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委书记看政坛新风

2015-08-25 12:30林嵬董振国周立民
公务员文萃 2015年8期
关键词:县委书记规矩

林嵬+董振国+周立民

在中国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委书记就处在这个关键环节的关键岗位。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跨越东中西部10省市,采访了30位县(市区)委书记,以县委书记群体的1%为样本,了解他们当下所思所悟、所行所为、所难所惑。

在开启“四个全面”历史征程之际,受访县委书记们已经深切感受到,一场巨大的历史洪流正澎湃而来,作为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他们已别无选择地置身于激荡的大变革中,全新的责任与机遇、巨大的挑战和压力,都落到了这一代人肩上。在他们身上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

第一变:“假脸”变为“净脸”

受访县委书记们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举措,有利于建设更加理性、更加守法、更加负责的干部队伍。他们说:中央“组合拳”打掉了虚浮的一块,留下了更为真实的态度。过去,我们不时用各种“假脸”应付上级、面对群众、四处周旋;如今,去掉油彩,还回一张净脸。

“对我而言,最大的工作压力是喝酒,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喝酒了。”回想在中部某市开发区主管招商引资时的“酒场经历”,一位年轻的县委书记做了个“切一刀”的手势,露出苦尽甘来的笑容。“那时我喝了吐,吐了喝;为了遮掩醉态,回宿舍都是背对楼梯、倒蹭上楼。”

福建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说:“往年晋江接待工作很重很累,如今迎来送往‘大瘦身。去年‘三公经费减少40%,会议费减少75%。”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发现,不光县委书记的酒场少了,以前很难自拔的人情场也吹起了清风。春节前,东北某县的县委书记在三级干部大会上再次做“拒礼广告”:“县委靠党性用干部,我用良心用干部。节前请示工作不要到办公室,打电话就行;如果必须来,我与行政秘书共同接待。”

在参加中央党校第二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前,中部某县的县委书记宣布了一条“铁纪律”。“学习期间,谁也不能来看望。”一天,县里一干部发来短信:“我已在党校院里,求见。”第二天,这位县委书记回电:“课程太紧,昨天没看到短信,请回吧。”一位企业家赶到北京,表示有宴请需要,可以买单,这位县委书记婉拒这份“好意”。

考核评比曾是压在县委书记身上的一座大山,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考场之变。一些县委书记反映,过去检查评比要么看虚的数,要么领导带队“大拉练”看项目。一些书记不愿“摆红旗”、“造盆景”,只能修炼一张经得住骂的“厚脸皮”。而今,看发展的标准不一样了,不用脸皮厚了。

但一些县委书记也反映,虽然现在净脸素面了,但脸色并不好看,他们用“黄脸”形容现在的面貌:转型艰难、压力巨大。

返税收、零地价、融地贷款、搞“工业房地产”、先上车后买票、设宁静日、给政治待遇,这是县委书记们以前招商引资的“七种武器”,可老办法不能用了。中部一位县委书记说:“过去,凡事守规矩都弄不成,强调‘闯冒试,广大干部都陶醉在这种成就里;如今,财政钢性支出不能减少,质量要求更高了,没了那些手段和环境,发展担子更重了。”

记者在一个农业县采访,见县委宣传部部长的名片上还有一个头衔:第六招商局局长。县委书记解释说:“我们是全员兼职大招商,全县共划分了17个招商局。”一位中部县委书记说,目前这种招商竞赛还没停下来,最担心有人不守规则,综合成本“唯我独高”。

第二变:上“禁”下“放”变为严守规矩

“全面从严治党让我们意识到,守规矩是在做人、做官、做事上‘强筋骨的良药。”记者采访感受到,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上,县委书记们听懂了高层部署的核心内涵,并正在力图闯关破壁开新局。

在一个占地近50亩的巨型车间里,东部某县委书记自豪地说:“为了扶持这个‘大块头,我们整合土地,搬迁了一个村给企业供地。”跑成一个大项目,就像打一个大胜仗,而如今,这种大仗越来越少了。

东部这位县委书记说:“以前跑项目多跑多批、不跑不批,现在只要不达标,跑也没用,我一年跑项目时间减少2/3。回头看,当时跑得太快,给未来埋了一些‘地雷。”

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黄水木说,县委目前正推动“两个转型”,发展方向从“重物”向“重人”转型,工作方式由“干完”向“干好”转型。

