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江淮正当时本刊调研组

2015-08-28 17:37许筠
群众 2015年5期
关键词:苏北淮安中心

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家乡。

“南船北马,九省通衢”。运河经济时代,中心城市的繁华与兴盛,淮安人不曾忘却;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恩来精神世人敬仰,建好总理家乡的责任与担当,淮安人不曾忘却。

随着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成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崛起江淮”的激情在560万淮安人心中重新燃起。2014年,全市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一五”末同口径分别增长76.9%、118.1%、45.9%、66.0%,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以市为单位总体达到省定2003年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呈现突破之势,现代版“淮水安澜”的故事正在精彩上演。

于高点定位——承载淮安人的光荣与梦想

建好周总理家乡,重现运河时代辉煌,一直是淮安人的光荣与梦想、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央和历届省委、省政府也都十分重视淮安的发展。鉴于淮安既不沿江,也不靠海的实际,省委、省政府为淮安量身打造个性政策扶持,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从省级层面确立了淮安的发展定位,标志着区域发展步入“淮安时刻”。

这一定位,是淮安历史地位的呼应与回归。淮安历史上曾是全国闻名的中心城市,自古就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早在明清时期,曾是显赫一时的全国漕运指挥管理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转输中心和淮北食盐集散中心。顶峰时期,朝廷来自淮安榷关的库银收入一度达70%。重现淮安历史辉煌、再现中心城市繁华盛景,有效激发了淮安人民的自豪感。

这一定位,也是省委省政府对淮安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的肯定与激励。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淮安经济社会、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城市建设、人口集聚等方面,初步显现出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实力和巨大潜力,科学跨越发展的强劲态势。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激励和鞭策淮安加快向建成辐射周边2000万人口的中心城市目标迈进,尽早展现建好周总理家乡的“象征意义”。

淮安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高站位谋划中心城市建设,于2013年6月召开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发出了全面推进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总动员”。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全民创业、城乡一体化和生态优先“六大战略”,全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对内对外开放、区域创新、新型城镇化等五个重点领域迅速突破,努力实现发展路径、指标、形象和贡献“四个跨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明确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细化分解、明确责任,按序时推进;确立科学考核风向标,实现发展导向、干事导向、争先导向和用人导向相一致,用“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的淮安精神鼓舞人心,形成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同心同向干事业的生动局面。

衡量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城市首位度。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关键在提升城市的要素吸引力、产业集聚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淮安市委、市政府深刻意识到,必须将城市空间作为有生命的整体来谋划,为中心城市建设增添新的动力、开辟新的空间;必须依靠产业支撑、片区支撑和文化支撑,提升综合功能,形成强大的对内集聚吸纳力和对外辐射带动力。在具体工作中,他们全力推动现代产业高地、综合交通枢纽、区域要素市场、特色服务基地、文旅商贸中心、美丽幸福家园建设,着力筑牢中心城市“六根支柱”。全市上下始终围绕“六根支柱”抓项目、壮实力、聚人气、强功能、树形象,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正从蓝图迈向现实。

扬区位优势——构筑对外开放“大通道”

翻开江苏地图,淮安地处苏北几何中心,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独特。淮安以南是地理中国的南方,以北则是地理中国的北方。京杭大运河、古淮河、盐河、里运河等四河穿过主城区。连淮扬镇铁路和徐宿淮盐铁路共同构成京沪高铁江苏第二通道,并在淮安形成“十字交叉”,淮安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区位优势将发生战略性转变,形成与苏锡常、宁镇扬以及徐州三大“都市圈”相呼应的新兴增长极。

如果把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放在淮安跌宕起伏的千年运势中去观照,一个极为重要的维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蹦”出来——交通运输。历史上,淮安的发展得益于交通也受制于交通,“因水而兴、因水而衰”,指的就是水路运输能力、水陆周转功能及其时代地位的变迁。推进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高交通支撑力始终是关键所在。淮安抓住这一关键,建立公、铁、水、空、管五运齐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构筑对外开放“大通道”。

