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交流与课堂教学改革

2015-08-19 03:36张晓宇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7期
关键词:交流学习高中语文交流

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帮助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其学习能力和语文思维的培养。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是目前教学的实际需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提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努力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情景,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目前大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方法,这极大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能够更好的激发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这样的结果只会造成教师教得幸苦,学生感觉越来越枯燥。长期下来学生必然会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应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新形式,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学习和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能够有效的解决过去的教学模式造成的被动局面,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为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拥有自己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在如此民主与和谐的教学氛围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与提升。另外,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积极交流与讨论,勇敢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有助于学生间思维的沟通,这样每一名学生都可以从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最后,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中,我们向各个学习小组安排学习任务,同时规定只有小组内的所有成员都完成学习任务,这一小组的成绩才能获得认可。这样的模式让小组内学生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可以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和他人合作,进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改革

(一)精心安排合作细节

精心设计安排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细节,有助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进行,更能够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一方面,在分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打破学生座位的限制。各个小组中适当的分配优等生、一般生与学困生,确保各个小组综合实力平均,有助于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共同进步,另外学生性别比例也应合适,尽可能避免单独一组全是女生或者男生,避免出现男女小组对峙,影响课堂教学纪律,结合组内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分配,有助于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教师应把握好小组合作交流的度,不能够将全部的问题都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针对重点难点来选择学生小组交流合作的问题。例如说我们在学习《雷雨》这篇课文时,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情还是假意”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由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认为正确。在实际讨论过程中,一些小组认为周朴园一直欺压工人,为人虚伪,对侍萍的想念是装模作样;而一些小组认为他对侍萍的感情是真的,从文章中的很多细节便能够看出。这样的讨论话题就比较有意义,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时,我们还应关注其讨论动态,经常走下讲台参加到学生的讨论中,看学生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助和指导,避免学生出现跑题或者开小差的现象,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二)多角度运用小组合作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角度的运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例如说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在学习《蜀道难》时,我们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分别向对方朗诵课文,看谁更能够掌握好此文的语感,找到对方读得不准确以及读得好的地方,从而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合作阅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作者的写作情感,提升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其次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过去的作文课堂通常是教师给予一个主题或题目,要求学生以此来写作文章,但常常因为学生的紧张情绪,无法很好的展开思维,从而变得畏惧写作。如果我们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先让学生结合文章主题进行讨论,说出自己对题目的认识,再谈谈写作时应该如何立意和选材,通过这样的交流来取长补短,让学生的思路得以拓展,从而更好地达到作文训练的目的。最后,除开课堂教学时的合作之外,课外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例如说我们组织进行“寻找商店招牌的错别字”活动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园,检查街道路牌、标语、广告、招牌上的规范用字情况。学生们收获颇丰:如将“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家具”写成“家俱”,把“排档”写成“排挡”等。学生在调查活动中,学会了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为以后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应该向学生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与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设计与其知识水平相符合的合作学习计划。同时还必须注意,不能够为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而忽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惟有设计的合作学习目标与内容是具有针对性的且需要学生团结协作的,才能够激发出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才能够确保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形神合一”。

此外,部分语文教师仅仅将小组合作学习当作是对课堂进行控制的一种新方法,最后还是把教师给予的答案作为权威,而忽略了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而逐渐让学生失去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兴趣,也让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这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真正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的对话,尊重且耐心倾听学生小组交流得出的结论,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在恰当的时候引导他们的学习行为。我们不难看出,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关注学生的主题需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评价

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必须要有评价的部分,而科学有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能否取得实质效果的关键所在。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小组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不仅要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融合起来,同时还应该注重小组集体评价与学生个人评价的结合。所以我们在进行评价时必须要重视两方面的评价:其一是小组集体评价,着重了解组内学生之间是否能够相互帮助、有效交流,考察小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二是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结合他们的个人学习态度、情感以及学习方式来作出综合评价。另外,还必须要转变过去教师一人进行评价的陈旧模式,将评价的权利适当的交给学生,让他们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评价,如自评与组内互评、班级范围内的学生互评等,进而充分发挥出师生共同评价的优势。但不管是何种评价方式,都应该抓住有利时机给予学生激励,让他们能够从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实施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下,小组合作教学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在采取上述方法的同时还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更加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张晓宇,教师,现居江苏南通。

猜你喜欢
交流学习高中语文交流
我校党委书记柴林一行赴南京大学交流学习
如此交流,太暖!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交流学习
交流学习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