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015-08-19 19:03南昌
现代企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 南昌 江 锐

一、循环经济相关理论概述

循环经济,又称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生态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完整系统内,在资源投入、生产、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将过去通过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模式,向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转化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引入循环经济的相关思想。在循环经济的规范化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个基本原则。从理论上讲,“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包括了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生态资源在其开发、消耗、回收的生命周期中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规则;产品的设计中渗透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理念;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开发利用。

二、目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2002年发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制定的,该体系的指标中包含了资产运营状况,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定量指标和体现经营者基础管理水平、发展创新能力和基本素质等的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占百分之八十,定性指标占百分之二十。这种绩效评价体系科学地将定性和定量指标加以结合,相对于我国之前颁布的《国有资本绩效评价规则》里所确定的绩效评价已有了很大的改进。然而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深入人心,循环经济理论应用的进一步扩展,这种评价体系也逐步显露出很多不足。

1.不适应企业管理目标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无法充分反应企业绩效。循环经济理论认为,企业将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作为管理目标,企业对社会综合收益的提高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应当被计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然而,目前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只有“综合社会贡献”指标能够反应企业这方面的能力,这使得该体系无法对该企业绩效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2.不适应企业管理理念的变化,评价体系与绿色管理理念不契合。企业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在企业管理中渗透绿色管理理念,这体现在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提升应该被计入企业绩效中。然而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只强调了从客户角度出发的服务满意度指标,无法反映企业绿色管理带来的成果。

3.不适应企业战略模式的变化,不利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下,企业将构建长期的竞争优势作为企业发展战略。而现有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在长期评价上显得过于局限,通常采用企业三年中的资本平均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和销售增长率三个指标来对目标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这三个指标显然都是从企业财务角度出发的,只能反映企业在财务方面的发展能力。但循环经济理论认为,企业发展能力和长期竞争优势不仅局限于此,企业在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对生产成本的降低也应计入其中。

三、循环经济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特点和原则

1.循环经济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循环经济下的企业绩效评价,是指利用科学、恰当的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从企业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资产运营、财务状况、盈利水平、环境效果、发展能力等多方面出发,对公司业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而对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经营成果及风险作出客观,定量的综合评价。基于此基本原理,可以归纳出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该评价指标的特点为综合性、系统性、可量性。

2.循环经济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1)代表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只有具有充分代表性的指标才能反映出企业相关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选取指标之间不能有过强的相关性。有时选取的指标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替代性,若强行都选用会造成评价体系产生多重共线性,使得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企业绩效评价变得模糊不清。因此在实际指标选用中,应选取那些代表性最强的指标,以减少误差和工作量。(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不仅是构建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也是原则。系统性原则包含整体性和结构性原则,整体性是指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充分全面地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结构性是指选取的指标具有内部联结,多个不同指标能够从不同方面阐述同一问题。(3)实用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多方面信息出发构建,也必将回到企业,服务企业。建立该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建议。正因为如此,指标的选取应结合企业自身状况,其结果也应从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出发来确定。(4)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指标时必须考虑获得指标相关数据的难易程度。并提前规划如何获取这些相关数据。如果实际很难操作,获得的数据也不够准确,应予以放弃并改用其他相关指标。(5)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中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指标,这是由于有些指标很难进行量化,但是不能由于它们难以量化就予以放弃,很多定性指标中往往包含着量化指标中无法包含的信息。因此在具体指标选取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6)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原则。在指标的选取中不能仅选取静态或仅选取动态指标。静态指标又称时点指标,动态指标又称时期指标,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应该包含时点指标,如资产负债率,也应该有全局观点,选择一些动态指标,如利润率。动态性的指标能够使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更具可延续性。

四、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本文依据评价的科学性、综合性、可量性、层次性的原则,一方面考察企业的经营成绩;另一方面考察企业对社会和生态的影响。提出了一套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将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划分为七个层次,构建的循环经济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七个层面,二十一个指标,其中既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和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比,该指标既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充分考核了企业的社会效益,与循环经济理论相契合。

1.资源投入层次。企业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应该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比率。这在源头上就体现为减少总原材料和能源投入,提高绿色材料和能源的投入比率。因此,在该层次下应选用原材料和能源利用率,绿色原材料和能源使用比率和废弃物再利用率这三个指标。

2.生产流程层次。该层次主要评价企业在生产产品的全过程中是否实现了高效和清洁生产。是否通过改善生产流程(如购入环保型设备,加入绿色工艺)以减少浪费和污染,降低成本,提升良品率。在该层次下,本文选用了绿色工艺实施程度,产品合格率,环保资产所占比率三个指标。

3.技术创新层次。技术创新层次主要考核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即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生产流程以实现循环经济的能力。该层次是体现企业未来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选用了动态指标,例如绿色产品研发周期,绿色产品开发率和绿色产品投资回报率。

4.财务层次。财务层次是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该层次体现的是企业进行各项活动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由于企业财务指标种类较多,该体系选取的指标必须要有充分的代表性。因此,我们选用了产品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可持续增长率三个指标。

5.员工层次。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员工的意识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企业的状态,企业价值没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将无法实现。因此,本评价体系也加入劳动生产率,员工环保意识和员工满意程度这三个与企业员工精密相关的指标。

6.顾客层次。企业良性,持续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客户关系上。对企业顾客的评价考核了企业的客户价值,以及企业未来的客户潜力。因此,在该层次下选取客户满意度,主要客户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这三个指标作为评判标准。

7.公众关系层次。企业带来的社会效益不单由从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体现,企业的社会形象也是企业社会效益的体现。该层次考核企业是否实现了清洁生产,废物循环利用,是否担负了足够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这一层次下,本文选取了环境污染综合弹性指数、社会贡献率、三废排放达标率三个指标。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