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优化探索

2015-08-15 00:51欧阳文吉安市公路局吉安分局江西吉安343100
江西建材 2015年14期
关键词:路面公路管理

■欧阳文,辜 华 ■吉安市公路局吉安分局,江西 吉安 343100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公路是中国当代交通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面貌的改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俗话还说公路“三分靠修建,七分靠养护”,充分说明了加强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保持公路路面的干净、整洁、畅通、安全非常重要。公路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加强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现实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又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促进公路安全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

1 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概念

公路,即公共交通道路,是指连接乡村、城市、工矿基地等具备一定条件、主要供汽车行驶的陆地道路。在我国的公路体系中,按照使用特点,可将公路分为城市道路、乡村公路、厂矿公路等;按照使用任务、功能、适应的交通量等,可把公路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按照行政级别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等。

本文所指的公路路面概念较为宽泛,既指在公路路基上车行道范围内铺筑的层状结构物,也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沿线基础设施等。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是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为保持公路路面、路基等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而进行的良好管理和服务的统称。

2 我国面临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任务非常繁重

根据交通运输部最新发布的《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4年底全国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46.39 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77 万公里。公路密度46.50 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1.12 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35.38 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7.5%。全国等级公路里程390.08 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4.53 万公里。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87.4%,提高1.2 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54.56 万公里,增加2.13 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12.2%,提高0.2个百分点。各行政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国道17.92 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10.61 万公里)、省道32.28 万公里、县道55.20 万公里、乡道110.51 万公里、专用公路8.03 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0.24 万公里、0.49 万公里、0.52 万公里、1.45 万公里和0.35 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里程11.19 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75 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7.31 万公里,增加0.23 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车道里程49.56 万公里,增加3.43 万公里。

从上述的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需要400 多万公里的公路路面需要养护管理,如此大繁重的路面养护管理任务,无疑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管理方法,需要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养护管理体系,需要精干得力的养护管理队伍,需要充实到位的养护资金保障体系。

3 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重视公路建设而轻视养护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重视道路的建设、轻视养护的现象在我国比较普遍,导致了侵占道路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很多地方的党政领导者和公路管理部门都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修建公路才是显绩,才能出政绩,而公路的后期使用、养护和管理则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有的甚至认为路面是水泥混凝土的,无需“大动干戈”地进行养护管理。因此,只要修好了公路就完成了任务、就造福了百姓,这种发展思维造成修建好后的乡村公路常常无人问津,这种不积极、不作为,容易使公路养护管理成为一大难题。

3.2 路面养护管理的资金普遍较为缺乏

关于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优化探索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和困扰公路养护管理的关键因素。在我国,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养护管理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公路养路费和地方财政投入。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广大,公路路面面积广大,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经费缺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地方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相对充足,而另一些地区的公路养护费用往往还不能对养护员工资开支,养护设备费用、维修材料购置费用、人工费用等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由于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严重不足,致使路面养护管理捉襟见肘,有的甚至成为纸上谈兵。

3.3 养护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且队伍稳定性差

调查发现,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当前大部分公路缺乏专业的养护管理人员,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道路知识培训和专业的技术指导,大多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人员只是起到一个“看护人”的作用。此外,由于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人员都是兼职,文化水平较低,年龄较大,工资较低,养护管理路段较长,致使乡村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人员变动大,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

3.4 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

因为公路的公共属性,公路路面属于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这就容易使得一些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中的不作为。虽然,根据道路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各级政府及其路政部门应为公路的主要责任主体,但实际上许多的政府及路政部门都存在人少事多现象,都没有足够的人、财、物实力来承担大规模的公路养护管理任务,因而造成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中的缺位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山区农村公路路面的养护和管理很难得到保障。

3.5 公路沿线群众自觉保护公路路面的意识不强

当前,一些公路沿线的群众对道路公共设施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例如:有的居民在公路路边私搭乱建、占道经营。有的农民将晾晒的杂草谷物堆在公路边,更有甚者占道堆放,这样容易对公路中的来往车辆及行人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一些货运、客运公司或货运车辆运营者为了眼前经济利益,经常超载运输,不按规定超负荷使用公路,甚至对公路路面造成的损害视而不见。一些群众的爱护公路基础设施的自觉意识差,对公路的养护管理没有明确概念,认为“那都是政府的事”。

