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学习者定语从句调群切分特征实证研究

2015-08-21 06:43王彦云宋岳礼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音高语调定语

王彦云,宋岳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陕西杨凌 712100)

Halliday从信息论的角度提出了英语语调三重系统的概念:调群切分、调核位置、音调。[1]这一概念的提出将句法、语调和信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后来许多语调研究的理论基础。[2]三大系统各有侧重:调群切分关注语调单位的构成及边界特点;调核位置着重研究语调单位内部信息焦点的位置;音调关注语调单位内部的调型模式。将较长话语语流切分成与句法相关的片段是语调的功能之一,[3]切分后的语流片段按照Halliday的理论框架被称为“调群”,代表着说话人感知和组织信息的方式。[1]Cruttenden提出调群边界的四大外部指征:停顿、起首轻音节、延时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音高重设。切分后的调群就是信息单元。[4]

一、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1)“英语学习者”(下简称“学习者”)定语从句朗读过程中,调群切分的边界指征是什么?与“英语母语者”(下简称“母语者”)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2)学习者与母语者在关系代词that调群上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3)学习者和母语者在调群模式与句法关系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2.受试

本文受试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作为参照的10名母语者(男8人,女2人)和60名学习者(其中英语专业30人,包括男6人,女24人;非英语专业30人,男3人,女27人)。

3.录音

本文的朗读材料来自英语专业教材《高级英语》(第三版),由张汉熙主编。本文从中任意选取10个由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并对所选取的句子进行依次编号。将受试的30名英语专业学习者和30名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各分成10组,每组3人,并对每个小组进行编号。依照所编序号,受试小组按照对应顺序朗读定语从句。

为了尽可能减小噪音对录音质量的影响,中国受试者的录音在一间十分安静的教室中进行。母语者的录音由外语教育音像出版社提供。

4.语音标注与数据分析

本文利用语音标注及分析软件Praat分别对母语者语料和所录制的声音文件进行标注。Praat的标注结果存为独立的TextGrid文件。朗读的10个定语从句如下:

(1)We had a pretty good apprentice school that trained laborers.

(2)I saw an example of sharing that anyone might envy.

(3)We hunted the grasshoppers that leaped about like little rockets.

(4)Lottie had a bank account that had never grown lean.

(5)the quick,decisive victory that Napoleon expected never happened.

(6)We don’t see the years of preparation that enabled him or her to become great.

(7)I suppose one thing that made you like him was that he was so small and frail.

(8)I was on the walkway that leads to the bridge.

(9)Her stories were always ones that described the land from a bird’s eye view.

(10)The light breeze that was once there was now gone.

除了参照Cruttenden的调群切分四大外部指征和Praat频谱语图进行调群切分以外,听辨感知、句法结构、标点符号也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帮助。数据分析软件采用微软Excel。[4]

图1 学习者与母语者平均调群个数分布

图2 学习者与母语者无标记调群个数

图3 一名母语者与一名学习者调群切分模式对照图

二、结果与讨论

此部分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母语者和学习者定语从句调群切分特征:

1.调群切分的边界指征特征

(1)平均调群个数对比

从图1可以看出,母语者平均调群数(3.6)高于学习者(2.6)。由于学习者在朗读过程中较多出现无标记调群(8%),调群个数随之减少(见图2)。从图3可以明显看出,学习者朗读语调平缓,依据边界指征,切分为独立调群;而母语者音高起伏明显,可以切分为四个调群。调群个数少可能导致学习者在信息传递程中焦点信息丢失,无法实现语言交际的完整性

从学习者来看,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调群切分个数(2.6)高于英语专业学习者(2.3),更接近母语者,这与陈桦、陈凤华的研究不一致。[5-6]英语专业学习者接受过系统的语音训练且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是提升其语言能力,英语专业的调群切分理应更接近母语者,但是英语专业学习者在朗读过程中过于强调语速和流利性,而忽视了突出核心信息,所以调群个数相对较少。从图3可以看出,英语专业无标记调群是20%,远高于母语者。以上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习者和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信息观念薄弱,对调群切分和其作用不了解,所以不仅要培养语调意识,还要加强语音语调训练。

