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普格县某铅锌矿区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

2015-08-26 12:24樊庆鹏
四川地质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化探长轴铅锌矿

王 晓,樊庆鹏,罗 涛

四川普格县某铅锌矿区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

王 晓,樊庆鹏,罗 涛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调查队,成都610213)

普格地区地处扬子地台铅锌成矿区,上扬子成矿带之滇东

—川南—黔西成矿亚带上,为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带。通过对工作区开展地球化学土壤测量,圈定了Zn、Pb异常区;通过元素组合异常特征评价发现Zn-Pb元素异常套合性较好,并圈定了3处综合异常区。化探测量结果的综合研究确定了找矿靶区并指出了矿区具有铅锌矿良好找矿潜力。

铅锌矿;化探异常;找矿靶区;普格县

1 地质概况

勘查区地处扬子地台铅锌成矿区,上扬子成矿带之滇东—川南—黔西成矿亚带上,介于布拖非石岩~宁南四大块铅锌矿靶区至宁南炉马~陆铁铅锌矿靶区之间,为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带,该带上已发现大型铅锌矿床1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8处,矿(化)点32个。

图1  矿区地质简图

勘查区位于扬子准地台(Ⅰ级)西侧,滇黔川鄂拗干田里平缓褶皱区(Ⅱ2c)附近,地层在区域上属宁南巧家地层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寒武系下统筇竹寺组(∈1q)、沧浪铺组(∈1c)、龙王庙(∈1l)、大槽河组(∈1d),中统西王庙组(∈2x),上统二道水组(∈3e);奥陶系下统红石崖组(O1h),中统巧家组(O2q)、大箐组(O2d),上统(O3,未分组);志留系中统石门坎组(S2s);二叠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2β)等(图1)。

勘查区处于黑水河破背斜轴部附近,该背斜被F1、F2、F3、F4、F5断层破坏。核部地层为寒武系下统,翼部为奥陶系下统红石崖组(O1h)至志留系中统石门坎组(S2s)地层,北东翼在勘查区内出露较为齐全。勘查区西部,有一背斜构造,核部地层志留系中统石门坎组(S2s)地层,翼部二叠系栖霞-茅口组(P1q+m)地层至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在日界沟与洛乌沟之间,有多个近南北向延伸的短轴向斜、背斜组合成为一个复式背斜,其核部为奥陶系大箐组下段,翼部为奥陶系大箐组中上段。该背斜总体向北扬起,扬起端地层倾角为12°。此外勘查区层间褶皱较发育,沿走向、倾向多呈“S”形波状起伏,局部可见倒转褶曲和尖棱状褶曲。

勘查区内中南部发现的4个矿化体赋存于奥陶系大箐组中段白云岩地层及破碎带之中,矿体受构造影响较大,产状在走向和倾向上变化较大,厚度变化不一。含矿岩石为强褐铁矿化白云岩,Pb品位0.20%~5.02%,平均0.89%,Zn品位0.81%~33.65%,平均7.46%;Ag品位10.56~72.27g/t,平均39.67g/t。

表1 各元素圈定异常参数

2 化探样品采集

化探工作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是在原1∶5万水系沉积物Pb、Zn异常区展开。测量网度为100(线距)×40~20m(点距),基线起止点采用手持GPS测量定位,采样线号及采样点号在实地用红丝带做标记并注明。土壤采样线布设基本垂直于区内主体构造线方向。

采样前,先选择了几处不同地质地貌单元进行采样深度实验,统一认识后,分组全面开展采样工作。样品基本均采自B层或C层,在土壤不发育的地段采取了岩屑样予以代替,并在记录中予以说明。样品采集过程中,对每一件样品均做细致登记,并归档作为原始记录。同时,为了保证样品采集质量,本次采集重复取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不同采样人)的办法进行质量监督测区4.0km2范围内布设采样线29条,共采集样品1 194件,重复样37件,重复样占所有样品3%,符合规范要求。所有土壤样品采集深度一般在50cm以上,样品重量一般在400g左右。所有样品均按相关规范进行加工并做记录。样品野外加工流程:干燥—揉碎—过60目筛—装袋—称重—装箱。

图2 锌异常特征分布区

3 化探异常的圈定

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与异常下限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简单的统计方法求平均值与标准偏差、用直方图法确定的众值和中位数做地球化学背景值、用概率格纸求背景值与异常下限等。在考虑实用性、有效性基础上,本次研究结合铅锌矿化探工作特征,本次工作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的确定选用迭代法,采用迭代法确定背景值及异常下限更有利于突出弱异常。

4 化探异常特征及评价

4.1单元素异常特征及评价

1)Zn元素异常:Zn元素异常下限为1 400×10-6,中带异常为2 800×10-6,内带为5 600×10-6。异常区呈圆状、椭圆状、不规则等形状,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及北中部,圈出的6个异常特征区分别为(图2):

①号异常位于勘查区北部,主要元素为Zn,向北未封闭,长约900m,宽约450m,面积约0.4km2。该异常具三级浓度分带,有三个浓集中心,长轴方向呈北西――南东向,向北未封闭,该浓集中心内共有17个点Zn>5 600×10-6,峰值为10 132×10-6,该点位于山脊顶部附近;第二个浓集中心与第一个浓集中心间距约40m,Zn有2个异常值>5 600×10-6。第三个浓集中心距离第一个浓集中心约150m,该中心位于山顶附近,异常峰值为9 674×10-6。