4 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基本原则

做好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应当牢固树立安全、畅通、和谐、高效的理念,积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具体为。

一是,要坚持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要强化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基础性地位,转变养护管理观念,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更是发展”的观念,使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实现常态化管理、预防性养护和周期性的良性循环。

二是,要坚持统筹规划、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实施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前,应加强统筹规划,统筹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公路路面养护与管理工作,维护路网的完整统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不同类型的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水平。

三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科技兴路的原则。要根据公路类型、地域差异等特征,突出养护管理中的因地制宜。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养护管理技术,借鉴国内外成果经验模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提高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增强环保意识,积极探索整洁实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模式。

四是,要坚持群众至上、以民为本的原则。做好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工作,要把维护百姓公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改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方式,以群众不断提高的出行需求为导向,更好地为百姓出行服务。

5 优化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策略思考

我国不少地方在公路路面管理养护中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尝试了群众突击季节性养护、分段承包养护、道班养护、专业公司养护等多种养护管理模式。这些模式各有优劣,并且各自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本文认为,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优化乡村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应重点从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5.1 建立健全公路路面养护管理配套制度

应坚持建养并重的方针,纠正和改变公路发展中重修建轻养护的倾向。要制定有效的责任追究和激励机制,明确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及考核细则,对农村道路养护好的给予重奖,对不重视养护管理工作的单位给予经济惩罚,并抓好监督落实,确保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从探索实践经验来看,针对养护管理任务重的地区,还可以通过承包方式解决道路养护的散、差、乱问题。

5.2 建立完整的养护管理责任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明确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同时,要根据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不同类别、不同特征、不同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护管理机制,对运行体制以及管理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以县级单位为主,通过统一的领导,分级负责,积极落实养护管理责任制。明确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执行到位。同时,完善路面养护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和设施进行配备。

5.3 建立稳定、长效的资金保障体系

应遵循“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加大对公路路面养护管理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力度。应在规范公路路面养护资金管理使用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渠道,为解决困扰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瓶颈问题。例如:可通过当地的知名人士、社会名流、成功企业,鼓励其为家乡的道路建设出资出力;其次,省市级财政、交通部门对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应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建立省市级公路建设专项资金,对贫困地区予以补贴,多元投入。

5.4 切实加大养护管理培训和指导力度

要全方位、多层次对一线路政管理人员、养护技术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偏远山区乡镇、村社兼职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迅速地掌握道路的基本知识、桥梁的基本知识、道路基本数据的采集和路况的评定等公路路面养护的基本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工作。此外,一线养护管理人员要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对公路路面养护管理中常规问题的研究探索,并提升公路路面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5.5 建立健全稳定的公路养护管理队伍

据笔者了解,很多地区虽然建立了公路养护管理队伍,但多为兼职,这样松散化、业余化的养护管理队伍不利于公路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支能力素质过硬、认真负责的养护管理专业队伍,负责对道路建设和养护管理,路政、路产维护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指导,推进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真正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5.6 提高群众保护乡村公路的意识

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类传统和新型媒体,加强公路路面养护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沿线群众真正意识到修建、养护、管理公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养护管理相关人员认清自己的职责任务,并为他们开展养护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是一项惠民工程,只有在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好。在关于公路修建、养护、管理等决策过程中,要积极推进信息公开,真正让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使养护管理真正落实管养责任。

6 结束语

公路是我国广大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推进公路持续、健康运行和发展,建设是基础,养护是关键,管理是必须,安全是重点。当前,我国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处于一个起步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探索优化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居民方便出行的迫切需要,也是打造造人民群众“致富路、安全路、放心路”的时代要求。切实优化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长远的工作,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重视和不断探索。

[1]王元庆,李江英,莫钧.乡村公路养护机构设置与分工探讨[J].中外公路,2008,01:5 -9.

[2]杨华锋.株洲市乡村公路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路面公路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公路断想
用艺术修补路面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一款透水路面养护车
BFRP连续配筋复合式路面配筋设计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