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救市遗患

2015-08-20 21:34马军生
董事会 2015年8期
关键词:基本功能救市疗伤

马军生

历史反复证明,政府以行政手段调控股市的做法,对股市行情可能有一时之效,但只会扰乱甚至摧毁市场的基本功能,不断强化“政策市”的体制弊端,可谓是锯箭疗伤

2015年6月股市暴跌,短短15个交易日,上证综指跌幅超过30%,创业板指数跌幅接近50%,很多股票股价腰斩。为防止股价下跌,大量上市公司申请停牌。7月10日,超过1400家上市公司股票停牌,停牌比超过50%,形成股市一道奇观。面对暴跌,各种救市政策频频推出,包括降准、组织券商出资不低于1200亿元投资蓝筹ETF、暂停IPO、鼓励大股东增持、限制减持、打击恶意做空等。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在上一轮2007年大牛市之后,2008年初围绕政府是否应该救市,相关争议仍在网上可见。反对救市的胡舒立认为:“股市自有沉浮,政府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这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也是市场监管者理应践行的基本准则。政府既无法定职责,亦无认知水平来调控作为价格信号的股指,与千万投资者博弈无异于螳臂挡车。”而支持救市的观点则认为暴跌非理性,政府应救市,保护市场健康发展。

今年这一轮强力救市,手段不可谓不暴力,不仅新股发行暂停,而且强令申购中的新股将已经冻结资金退回,这等于宣布已经达成的交易无效。由21家证券公司出资1200亿元救市,则涉嫌《证券法》第77条明确禁止任何人“单独或者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同时,证监会7月8日发布公告:“从即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更是对市场规则的随意修改。打击恶意做空,推出各种限制做空的举措,则涉及对市场行为动机的判断以及对规则的临时修改。上述救市政策的合法性及程序正当性因此受到各方质疑。

政府该不该救市?救的是“市”还是“泡沫”?本轮暴跌很大程度是因为市场涨得太高,估值过高后存在自然回调需求。尽管跌势凶猛,但下跌幅度依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股市前期大涨一到两倍,现在为什么就不能“大跌”30%?只是对市场投资者来说,暴涨往往很容易被接受,但暴跌带来的损失则难以承受,所以呼吁救市,认为暴跌是非理性的,而看不到暴跌恰恰是市场机制的体现,是市场对上市公司估值过高的修正机制。即使暴跌之后,整个市场估值水平仍然偏高,现阶段救市实际上是保护了泡沫。

抛开是否应该救市不谈,即使要救市,如何救市也很重要。目前的各项救市,不少都已偏离依法治市原则,为救市而采取违反法规的措施或随意修改法规,既存在程序瑕疵,也损害了法律的权威,背离了市场化方向。当然,有人认为,在危急时刻采取非常规措施,避免严重的金融危机是可以接受的。民生证券管清友发布微博说:“先救命吧。命都没了,还谈啥市场化。不要太书生气。”

在政府推出各项强力救市政策后,市场信心开始恢复,股市止跌,但这些临时出台的救市政策,看起来对股价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但行政干预的手段给市场长远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笔者不由想起古时锯箭疗伤的故事,一人中箭后去找外科医生治疗,医生说这事容易,拿起锯子将皮肉之外的箭杆锯掉,就索要诊费离开,病人问里面的箭怎么办,医生回答说那是内科医生的事。政府就算要救市,应该是采取市场化手段去救,暂停或放缓IPO的做法以往就屡屡采用,但后果如何呢?市场劣质股被爆炒,壳价格居高不下,优秀公司转投海外市场,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堪忧。股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通过融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如果一个股票市场IPO功能都不具备,如何实现优胜劣汰,更谈不上对实体经济扶持。

历史反复证明,政府以行政手段调控股市的做法,对股市行情可能有一时之效,但只会扰乱甚至摧毁市场的基本功能,不断强化“政策市”的体制弊端,可谓是锯箭疗伤。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需要一次刮骨疗毒,推行注册制和各项市场化机制;不要每次治标之后,忘记治本,那股市又将一次次重蹈覆辙,成为一个没有规则的赌场。

猜你喜欢
基本功能救市疗伤
假 如
古代刮骨疗伤的那些人
七夕
Analysis of Strategies and Procedures Employed in Translating Literary and Non—literary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Theory
楼市新型“救市”,该不该出手买房
刮骨疗伤的不止关云长
水果的新家
博物馆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