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5-08-19 03:36刘圣永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7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表达能力语言表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以后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改进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积极向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创新教育思想,探索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学校应该多多举办各种实践活动,如诗歌大赛、演讲、辩论赛等,促使学生参与到其中,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教学需要改进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发言的机会,不断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由于有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心理障碍,所以制约着其表达能力的提升。如恐惧心理,有的学生担心自己表达不清楚、不全面,会被其他人嘲笑,所以不敢表达。长期如此,在心理障碍的影响下,学生的表达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使学生能够克服恐惧心理。首先,教师在课后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帮助和鼓励学生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进行语言训练,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其次,教师可以传授学生一些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比如,在与别人进行交流之前,可以先进行心理暗示,鼓励自己,提高自己的信心,这样可以缓解内心的压力,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加强口语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加强口语训练。主要措施有:首先,充分利用口语课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语文中增设口语课程,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口语课程,加强口语训练,提前做好备课,合理设计各个课程细节,通过口语对话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增设阅读课程。增设阅读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朗读来增加阅读教学,加强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把握文章主题,在朗读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记忆。学校可以举办朗读比赛,激励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低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较高的道德素质,坚持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由于初中生的思想还不是很成熟,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促使学生逐渐意识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更多时间花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上,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增强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兴趣。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主动交流,积极参与到各种交流实践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视。学校的重视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各项素质的重要基础,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大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支持和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贯彻落实各种计划,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教学计划能够顺利执行。

综上所述,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以后在社会立足的基础,沟通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改进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加强口语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同时,学校也需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视,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刘圣永,教师,现居山东济南。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表达能力语言表达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