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云托月绣美文

2015-08-19 17:56夏兆喜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7期
关键词:天鹅湖白天鹅衬托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欲画月也,月不可画,因而画云。画云者,意不在于云也;意不在于云者,意固在于月也。”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画家本来要画月亮,却不直接描绘月亮,而是描绘云彩,通过云彩来表现月亮的形象。

清朝有个画家,叫李方膺。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做客。座上有人说:“大千世界,什么东西都能画出来,就是风画不出来。”李方膺不以为然地说:“风也能画出来。”那人要他当场作画,李方膺提笔展纸,俯身作画。一会儿,就把风画出来了。这就是流传下来的《风竹图》。

画面上,有一簇茂密的竹子,任性地向一旁倾斜,使人一看,便感觉有一股狂风从它身上飘掠过去,似乎还能听到竹叶互相磨擦发出的瑟瑟之音。风本是无形之物,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画出来。李方膺不直接画风,而是通过画竹子来表现风。这是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

这种绘画手法,也可以用在写作上,那就是衬托手法。按照衬体(陪衬事物)和本体(主要事物)各自选取事物的不同,大致分成下面几种形式:

一、以景衬人。这是指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衬托人物。下面是《祖母留下的故事》中的一段文字:

阳春三月,门前小桃树,身披单薄的雪花。慈心的太阳降临人间。她用无形的手掌,把那些冷飞白拭去,将恩惠布施给人间。有了阳光的护持,桃枝绽放粉红色的的芬芳,挤满了桠桠杈杈。俊俏的花枝,在东风中摇曳,摆弄唯美的风姿。

奶奶来到桃花树下,坐在圆柱形草墩上。她端着白磁碗,把小米撒在地面,喂娇嫩的小鸡雏。奶奶咕咕地唤着,小鸡叽叽地应着。我在奶奶身旁,帮她把离群的小鸡逮回来,放到集体中去。有一只小鸡病了,奶奶把它掬在手心,单独哺养。

这段文字上段是写景,写阳光的爱心,它把温暖送给桃花;下段是写人,写奶奶的爱心,她用小米喂那些小鸡雏。上段写景是为了下段写人,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了奶奶仁爱、善良的美好品质。

二、以物衬人。这是指通过描写事物,来衬托人物。下面是《捡破烂的老人》中的一段文字:

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拎一个破烂不堪的口袋,口袋上满是污秽之物,有几个地方烂成了小洞洞。都到冬天了,他头上戴一顶没有帽檐的帽子,脚上穿一双露着脚趾头的单鞋,上身穿一件破棉袄,只有两个纽扣,用一根稻草绳束在腰间。他来到垃圾堆旁,一边扒垃圾,一边捡拾塑料袋和用过的饮料瓶。

这段话描写了老人用来捡拾垃圾的破口袋,头上戴的破帽子,脚上的破单鞋,身上的破棉袄,还有束在腰间的稻草绳。通过这些物的描写表现老人的形象,从而突出他生活的艰难,表现作者对他的同情。

三、以人衬人。这是指通过描写次要人物,来衬托主要人物。庞龙的唱的歌曲《家在东北》这样写道:

我妈妈从小嗓门就亮啊,每天她唱着山歌去学堂。直唱得老大爷放下了他的大烟袋;直唱得小伙子更加思念他的姑娘;直唱得老大娘放下针线听一段;直唱得大姑娘眼泪汪汪啊,忘记了洗衣裳。

这段歌词为了表现妈妈的歌声迷人,借助听者的反应:有老大爷忘了吸烟;老大娘忘了做针线活;小伙子更加思念他的姑娘;大姑娘想念她的情郎,流下泪水,忘了洗衣裳。这样共借助四个人物来写妈妈,突出了妈妈的歌声之美。

四、以物衬物。这是指通过描写次要事物,来衬托主要事物。下面是《天鹅湖》中的一段:

山峦挽着山峦,围着天鹅湖,搂着天鹅湖。天鹅湖躺在中央。在蓝色烘托中,浮游的白天鹅蓝了,白天鹅振翅溅起的水珠蓝了,连白天鹅的低吟浅唱也蓝了。从远方飘过来的清风蓝了,清风撩起的雪浪花蓝了,连浪花的呢喃絮语也蓝了。水中沐浴的金太阳蓝了,蓝成了蓝宝石;照影的白云朵也蓝了,蓝成了蓝花花。我的头发蓝了,面容也蓝了。我仿佛变成一粒蓝色水分子,在湖水中随蓝波流动。

这段文字为了描写天鹅湖的水之蓝,写了白天鹅蓝了,风变蓝了,浪花蓝了,太阳蓝了,云朵蓝了,我的头发蓝了,面容蓝了。通过这些事物的描写,表现主要事物天鹅湖的水之蓝。

五、以实衬虚。这是指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衬托抽象事物。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

宋朝皇帝赵佶,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考试天下画家。有的人画一个人骑马在许多花瓣上行走,有的人画一个少年,跃马扬鞭,在黄昏里踏青归来。只有一位画家与众不同。他画的是在一个夏日的黄昏,一个官人游玩归来,他骑的马扬起蹄子奔驰,有几只蝴蝶围绕着马蹄蹁跹飞舞。这个画面采用以实衬虚手法,“蝴蝶”是具体实物,“香”是抽象事物,画家通过描画蝴蝶追逐马蹄,从而表现马蹄之香。

掌握这些衬托手法,能增多文章的内容,写够文章的字数;能突出要表现的对象,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同学们,请借助烘云托月之法,绣出美丽的文章。

夏兆喜,教师,现居江苏徐州。endprint

猜你喜欢
天鹅湖白天鹅衬托
一起去天鹅湖
荣成“天鹅湖”
天鹅湖里的天鹅去哪儿了
我的白天鹅
我的白天鹅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
天鹅湖
老妪都解未必解——浅谈《观刈麦》中的几组对比、衬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