(2)调群边界声学指征出现频率

图4 学习者和英语母语者调群边界各指征出现频率

通过图4可以看出,母语者和学习者在调群切分时,都以停顿(母语者31%,学习者61%)和非重读音高重设(母语者31%,学习者19%)为主;而起首轻音节(母语者4%,学习者是0)和尾音延迟(母语者15%,学习者10%)的相对较少的出现。学习者和母语者的调群边界指征的主要特征都为停顿,这一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有相似之处,[6-7]也与 Cruttenden[4]的结论“调群划分标准中最常提及的是停顿”相符合。

虽然母语者和学习者都以停顿为主要切分手段,但前者利用停顿和非重读音高重设的比例基本持平(停顿31%,音高重设31%),后者的停顿比例(62%)要远高出音高重设(19%),过于依赖停顿。也就是说,他们更多依靠时间来实现调群切分或者信息组合。学习者停顿是为了提示听者接下来内容的重要性,也就是要出现焦点信息,但是学习者只是生理上的间隙,这一点还可以从停顿的平均时长得出,学习者停顿平均所用时长(0.195s)低于母语者(0.267s)(见图5)。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习者不能很好地把握信息焦点,缺乏语调意识。

图5 学习者与母语者停顿时长一览

根据Roach,停顿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组合信息的方式。因此,当连续语流不断地被停顿打断时,语言的流利性和信息的连贯性势必受到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信息接收。这也符合英语语音专家对中国学习者的录音的评价:[8]过多依赖停顿手法来达到调群切分的目的,间隔太多、流利度遭到破坏、语流破碎、语流时断时续、断句有时很不自然,等等。

与停顿相比,合理的音高重设切分语流的优势之一是音高有起有伏,语言抑扬顿挫,而过多依赖停顿这一时间手段进行语调切分的缺点是有时语流显得不连贯,直接导致流利度的下降。同时,大量地使用停顿使得意群破损,完整的信息可能会被切分成多个调群,调群与意群之间的对应关系被打破,语义表达变得支离破碎,使得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表达。[8]这表明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习者都需要学习利用停顿和音高重设实现调群切分,以实现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语流的连贯性。

2.That的声学特征

(1)that调群切分位置

关于关系代词that的调群划分,可能会出现四种情况:从句前、独立调群、从句中、为切分。总体上,英语母语者和学习者对that群切分位置大体一致,但是在具体比例上仍然有大的差异性(见图6)。

图6 母语者和学习者that调群切分位置一览

母语者和英语学习者都习惯把that切分到从句调群中(母语者70%,学习者43%),但母语者没有将that单独成调群,学习者却有5%;母语者没有将that切分到调群之前(0),学习者有15%。

从认知角度来看,主从复合句调群切分时,为使前后信息组合紧密联系,关系代词不能单独作为独立调群出现。[9]由于表明学习者对定语从句中that调群位置不明确,导致调群切分不合理,可能最终无法准确传递定语从句信息。从语法功能来看,在定语从句中,that作为关系代词,引导从句部分并在从句中承担成分,如果切分到主句中或独立就会导致从句成分不完整。

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从 that的朗读时长(见图7)来考察。从图7中可以看出学习者that停顿(0.301s),已超过了母语者(0.145s)的二倍。That在定语从句中只是功能词(虚词),不是定语从句核心信息焦点,所以不需要过多停顿。这可以反映出学习者不能区分虚词和实词,从而导致核心信息丢失,不利于信息传递。

图7 母语者和学习者that的朗读时长对比

3.调群与句法关系

Crystal提出,调群与句法结构的吻合度较高,可达 80%。[10]Tench 也认为,朗读任务中调群与句法的吻合度为88%。[11]

可以看出,学习者与母语者调群切分模式有很大差异。学习者和母语者调群切分与句法结构(与从句和短语)的吻合度分别为73%和62%,低于 Crystal研究中的80%[10]和陈桦的93%和94%,[12]这也许和本文数据收集方法是朗读任务有关(见图8)。