北方某县去年招来一个大项目,项目用地靠近生态保护区,其中部分设施在保护区控制线以内。县里协调到了批文,可企业却坚决要求换地,担心违反规划给将来留下隐患。县委书记说:“不仅政府注重法治和程序了,企业守法自觉性也提高了。”

任中部某县县委书记半年间,这位有博士学历的县委书记的重要工作是逐个局委、乡镇调研,问规矩、明规矩、立规矩。他说:“我去一个部门前,要先把这个行业领域涉及的法规都找来,学通之后再走访,为的是摸清必须干的底线,不能干的红线,再探究可干可不干的,到底怎么干。”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发现,以前在县一级,要么是同中央政策赛跑,要么是上“禁”下“放”;而如今,在一些矛盾复杂领域,县一级主动出台规矩。今年山东寿光市连续出台两个“红头文件”,严禁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建设,严肃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领域工作纪律,措施到位、用词严厉。

东北一位县委书记说,县里曾连续5年发生5起恶性事件,都涉及到县处级干部,这几年我们紧抓规矩这个“牛鼻子”,党风政风有了好转。中央巡视组交给上属的省辖市500多件线索,我们一件也没有。

记者采访也发现,虽然县级规矩意识有所加强,但由于责权边界不清,加之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守规矩与有作为形成尖锐的矛盾和对撞。河南一位县委书记说:“现在乱作为是不敢了,‘容易的上、有风险的躲这种选择性作为现象增加了。”安徽一位县委书记说,一些部门的为官不为已让人忍无可忍,由于审批程序过多,县里一些群众拆迁多年,但安置房却建不起来,给群众的安置过渡费一年上千万元。

第三变:拼单项冠军变为当“全能模范”

一些县委书记说,“四有”县委书记是党中央对这一群体提出的更高标准、更为全面的要求,面对错综复杂、矛盾交织的新形势,他们开始意识到做“全能模范”的巨大历史责任,意识到尊法守法、廉洁从政、修身养德、引领社会风尚的崇高使命,并自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但权力陷阱犹在,复杂的外在压力不减,他们感到知易行难,定力不够。

中部一位县委书记说:过去最大的问题是县委书记只算经济账,全力拼经济,不懂算“政治账”,出现党政分工不合理,无法用党建元素统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局面。“四个全面”提出后,局面开始扭转,出现“一盘棋”的积极变化。

河南一位县委书记说:“一个县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都与一把手息息相关,上任一年多来,我先从政商关系入手,修生态、变风气。”

在今年三级干部会上,他特地邀请企业家参加。他说:“只要依法经营,我有职责为你们服务,但你们也不能把我逼到墙角里。如果送钱送物,我就不能光明正大服务,以后你们也得不到该得的利益。”有时,一些企业家给他送礼,回绝之后,他总要去企业看看,喝喝茶,打消他们的顾虑。一些县委书记反映:“在建设良好政治生态上,班子的核心作用和集体合力发挥得还不够。”

县委书记权力很大,但权力本身就是陷阱。一些县委书记开始意识到严于用权的重要性。山东一位县委书记说:“县委书记如果只看到权力,那就看歪了,应把权力看成一种责任。民主决策,就是对决策的集体把关,不是展示个人权力、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

知易行难,还是许多县委书记前进路上的一道关卡。记者采访发现,中西部地区,县委书记一年工资收入只有5万多元,而东部地区,一年收入10万元。同干一个活,收入差距大让他们感到不平衡。

一些县委书记感到,手中的权力是个“魔方”,不时吸引人去玩一把。一位县委书记说,县委最核心的权力是制定规则,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可以通过规则暗渡陈仓。一位县委书记说,为了挽救当地一家龙头企业,他采用变通的方式返还了土地出让金,上千万元落到企业腰包时,他却在心里感到一些不平衡。

多位受访县委书记认识到,越是复杂艰难时刻,越要拧紧“总开关”,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和人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摘自《瞭望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县委书记规矩
爱与规矩并行,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名单 (2021年表彰) (省区市内按姓氏笔画排序)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孩子越大,规矩要越少
提醒
女佣的规矩
大书记和小书记 清茶一杯谈谈心
你懂不懂规矩
让“优秀县委书记”有位更有为
“华辰是家规矩的拍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