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方法

2015-08-19 03:36龚洁张连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7期
关键词:普通话课外阅读书法

龚洁 张连军

当今,语文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和上世纪相比也有巨大的进步,正常情况下,学生语文学习应该更上一层楼,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广大语文教师却感觉对学生的语文教学效果反不如前,这不能不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当今语文教学过分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那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呢?

第一,提升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应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教学。诵读的好处,古今教育名家不乏精辟论述,而且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但近段时间诵读教学好像有被忽视的倾向。问其原因,答曰:语文课少,要讲的内容太多,读太浪费时间,导致教学内容不能顺利完成。但笔者认为,这不应该是削弱甚至放弃诵读教学的理由。诵读是一种对语言的整体感悟,语言之美、文章之妙、情感之真都可通过诵读获得。

但要加强诵读教学应该面临不少的困难。

首先教师的普通话示范性教学教学受到挑战。在广大乡镇中小学,绝大多数教师可能在使用方言教学,即使在城市中小学也有部分教师因为用普通话教学咬音不准而最终放弃了普通话教学。对于这个原因,笔者认为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把普通话教学作为一个硬性要求强制教师执行;其次对能坚决采用普通话教学的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第三加强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宣传力度。

其次是学生使用普通话的习惯有待加强。据调查,很多乡镇中小学偶尔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普通话反而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奚落嘲笑,结果导致学生全部使用方言,缺乏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浓厚氛围,这些学生进入初高中后就不会使用普通话朗读和交流。为克服这些困难,我们语文教师就需要有意识增加语文课堂诵读时间,在早读之外增加午读,还可以组织朗读比赛、背书比赛等活动促进诵读习惯的养成。另外作为学校也要向学生提要求:要求学生在校园内只说两种话:普通话和英语。总之要多想办法培养学生使用普通话的习惯。

第二,提升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应加强学生汉字书写训练。汉字的书写是令世界瞩目的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要求中小学生写好字,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把汉字写漂亮,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应该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一种个人喜爱的楷书或行书书法字帖,坚持每日临摹,长期训练,必能取得良好效果。学生作文时,要求学生的文面必须整洁美观,字体必须工整清晰,凡是书写潦草之作,一律重写。另外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开设校本课程《书法》或成立书法兴趣活动小组,组织学生集中学习书法,提升有书法兴趣爱好的学生的书法水平。通过以上方式来推动整个学校学生的写字训练。

第三,提升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应拓宽学生课外阅读天地。课外阅读的天地是无比广阔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无比浓厚的。只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基本上都视课外读物为老虎,真可谓谈“虎”色变。随着今年高考制度的改革,语文学科分值增加到180分,估计整个社会对语文的学习会发生一个大的转变。其实大可不必这样。阅读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方式之一,从小这种学习方式就应该伴随我们每个人。只是我们教师在学生选择读物时要作好指导,指导学生选择有益身心的读物,学生鉴别能力不强,易被不良读物俘虏,这是必须提防的。当然我们教师也不应该硬性规定学生该读那些不该读那些,这有悖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课外阅读应该是个体的自由阅读。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差别对学生作相应的要求:比如学生在校的课外阅读由于时间限制,就可以要求学生选读短小精悍之作,如报刊杂志;寒暑假时间较长,学生阅读时间相对集中,学生就可以选择篇幅较长之作来读,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当然,学生阅读之后,我们教师对学生阅读效果一定要有反馈,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教师要检查;也可以在班级召开读书座谈会,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另外还可以在班级成立名著阅读兴趣小组、举办读书板报、组织读书讲座等方式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开展网络阅读等。总而言之我们语文教师要多渠道多途径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以不断丰富学生语文基本素养。

以上是我个人对提升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几点思考。的确,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从语文教学最基础的方面入手,教会学生诵读,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掌握良好阅读方法等,对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龚洁,张连军,教师,现居湖北云梦。

猜你喜欢
普通话课外阅读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书法欣赏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