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机制探析

2015-08-28 00:05左彩金
卷宗 2015年8期
关键词:环境大学生能力

左彩金

摘 要: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他们发展的程度如何,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立足于大学生的长远永续发展,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关注,引发大家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思考,以期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良性互动和对接,探索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多种途径,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完善其知识结构,培养其综合能力,在实现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1 大学生就业现状引发的思考

近几年来,稍微关注一下人才市场,你就会发现,大学生就业现状并不乐观,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奔走于各类工作岗位或更高的学位与工作岗位之间,并随时面临着失去工作或来自人才市场竞争的威胁,而一些早已就业的学生,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下来,步入了下岗之列。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公认的现象,甚至人们在均衡求学成本和就业收益后,有些地方出现了高考弃考现象,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何在?高等人才市场寿命缩短的原因何在?这其中有大学扩招、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我国大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致。

2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及其主要构成要素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提出的。伴随着发展问题的扩大化,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再仅仅是指环境问题,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必须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是人的发展。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靠人来推动。离开了人的发展,就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发展的程度如何,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大学生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完善个性、提升素质,及时调整自身的状态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自身的长远永续发展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但由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淡薄和能力的缺失、高等教育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大学生不仅要发展,还要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 大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不断凸显,大学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谈论高校改革的言论不少,但大多关注学校本身,而忽略了社会外部条件。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生产力、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是制约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为寻求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路径和对策提供了依据。社会运动是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从主体角度看,是以人的素质和能力的不断进步为主要内容的人的发展;从客体角度看,则是包括环境在内的社会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推动。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既要考虑到外部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文化环境、道德环境等等,也要关注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内外双重作用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马克思曾讲:“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就是说,人的一切思想行为特征,是社会环境中错综复杂关系的反映。换言之,人的思想行为受社会环境中一切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大学生可持发展能力的培养,社会环境从多方面影响着其成长和发展。

2.学校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

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学校环境中,学校的学术氛围、教学理念、人文环境、管理模式图书资源、现代化电教辅助设备以及师资力量等在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中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价值取向,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在应试的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过于关注学生智力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学生身体、情商、财商等多元智能的培养,为大学生在校及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一书中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而使每個人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改革以就业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传统考核指标体系,以学生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为考量,注重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 多途径探索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机制

1.净化社会环境,挖掘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社会环境的净化,是一个社会综合工程,各级相关行政部门,必须真正行动起来,下大力气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电视荧屏的媚世之风,必须整治藏污纳垢的违规网吧,哗众取宠的街头小报等等损害社会环境的种种不良行径,还社会环境一片蓝天。解决社会环境问题,要积极挖掘现有文化设施的内部潜力,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社会教育功能,提供更多大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平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大学生的活动阵地的融合和交汇,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承担起更多的教育职能。

2.加速高等教育改革,助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多变性特征,从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强化组织培养、拓展灵活多样的培养体系、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自主发展等方面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课内教育和课外素质教育密切结合,优化教学资源,与时俱进,树立“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多元科学思维能力,同时加大职业教育知识的普及和实践,校企联合,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和机会,建立动态的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体系,加速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普及家庭教育常识,关注培养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家庭教育担负着帮助未成年家庭成员接受文化生活知识、培养道德品质、熟悉行为规范、巩固和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果,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职责。” [2] 在家庭教育中,价值不仅体现着对人的需要的某种满足,而且还体现着人的主动追求。本质上是实施者的一种主动选择活动。“为什么要开展家庭教育活动?通过家庭教育活动将使子女达到何种发展水平?在这种活动中,采取何种措施将更利于达到这个目标?这些并不单单是基于天性、良心、义务,而更多是一种价值选择,直接受行动主体价值标准的影响。” [3]因此,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家长对子女及自己需求和利益的认识水平的反映,更多的体现了家长的主观意志。加大对家长培训及家庭教育的关注力度,普及家庭教育基本常识,引导父母正确地理解爱与责任的含义,在尊重人的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制定有利于孩子长远发展的教育规划,科学引导孩子,学会点燃孩子的内部驱动力,将是未来家庭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总之,加大对大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需要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效配合和积极互动,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不断实践,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和支持,才能整体上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0页

[2] 黄楠森等.人学词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562.

[3]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95.

猜你喜欢
环境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环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