更加突出公路枢纽地位。公路总里程达到1.3万公里,公路网密度位居全省第一,被交通运输部确立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03公里,并在苏北率先形成城市高速公路环。实现县域全部通高速公路,县与县之间通一级公路,县与乡之间二级以上公路全覆盖。

全面提速铁路建设。铁路客运通达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新长铁路并入全国干线铁路网,宿淮铁路建成投运,连淮扬镇铁路开工建设,徐宿淮盐铁路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未来淮安将成为6条铁路交汇、8个方向辐射的区域铁路枢纽和全国高铁网的重要节点。

实现航空运输新突破。淮安涟水机场一类航空口岸开放通过国家验收,随着4月23日淮安至韩国首尔航线开通,标志着淮安机场正式成为国际开放机场。航空客货运输增长迅速,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万人次。淮安机场发展速度成为支线机场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被民航局誉为支线机场的样板。

奠定内河航运枢纽地位。境内干线航道可常年通行千吨级船舶,形成通江入海、连城达港的内河航道网络。建成港区7个,千吨级泊位50个,港口吞吐能力超8000万吨,百万吨以上港区实现县区全覆盖。

形成城市快速交通骨架。建成通车水门桥、淮海路盐河桥、承德路京杭运河大桥等一批城市桥梁项目。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全线铺轨,即将迈入“轨道交通”时代。

用实力说话——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座城市经济实力越强,城市地位就越高。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必须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做大经济总量,做强经济实力,实现“有效益、有质量”的增长。

现代产业引领经济转型。按照“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工作方针,淮安市积极推动产业的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高端发展,“4+2”优势特色产业主力支撑。围绕培育盐化工新材料、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个班子”,促其迅速做大做强,一批业态高端、梯次衔接的现代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绿色发展,构建“4+3”现代服务业体系。淮安市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着力做强物流、金融、旅游、商贸四大基础服务业,做大电子商务、健康养生、文化创意三大新兴服务业。2014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在三次产业中占比达42.8%,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特色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淮安是江苏省的农业大市,近年来,以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和高效农业产业化为主题,实施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示范、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农业科技资源集聚等四大工程,有力地支撑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融合发展催生现代企业。现代企业的生成和壮大是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淮安以大项目为抓手,培育、引进、发展现代企业,撑起了淮安经济的“半边天”。实联化工是台玻集团在淮安市投资15亿美元建成的项目,年产100万吨联碱,产能居世界前列,实现了盐碱化工、盐化工、煤化工三个产业在价值链上的高度融合,而日产6000吨纯碱却保持零库存则源自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最佳融合。在淮安,像实联化工这样因产业融合而诞生的现代企业还有很多,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催生的西游记文化产业园、软件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催生的中兴(淮安)4G智慧产业园等等,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开放合作拓宽发展空间。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近年来,淮安用更开放的环境、更开放的机制、更开放的思路、更开放的平台,全方位整合发展资源,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14年,新批总投资超3000万美元和9000万美元外资项目数均居苏北第一。台资高地迅速崛起,截至2014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065个,总投资118.9亿美元,成为全国唯一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欧美日韩招商取得较大突破,引进总投资3亿美元的韩国NEPES集团晶圆级芯片封装项目和总投资2.4亿美元的英国信诺医疗项目。宁淮挂钩合作项目、淮安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项目等都在深入推进。

自主创新打造增长引擎。紧紧抓住稳增长、调结构这一主线,以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新引擎,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出台最优的创新政策。2013年出台《关于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意见》,从加大政府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园区基地建设等九大类28个方面支持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把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真正落到了实处,全市研发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占GDP比重达1.6%;制定实施涵盖服务人才创新创业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的“1+15”系列政策,吸引众多的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创新创业团队来淮投资创业;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金融改革发展的意见》,多层次的创新投融资体制建设得以快速发展。提供最佳的创新服务。2013年,为了给入驻的高科技投资项目、高水平研发机构、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优越的条件,淮安投资80亿元兴建“智慧产业谷”,并积极打造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围绕科技创业、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转化和专业技术等建成5个服务中心、两个展厅、一个综合服务平台。搭建高效的创新平台。强化集聚载体建设,创成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个、国家级科技创业园2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3个、省级科技产业园8个;深度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建成载体10家、在建载体14家,形成以清华、北大为龙头,以中科院和江苏高校院所为支撑的高端科技资源集聚态势。在科技创新机制的激励下,淮安市在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产业链不断获得延伸,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一大批高科技领域领军人才和高新技术骨干项目脱颖而出,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动力的增长引擎正在形成。

