也需要分级管控。(6)街区端点景观进行管控。规划区内各处端点景观应加强管控,特别是对位于各类视觉端点的公共空间,应严格管控其历史风貌的维护管理,以确保规划区街道的视觉端点景观。

3.4 空间文化形式的协调发展

规划区分为历史街区及缓冲地区,未来历史街区及历史街道范围内的风貌应以下列方式实施管控,管控内容包括街区沿街景观及建筑单体风貌两大主轴:

(1)街区沿街景观风貌管控。①道路街巷端点与远眺端景的景观控制;②沿街公共景观骑楼、广告招牌、遮阳棚、附属物等管控;③建筑体量、屋顶形式、立面特色要素、比例、材料色彩、细部的管控;④院落、天井、共同壁等空间形态的保留与延续;⑤对紧邻历史性建筑两侧及周边建筑的管控;⑥规划街廓公共空间、景观绿化、平台与停车空间,配合政府政策设置类似场所的民众给予适当的容积率奖励;⑦强化街区内各街道的人行空间,规划不同性质的连续性步行道。

(2)建筑单体风貌管控。①骑楼线、开口线、窗台线、窗楣线、屋檐线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②建筑立面各方向的出入口设置与建筑细部引导;③骑楼做法与沿街立面建筑构件引导;④建筑色彩与建筑材料的使用管控;⑤其他管控(如坡屋顶样式管制、可持续绿色环保能源管制等);⑥建筑风貌管控,原则上以闽南式、洋楼式、巴洛克式、早期现代主义样式等建筑作为管控重点。

4 结语

城市形态不断变迁,社会经济基础、法令机制、营造体系、生活形态的变动对城市风貌均有重要影响,这是不同地域形成众多特殊风土建筑最为重要的原因。通过研究,建议大稻埕地区历史风貌保护准则修订原则如下:(1)历史保护真实性课题获得重视。原本饱受争议的原貌重建方式应受限制,避免造成历史文脉的错乱。(2)由以往仅重视建筑物外立面原貌重建进一步强化对传统空间结构的规范,以传承延续城市肌理与空间脉络。(3)整体风貌和谐性,不仅注重单体建筑,进一步注重街区整体风貌以及外围环境,根据不同的特性赋予不同程度的管控规范。(4)延续城市集体记忆,以公共利益为前提管控城市沿街面街景,对历史性建筑修缮严格要求,对非历史性建筑更新加以规范。(5)对落实历史性建筑保护或配合城市设计管控更新非历史性建筑的民众,给予适当的容积率奖励,并辅以容积率移转制度使居民权益获得保障。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不应基于观光利益或简单怀旧考虑而任意扭曲城市变迁历程,更不应移植引入过多非本土自发性、没有传统根基的产业。规划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城市历史风貌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由传统消费模式进一步升级为深度旅游的文化消费,应对多样化身的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发扬与维系,更应加强对居民传统生活与产业的维系,避免绅士化。如此历史环境方可在城市动态变迁中重新找回自身的定位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1]大稻埕特定专用区初步发展构想及都市设计之研究,台北市政府工务局都市计画处委托,中原大学建筑研究所都市设计研究室研究,1990.

[2]日据时期大稻埕店屋空间的文化形式分析,颜忠贤硕士论文,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1990.

[3]台湾传统长形连栋式店铺住宅之研究,行政院国科会委托,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研究所都市计划研究室研究报告,1983.

[4]迪化街特定专用区现况调查及发展可行性研究台北市政府工务局都市计划处委托财团法人乐山文教基金会、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规划,1989.

猜你喜欢
历史风貌骑楼样式
室外微气候对骑楼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浅谈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历史风貌建筑防护修复材料疏水性试验研究
历史风貌建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骑楼的故事
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建设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