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影响

2015-08-22 08:42郭新妹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慢性病稿件社区

郭新妹

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影响

郭新妹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护理管理对慢性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2-01—2014-01在新仓中心社区就诊的200例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指数以及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抑郁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指数、抑郁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慢性疾病知识的掌握以及适量运作、合理用药、心理健康、合理膳食等方面,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慢性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社区;慢性病管理;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2]。慢性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多数慢性病无法治愈,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为了了解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慢病患者中的作用,对我辖区内200例慢病患者进行一次研究性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2-01—2014-01于新仓中心社区慢病中心就诊的慢性病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51~90岁,平均73.6岁;慢性病类型:高血压患者38例,糖尿病患者27例,冠心病患者35例。对照组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53~89岁,平均73.3岁;慢性病类型:高血压患者36例,糖尿病患者28例,冠心病患者3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种类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传统宣教的护理干预模式。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护理干预模式,社区慢性病管理是指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预防宣传以及指导干预,最大程度降低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并提高治愈率的健康管理方法[3]。管理方法包括,①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开展以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内容的主题讲座,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座谈会,在讲座中对不同的慢性疾病传授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药物干预,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②心理护理:向患者宣教心理平衡的健康理念,对由于慢性疾病或家庭因素而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要根据患者的知识层次和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悲观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③个例指导:针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不同的患病程度给予上门专项指导,对其进行有侧重点的宣讲,如慢性病初发阶段的患者。④加强沟通交流:邀请疾病控制好的患者以现身方法的形式与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座谈,交谈中各慢性疾病患者讲解疾病带来的痛苦并传授有效控制疾病的经验,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而对疾病。

1.3 观察指标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内容包括生活质量指数,慢病知识的知晓率,抑郁程度等。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表1~2)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s)

?

表2 两组患者慢性病知识知晓率的比较[n(%)]

3 讨论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家庭护理普遍弱化,医院护理机构昂贵的情况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社区护理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我国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形成了低水平、覆盖广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4],而其相关的社区护理管理也成为人们探讨的热点问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而在日常生活中,社区卫生机构是与人们的生活区域最为接近的医疗机构,对慢性的控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对慢性患者的的资料进行了解,再实施包括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在内的护理干预,在整个慢病管理的过程中,结合经验分享、个例指导及随访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的拉近了社区医务人员与居民的距离,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信任,提高了慢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积极性,达到了提高社区人群的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改善慢性病患者的身体状况的目的[5]。

通过积极开展慢性病管理模式,加大慢性病防治的宣传力度,让每位患者都清楚的了解常见慢性疾病的诊断标准,对慢性疾病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不治疗的危害和可能发生的后果,从而提高慢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最终提高患者对慢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由此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指数、抑郁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慢性疾病知识的掌握以及运动锻炼、合理用药、心理平衡、合理膳食等方面,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与杨桂琼等[6]报道一致。这说明,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慢性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慢性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慢性病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养护能力,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1]孙晓,施雁,王西英,等.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真实需求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4-7.

[2]夏茹梅,杨淑静.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400-401.

[3]汪霞.社区慢性病护理干预中的健康教育探析[J].中外健康文献,2013(32):232-233.

[4]夏鹏程.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行为及疾病经济负担水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9(29):115-116.

[5]荆淑杰,焦辉,王波.社区慢性病护理干预中的健康教育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1):267-268.

[6]杨桂琼,麦明霞,叶静,等.对高血压病人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151-152.

论文撰写注意事项

1统计学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并尽可能提供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

2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引自正式出版物,作者须亲自阅读,要求引用近3~5年内参考文献,引用文献,论著文章不少于10条,综述文章不少于20条,其他文章至少5条。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上标的形式标出。

3论文涉及的资助课题国际、国家、军队等资助课题、项目以及获奖课题论文,请在稿件首页地脚注明课题类别、编号或获奖证书号,本刊优先审理刊登。

4作者投稿请登录本刊网站www.zglyyx.com上传稿件。

5作者投稿时请同步提供版权授权转让协议(在本刊网站首页下载此模板)。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本刊不负责永久保留稿件,切勿一稿两投。本刊编辑部会在收到作者稿件1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是否录用,作者要想查看稿件的进度情况可登录本刊网站。

7稿件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请在稿件首页注明。

2014-01-12)

1005-619X(2015)10-1118-03

10.13517/j.cnki.ccm.2015.10.053

314205浙江平湖新仓镇医院

猜你喜欢
慢性病稿件社区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社区大作战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