②号异常位于勘查区以北,①号锌异常以西约200m,该异常向北未封闭。具三级浓度分带,异常峰值5 780×10-6。

③号异常位于勘查区北部,①号锌异常东面约800m,向北西未封闭,该异常长约350m,宽约150m,长轴方向呈北东向。具三级浓度分带,异常峰值6 143×10-6。该异常范围内见多个采矿老硐,在老硐附近拣块分析样Zn品位9.15%,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④号异常位于①号异常南面约100m处,该异常呈榔头状,异常长轴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具二级浓度分带,异常峰值4 601×10-6。

⑤号异常位于④号锌异常以西约100m,呈条带状,异常长轴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异常带内所有异常点均为同一条采样线。该异常具二级浓度分带,异常峰值4 728×10-6。

⑥号异常位于勘查区以北石得阿莫一带。该异常长约500m,宽约400m,面积约0.2km2,长轴方向呈北东向。具三级浓度分带,异常峰值5 732×10-6,该异常具备异常浓度高,面积大,分带全等特点,具备良好找矿前景。

以上6个异常,其中以①号、③号、⑥号异常为最好,显示出极好的找矿前景。

2)Pb元素异常:Pb元素异常下限为500×10-6,中带异常为1 000×10-6,内带为2 000×10-6。异常点呈圆状、椭圆状、不规则等形状,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及北中部,圈出的6个异常特征为(图3):

①号异常位于勘查区北部,向北未封闭,呈“Y”字形,长约900m,宽100~450m,面积约0.7km2。该异常具三级浓度分带,有三个浓集中心,长轴方向呈近南北向,向北未封闭。第一个浓集中心内共有9个点Pb>2 000×10-6,峰值为4 154×10-6,该点位于山脊顶部附近;第二个浓集中心位于第一个浓集中心东侧约300m,Pb有2个异常值>2 000×10-6。第三个浓集中心位于第一个浓集中心以南约400m,该中心位于沟谷中,异常峰值为3 104 ×10-6。

②号异常位于勘查区以北、①号铅异常以西约200m,该异常向北未封闭。异常长约200m,宽约150m,具三级浓度分带,异常峰值2484×10-6。

③号异常位于勘查区北部,①号锌异常东面约800m,呈椭圆状,长轴方向呈北东向。具二级浓度分带,异常峰值1 429×10-6。该异常范围内见多个采矿老硐,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④号异常位于②号异常南面约500m处,异常长轴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具三级浓度分带,异常峰值2 923 ×10-6。

⑤号异常位于④号锌异常以南西约200m,呈条带状,向西未封闭,异常长轴方向为近南北向。该异常具三级浓度分带,异常峰值2 284×10-6。

⑥号异常位于勘查区以北石得阿莫一带。该异常长约500m,宽约400m,面积约0.2km2,长轴方向呈北东向。具二级浓度分带,异常峰值1 455×10-6。

以上6个异常,其中以①号、③号、⑤号异常为最好,显示出极好的找矿前景。

图3 铅异常特征分布区

4.2元素组合异常特征及评价

Pb—Zn元素组合异常:区内Pb、Zn元素组合异常套合性较好,存在有3个具一定规模的异常带,分别为①、③、⑥,其中①号异常带与地层走向一致,呈北东—南西向,③、⑥号异常带与地层走向也一致,呈近南北向,①、③、⑥均由2个元素套合较好异常中心组成,位于奥陶系大箐组白云岩地层之中。从区内Pb—Zn元素组合中我们发现,区内Pb、Zn元素组合异常套合性较好,具有异常浓度高、面积大、分带全的特征。

5 找矿意义浅析

1)Pb、Zn元素异常区位于勘查区北部奥陶系大箐组中段白云岩地层中,与勘查区南部发现的已知铅锌矿化体赋存地层基本一致,构造也较为发育,通过类比,目前该区域具有寻找铅锌矿良好潜力。

2)勘查区Pb、Zn异常套合性较好,异常峰值较高,且有的已达边界品位以上,初步判断为矿致异常,表明该区寻找铅锌矿的潜力大,值得进一步工作。

3)通过土壤化探测量,进一步缩小了找矿靶区,下一阶段可对Pb、Zn异常浓集中心施工探槽解剖,以期发现铅锌矿体。

[1]吕永弟、江庆生,1∶20万《西昌幅》(区域地质矿产)[R].1965.07

[2]《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万[S].1991.06

[3]《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S].1995.01

Geochem icalAnomaliesand Prospecting for a Pb-Zn Deposit in Puge,Sichuan

WANG XiaoFANQing-pengLUO Tao
(RegionalGeologicalSurvey,Sichuan InstituteofGeological Survey,Chengdu610213)

The Puge region lies in east Yunnan-south Sichuan-west Guizhou Pb-Zn metallogenic belt of carbonate-hosted Pb-Zn deposits.Pb-Zn geochem ical anomalies and 3 comprehensive anomalous zones are delineated by soilgeochem icalsurvey,providing prospecting targets.

Pb-Zn deposit;geochem icalanomaly;prospecting target;Puge County

P632+.1

A

1006-0995(2015)02-0254-04

10.3969/j.issn.1006-0995.2015.02.024

2014-04-14

王晓(1988—),男,河南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地质找矿工作

猜你喜欢
化探长轴铅锌矿
单管立式长轴多级熔盐泵的研发及应用
椭圆与两焦点弦有关的几个重要性质及其推论
江西千子岭铅锌矿床勘查过程与找矿启示
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西藏热昌金矿地质及物探化探特征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山东卷(理)压轴题的推广
全球十大铅锌矿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盲源分离技术在化探数据处理中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