图8 调群与句法吻合度一览

在调群与短语的吻合度上,母语者(26%)与学习者(31%)相近,但在具体短语切分上仍有很大差异:如由冠词加名词构成的名词短语the grasshoppers,an example,在调群切分时,母语者会按照语法将其切分成一个调群,听者也更容易把握此信息单元。但结果发现,大约68%的学习者将名词单独切分为独立调群,而冠词归于其他调群中,这样打乱句子各个信息单元,不利于信息传递。在切分如from a bird’s eye view介词短语时,学习者与母语者切分模式一致:都将其整体切分为一个调群,明确其作为句子方式状语,这说明学习者对介词短语调群切分能力较好。

在与单词的吻合度上,母语者(27%)要高于学习者(10%)。母语者调群中单词充当独立调群,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修饰词单独成调群,比如We had a pretty good apprentice school that trained laborers中,pretty作为副词修饰形容词good,而good又修饰apprentice,母语者将其都切分为单独成调群(见图2)。笔者认为这里pretty和good不只起到强调作用,而且使后面的名词短语成调群,从而实现信息组合语法角度的完整性。与母语者不同的是,学习者将we单独成调群,而将had a pretty good作为一个调群,打乱了调群的切分规律,从而使听者无法接收到核心信息;另一种是先行词作为独立调群出现,比如:The light breeze that was once there was now gone.母语者为了强调先行词breeze,将其单独划分为一个调群,后面的that从句成调群。这样听者就很明确breeze和后面的从句是两个主要信息单元。与母语者不同的是,由于不了解that在句中的语法功能,超过60%的学习者将that切分为单独调群。根据“关系代词不构成独立调群”,[9]将that处理成独立调群不符合语法规范,也不符合韵律规范。

三、结论

1.定语从句调群切分时,母语者与学习者在调群边界指征方面有很大差异,具体表现在:由于出现较多无标记调群,学习者的平均调群个数少;学习者过于依赖停顿来实现调群切分,而较少使用音高重设等其他手段。

2.在关系代词that声学特征上,由于对其语法功能认知不足,学习者没有正确切分其位置,朗读延续时间过长,可能造成信息丢失。

3.从调群与句法关系度来看,学习者的调群切分与从句吻合度高,与单词吻合度低,且在具体词汇上存在不合理切分。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调群意识薄弱,对调群作为信息单元传达信息的作用和重要性不甚了解;信息焦点意识较弱,没有正确朗读功能词和实词;将语法与调群结合的能力较差,导致不合理调群出现,不利于信息传递。学习者要不断加强调群意识,准确把握焦点信息;提升语法学习与语调相结合的能力,从而实现信息完整传递。

[1]Halliday,M.A.K.Intonation and Grammar in British English[M].Berlin:Mouton,1967.

[2]陈桦.英语语调模式及其声学实现[J].外语研究2006,(5).

[3]O’Connor,J.D&G.F.Arnold.Intonation of Colloquial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3,(2).

[4]Cruttenden,A.Intonation [M].London:CUP,1997(2).

[5]陈桦.中国学生英语朗读中的调群切分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9).

[6]陈凤华.中国学生朗读口语中宾语从句的韵律特征[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4).

[7]Toivanen,J.Tone Choice in the English intonation of proficient non-native speakers[EB/OL].2003.

[8]陈桦.英语学习者朗读口语中的调核位置[J].解放军外国语学报,2006,(11).

[9]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94.

[10]Crystal,David.Prosodic Systems and Intonation in Englis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11]Tench,P.The Roles of Intonation in English Discourse[M].Frankfurt:Peter Lang,1991.

[12]陈桦.英语语调意识训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有效性[J].外语学刊,2008,(2).

猜你喜欢
音高语调定语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被名字耽误的定语从句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谈谈诗歌的语调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谈歌词语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英语定语从句跟踪练习
现代哈萨克语命令语气单句语调对比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