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莲:心中有光才能照亮别人

2015-08-26 00:36王菁
祝你幸福·知心 2015年8期
关键词:医务室村民医生

王菁

清晨,山区的冬天像个冰窟窿,乡村医生孙凤莲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正准备去医务室整理出诊的药品,没想到院子里坐满了村民,给了孙凤莲一个实实在在的“惊喜”。

这一天对孙凤莲来说是个难熬的日子。她62岁了,患上了高血压、甲亢和冠心病,左眼几乎失明,儿子心疼母亲,有了钱第一时间就在城里给她和老伴儿买了房子,这不,要接老两口去城里享福呢;然而,另一种身份就像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抱着她迈向城里的腿。孙凤莲家住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双峪村,那里群山环绕,而她,是大山深处比邻而居的三个山村中唯一的医生。

每天下午,孙凤莲都会赶上四五里山路,去外村出诊,肩上一前一后搭着两个自家织的布做的结实布口袋,打开看,里面装满了药品针剂、输液器、消毒棉等等。山路崎岖,且都是上坡路,为了走起来轻快些,她总会把输液瓶放在前面,因为后面更重时,路一滑,很容易人仰马翻。后来为了节省时间,40岁那年她又学会了骑自行车。

有次出诊恰巧碰上下雨,泥泞湿滑的路滑倒了她,药包中的注射针头刺破鞋帮,从右脚的脚面上扎了进去。当时她只知道是摔伤了脚,以为躺几天就好,就火急火燎爬起来赶往村民家。过了几天,实在是疼得离奇,她不得不去拍了片子,才知道原来针头留在脚里一截,且已造成粘连,根本无法取出,只能消消炎止止疼了,现在,那截针仍在脚里。

晚上孙凤莲也经常出诊。山里的天真黑,连个路灯都没有,孙凤莲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向前。有时会突然蹦出点“东西”,看到孙凤莲,对方也会吓一跳,匆匆逃窜,那都是山间夜游的动物如貔子、狐狸之类的,让人不由自主就会想起《聊斋》中的花妖狐魅、精怪恶鬼。后来,为了壮胆,夜里出诊她总会哼起小曲儿,“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队伍出发要上前线。”歌声激亢悠扬,在万籁俱寂的大山里显得格外动听。

村民们一大早上门,让孙凤莲很难为,仿佛走了就是一种抛弃,就如当年那医生最终抛下了父亲。

孙凤莲的父亲在她9岁那年患了肺癌。当年,先生每次看完病都要留下吃饭,这是习俗,然而孙家实在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招待。看着先生阴郁的脸,孙凤莲默默学会了烙煎饼,年幼的她有个朴素的认知:伺候好先生,父亲的病就能好。为了给父亲请医問药,母亲如抽丝剥茧般把家里能变卖的东西全卖了,后来,实在是再也拿不出一个子儿,先生的脸也愈加阴郁。母亲苦苦哀求,最后先生又勉强给父亲挂上了吊瓶,那是病人整个的希望啊,虽然,只是注射水,里面根本没加任何药剂。最后,先生还带走了家里米缸中仅有的粮食。

孙凤莲当医生这么多年,从没吃过病人家一口饭!童年的辛酸记忆不允许她这样做!

张孙氏老太太的三个子女都不在身边,独自一人居住在村北的大山坡上。有次,老人因吃了发霉变质的东西,身体不舒服,就来到医务室就诊。孙凤莲知道了老人的情况,每次打完针都留她在自家吃饭,吃完再亲自把她送回家,临走她还会给老人捎上点儿子从城里买回来的点心。遇到这样的情况,医药费也得自己垫。至今,孙凤莲的诊费单上还有一万多块钱的欠账,她帮人垫付的三万多块钱依然遥遥无期。

后来,孙凤莲让儿子把房子卖了,她选择留了下来!

猜你喜欢
医务室村民医生
最美医生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我的同学们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四(1)班的故事(二)
花溪区建立离退休干部医务室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