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喷锚暗挖法施工质量分析

2015-08-15 00:51敖小勇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0037
江西建材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主通道进尺钢架

■敖小勇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400037

地下工程开挖的施工中需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直接制约施工安全、进度等各方面,下面就对其做进一步的分析。

1 隧道工程的概况

某地下工程主要由一条主通道以及一些附属结构组成,其中主通道总长是128 米,宽是15.2 米。主通道设计采用全埋式的单层框架结构,顶板、底板都选用的纵梁体系。两边跨结构宽是15.2 米。由于主通道上方有一棵古树不能迁移,需要进行原地保护,施工难度进一步增大。

2 隧道喷锚暗挖法施工质量的分析

2.1 管超前技术的应用

在浅埋暗挖施工中,管棚支护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支护措施,通过钢管自身强度和管内浆液强度,增加开挖面的本身刚度,同时让周壁围岩的抗剪强度增加,让钢管和围岩一体化,与初期支护钢架形成联合受力,防止软弱围岩的下沉,避免围岩松弛、坍塌等事故发生,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2.2 严注浆技术的应用

在对管内进行严注浆的工序上,需严格控制水泥浆水灰比,正常的要求情况下,水泥浆水灰比是在0.5~1 的范围内的,围岩破碎区域可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加固,水泥浆:水玻璃多为1:0.3~0.8,采用专业注浆泵作业,分区分块、先上后上、先稀后浓的方式注浆。

2.3 短进尺(隧道开挖)技术的应用

首先针对隧道断面、围岩情况及周边地表结构要求,选用相适宜的开挖方式,除全断面开挖外,整体遵循先上后下、导坑错落、核心后取的原则。

其次是针对围岩等施工要求,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土层与围岩破碎区域开挖进尺不宜超过0.5 米。

超欠挖控制亦相对重要,按照设计尺寸,对开挖断面进行严格控制,欠挖影响初支、二衬厚度,降低工程结构强度,甚至侵入净空,影响行车限界要求;超挖将增大喷砼厚度、影响施工进度、加大围岩破坏性,且过大的超挖容易形成初支空洞,极大的增加施工、运营安全风险。

2.4 强支护技术的应用

(1)格栅钢架、钢筋网的加工和组装,最好采用工厂集中加工,施工质量可有效保证,且减少了施工现场占地,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当第一个榀钢架成型后,必须进行试拼,试拼检验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生产过程中,定期定量试检、不定期抽检等多方式检验,降低不合格率,节约施工成本。

(2)加工过程中,使用经监理工程师监督抽样送检合格的钢筋种类,严格遵守设计参数要求,钢筋焊接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格栅钢架需拱部圆顺、直墙平顺。

(3)格栅钢架安装前,基地必须处理干净,保证基础的承载能力;架体垂直于线路中心线,保持左右里程一致;相邻段格栅栓接牢固,相邻榀格栅采用连接钢筋焊接整体成型。

(4)钢筋网铺设过程中,需保持平整,钢筋网间连接搭接长度、焊接质量需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与格栅、锚杆连接牢固。

2.5 快封闭(喷射混凝土)的技术应用

(1)喷射混凝土质量控制,首先体现在原材料的选择: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根据设计强度选择的配合比确定;细骨料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中砂或者是粗砂,而且它们的细度模数一定要大于2.5,其含水率必须把控在5%~7%;(2)而且粗骨料中的砂石一定要用卵石或者是碎石,这些砂石的粒径要小于或者等于15 毫米。

2.6 勤量测技术的应用

在隧道的施工前,根据工程的埋深、现场地质情况、地面环境、开挖断面以及施工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监控量测方案,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选取相适宜的安全警戒值、监测频率,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点位布置,将施工全程纳入监测范围;监测数据及时反馈,指导施工安全、稳步推进,确保过程整体施工安全。

3 总结

通过上文对隧道喷锚暗挖法施工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工序中的质量要求做了明确的表述,对隧道施工提供了施工参考,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1]DBJ01 -87 -2005,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暗挖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

[2]GB50299 -1999(2003 版),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3]鄢定媛,李圆圆,向俊宇.隧道浅埋段暗挖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11).

[4]韩忠存.上海地铁1 号线通道泵站全暗挖方案的设想[J].隧道建设,1993(03).

[5]刘德涛,张顶锋.富水粉细砂层小断面隧洞暗挖施工工艺研究[J].山西建筑,2011(12).

猜你喜欢
主通道进尺钢架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全线建成通车
利用ANSYS对烟囱支撑钢架的优化设计
品质工程的浙江范本
——浙江舟山港主通道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的理念与措施
上跨公路钢架拱桥的拆除方案选择
开挖进尺对竖井开挖影响研究
试论快修式倒虹吸系统
51.7t压缩机跨越15m高钢架柱吊装就位施工方法
隧道循环进尺的极限平衡分析*
高地应力隧道钢架支护变形与防护措施
浅谈第六代超深水钻井船逃生路线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