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良主任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

2015-08-20 08:54朱荣娟王季良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中药

朱荣娟 王季良

摘要:王季良主任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津门名医王云翮之子,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近40年。潜心医学,传承有序。临床特点针药结合,疗效斐然。王师擅长应用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治疗脑血管病、小儿脑瘫、面神经炎、颈腰椎关节病及内科杂病,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聆听教诲,受益匪浅。本文整理王季良主任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医案、医论,介绍其对该病的治疗经验,并举验案进行说明.

关键词:中药;甲状腺结节;瘿瘤;王季良

中图分类号:R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3-0007-02

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是临床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中通过触诊的检出率为3%-7%,而借助高清晰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 67%,女性和老年人群更为多见。5%-15%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癌,受年龄、性别、放射线接触史、家族史和其他因素影响[1]。本病属于中医学“瘿瘤”的范畴。早在公元前3世纪,我国已有关于瘿瘤的记载。《吕氏春秋·季春纪》:“轻水所,多秃与瘿人”,不仅记载了瘿瘤的存在,而且观察到瘿瘤的发病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2]。

王季良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对本病的大量临床研究,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治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防治思路,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现将王季良主任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病机

中医对瘿瘤的论述较多,《诸病源候论·瘿候》云:“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日:“西北方依山聚涧之民,食溪谷之水,受冷毒之气,其间妇女,往往生结囊如瘿。”《重订严氏济生方·瘿瘤论治》说:“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凝血滞,为瘿为瘤。”总之,瘿瘤的病因不外乎水土失宜、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及体质因素。肝郁则气滞,脾伤则气结,气滞则津停,脾虚则酿生痰湿,痰气交阻,血行不畅,则气、血、痰壅结而成瘿病。本病的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是痰凝、气滞、血瘀;其病理特点以实证居多,久病由实致虚,可见气虚、阴虚等虚候或虚实夹杂之候。2立法选方

《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记载了数十个治疗瘿瘤的方剂,其中常用的药物有海藻、昆布、羊黡、鹿黡等。《本草纲目》明确提出黄药子有“凉血降火,消瘿解毒”的功效。《外科正宗·瘿瘤论》所载的海藻玉壶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所用。根据瘿瘤的病因病机和中医先贤的经验总结,王师临床治疗瘿瘤多以行散气血、行痰顺气和活血散坚为基本治则,即海藻玉壶汤加减配合石菖蒲、郁金,临床疗效确切。海藻玉壶汤为《外科正宗》方,主治:肝脾不调,气滞痰凝;瘿瘤,坚硬如石,推之不移,皮色不变。本方以海藻为主药,配合诸药可使瘿瘤得消,功效之高,犹如玉制之壶可贵,故名海藻玉壶汤。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青皮、陈皮、半夏、浙贝、连翘、甘草理气清热化痰散结;当归、川芎、独活养血活血。石菖蒲化痰浊,开心窍醒心神,化湿开胃和中。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祛瘀,清心化浊。二药合用,相得益彰,宣壅开闭,通窍功效益增。

临床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太子参等以益气扶正;血虚者加红参、当归、川芎等以补血活血;阴虚者加生地、百合、沙参等以养阴清热;阳虚者加桂枝、肉桂、附子等以温阳散寒;肝郁者加香附、郁金、柴胡等以疏肝理气;肝火旺,烦躁易怒者加黄芩、夏枯草、青黛等以清肝泻火;瘿瘤结块较大或较硬者可加三棱、莪术、黄药子、山慈菇等以增强活血软坚,消瘿散结的作用;瘿瘤癌变者可加半边莲、半枝莲、重楼等以清热解毒消肿。3病案举例

吴某,女,51岁,自由职业者,2014年9月6日初诊。主诉:颈前不适1年余。患者于2013年开始偶感颈前不适,遂就诊于当地医院,甲状腺B超示:右侧甲状腺内可见1.6 mm×1.2mm低回声区,边界清晰。甲功五项:正常。现症:颈前不适,心烦易怒,纳可,寐安,已绝经,大便干,2天1次,小便调,舌红苔少,脉弦细。体格检查:血压:125/80mmHg,心率:68次/分,律齐,两肺未见明显异常,肝脾未触及,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既往体健。西医诊断:甲状腺结节。中医诊断:瘿瘤(肝脾不调,气滞痰凝)。治法:理气化痰,散结消瘿。处方:生地10g,玄参15g,柴胡10g,赤芍10g,瓜蒌15g,半夏10g,浙贝10g,夏枯草30g,海藻10g,昆布10g,山慈菇10g,黄药子6g,青皮10g,陈皮10g,石菖蒲10g,郁金15g。服法:7剂,水煎服,日1剂,水煎300mL,分2次温服。二诊:服药后颈前不适略轻,心烦见轻,效不更方,继服7剂。三诊:服药后颈前不适明显见轻,心烦见好,大便干燥见轻,黄药子性苦寒,有毒,久服对肝脏损害较大,故将原方中黄药子减为3g,青皮性较峻烈,行气力猛,久服耗损真气,为害不浅,故将原方中青皮减为Sg,其他中药不变,因患者病情较稳定,继服14剂。数周后诸症皆消。4按语

患者为中年女性属于甲状腺结节好发人群,因为妇女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有密切关系,遇有情志、饮食等病因,易引起气郁痰结,气滞血瘀,及肝郁化火等病理变化,故易患此病。治疗瘿瘤,古有“顺气为先”之训。即疏肝气,健脾运,故方中用柴胡、郁金以疏肝理气。古之医家认为瘿病大多为痰做祟,治疗不离化痰散结法,故用夏枯草、浙贝母、半夏、瓜蒌、青皮、陈皮。瘿病痰气郁结日久化火,火热耗伤阴精而导致阴虚火旺。其中尤以心、肝两脏阴虚火旺的病变最为突出,故患者出现心烦易怒,大便于结之症。所以方中选用生地、玄参以养阴增液。方中海藻、昆布、黄药子、山慈菇化痰软坚,消瘿散结之力强是治疗瘿瘤的临床常用药、特效药。此外,赤芍有活血散瘀之效,石菖蒲可宣五脏,利九窍,逐痰消结,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痰,散结消瘿之效。5结语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数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随着目前对甲状腺结节认识的逐渐提高、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民众日益关注自身健康,使得该病的预防及治疗受到进一步的重视。中医学具有优秀的“治未病”理论思想及辩证论治的治疗方法,在未来疾病预防及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发挥空间。王师治疗甲状腺结节既继承了经方的用药经验,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辩证论治,临床每获佳效,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值得探讨。参考文献:[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99.[2]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15

(收稿日期:2014 -12- 01)

猜你喜欢
甲状腺结节中药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中药保存,要区别对待
别用微波炉煎中药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照研究
中药夹心面条
巧服中药少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