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作主 轻松写作

2015-08-19 17:57李冬芹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7期
关键词:周记鲁迅习惯

每次写作文,学生们便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像受刑一样。如果学生们对待作文像做一件他极熟悉的日常事一样轻松喜爱的话,那么他们对作文的恐惧感就减轻,写作热情提高,写作质量就得到保证。作文既要有表达的欲望和冲动,又要有表达的内容,还需要有表达方法的支持。而这些并非一两堂作文课能解决的,它需要有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所以,让学生爱上写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爱上阅读,以读促写,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规范写作语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厚积才能薄发”。学生的人生阅历、思考深度都有限,加之单调的学习生活不能提供丰富的素材,学生写作要么绞尽脑汁的寻找素材,要么素材都千篇一律。如《习惯之后》都写习惯父母的疼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呵护;《所有的雨都会停的》都写某次成绩没考好后不懈努力成绩又好了。

多读多写才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语文新教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阅读是把他人的妙词警句变成自己的词句,用别人的思考拓展自己的思考。阅读就是给自己的写作做粮仓。阅读时保持无笔不读书的习惯,把他人的优美的词句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时时翻阅。所以,鼓励学生加大阅读量是首要任务。

高中生本来课业紧,闲暇时间少,没有较多的时间放在课外阅读上,还有家长甚至老师认为看课外书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注意力。在青少年时期,好的课外书不仅能拓展知识面,对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也起到作用,有的还能影响他们的一生。而让老师和学生都很犯难的是最应该读什么书。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度膨胀的社会,出版物丰富,电子书籍众多,“快餐读物”,“休闲读物”铺天盖地。如何挑选阅读对象至关重要。瑞士著名作家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说“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人会变得越来越充实。”经典是经过千百万读者阅读后认可的,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的书。其中揭示的生活道理人生哲理、展示的人性善恶美丑不会随时代变迁而失去价值。如鲁迅的《呐喊》。2009年江苏卷作文《品味时尚》的一篇满分作文就是《呐喊》中《风波》基础上改编的。其中完全使用原作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的经典语言,还保留原作中爱发牢骚虽对现状有种种不满却不愿主动改变的九斤老太形象,《品味时尚》中九斤老太依旧保守依旧牢骚困惑不满时代中出现的种种时尚的形象。小作者老道的记叙口吻很有鲁迅小说的味。可以肯定的说,小作者喜爱鲁迅作品,阅读鲁迅作品不止一遍。经典的读物永远是影响千千万万的读者的。

爱上阅读,阅读经典是为写作储备妙词锦句哲理名言,是开拓视野提供写作素材,是学习规范的语言、规范的表达。

二、让学生爱上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为写作提供源头活水。

高考材料作文的出现,让我们的学生考场临时套作的可能就消失了。材料作文的材料有的紧贴时政,有的紧扣时代特征,有的思考人、人生,这就必须要求我们的学生不能只读圣贤书不关心窗外事,不能是温室里花朵不懂关心时代风雨了。

在平时训练中,我选择周记的作文形式让学生关注生活。周记每周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内容不限,文体不限。例如清明节放假,写一篇有关清明节的周记。有学生在怀念逝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后,从而得出“珍惜眼前人”的感悟,文中“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生活琐事讲述得让人伤感;有的由烧纸钱带来的危害提倡文明祭祀;有的写清明风俗及其风俗的原因;有的细致描绘清明节的春景发出“何必总拘于失去亲人的悲痛而忘却无限地春光与希望”感慨……学习了杨绛的《老王》,我们看到了一个拉三轮车的底层人身上人性的光辉。在我们的身边不乏有底层人,以“我认识的底层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由宽泛的话题,让能关注生活的学生写出个性写出精彩,以此引导学生都去关注生活。

选择身边人事,既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又培养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选择影视界娱乐界中励志的故事,既避免沉溺娱乐庸俗的话题,又激励了学生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选择社会时事,既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习惯,又培养他们写作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师把生花的妙笔,赠给可爱的学生,让他们谱写多彩的人生。让学生爱上写作,先让学生爱上阅读,在他人的佳作中翱翔撷取精妙的地方;同时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爱上写作,用作文我手写我心的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李冬芹,教师,现居江苏扬州。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记鲁迅习惯
写进梦里的周记
鲁迅《自嘲》句
帮忙
周记辅导应符合学生的口味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