强城市磁性——叫响“六在淮安”大品牌

中心城市之所以成为区域中心,就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磁性,能够产生较强的辐射力、吸引力、集聚力。对淮安来说,要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不仅要在苏北具有相当经济实力,还要提升城市功能,在科技、文化、服务等各方面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和集聚效应,并提供综合服务。淮安全面打响游在淮安、购在淮安、食在淮安、学在淮安、医在淮安、居在淮安“六在淮安”城市品牌,展现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的独特魅力。

突出普惠于民。淮安坚持将70%以上公共财力投向民生事业,让更多群众分享发展成果,一些保障改善民生之举成为叫响全国的品牌。以实现政务服务效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群众满意率三个“全国一流”为目标,投资7000万元将原会展中心改建成占地近40000平方米的超级政务服务航母,日均办件量8000件,让老百姓“进一个门、办所有事”。在淮安,人民满意教育初步显现,教育工作多次受到省政府、省教育厅表彰,“淮式教学模式”在全省推广,201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八个实验区之一,在苏北率先实现所有县区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认定;在淮安,持续以“淮医”这一大区域品牌统揽卫生事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民生为要、卫生优先”的跨越发展之路,拥有全国闻名的“百人博士团”以及获得国际认可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淮医”的海内外影响力、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在淮安,共有产权房政策让低收入人群相对容易地在这个城市里“拥有一个家”,在解决弱势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上为国家六部委出台共有产权政策性商品房意见提供了蓝本;在淮安,“大救助”格局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阳光慈善网”全国首创,让兜底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在淮安,既有区域性养老中心,也有为农村“送学”老年人提供休息、娱乐、交流等服务的“关爱驿站”……这些工作,打响了淮安民生工作的全国品牌。

突出聚集人气。淮安以培育一批引领消费的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为支撑,推动商贸、旅游一体化发展,使淮安成为财气、人气充沛的活力之城。首先,为吸引台资入驻,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公共服务品牌——101%服务:对台商提出的合情合理、地方党政组织应做能做的要求做到100%满足,并用心、用情、用真诚的服务给他们一份惊喜,让他们101%满意。其次,以重点景区项目建设为抓手,建设华东旅游目的地城市,深度融入长三角综合大旅游圈。洪泽湖旅游综合体、河下古镇等核心景区全面加快建设,周恩来故里景区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2014年,接待市内外游客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再次,着力打造苏北最具活力的高端商贸商务核心区,以苏宁、雨润两大商业巨擘为代表的淮海广场,以万达为主体的水渡口广场,已经成为淮安的两大“核心商圈”。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淮安现代物流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城市物流配送服务网络等全面建设,培育交易额超亿元市场44个,电子商务交易额首次突破200亿元,商贸物流日趋繁荣。

突出文化引领。按照建设文化引领能力更强、文化产业发展更快、文化民生改善更实、文化品牌影响更大的“文化淮安”新定位,建设文化强市,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和文化繁荣发展行动计划,里运河文化长廊、西游记乐园等一批标志性文化项目全面建设,运河之都、美食之乡、伟人故里、东方神话、世界文化遗产等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大运河2014年6月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现淮安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食在淮安”文化品牌得到发扬光大,从2002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美食文化节,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2011年底,淮安组建中国淮扬菜集团,成为唯一一家以八大菜系名称命名的“国字号”集团,并建设了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做足水文化文章,让“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名副其实。以建成江苏文化新地标为目标,西游记主题文化产业园以全新商业模式诠释城市转型密码,让传统文化遗产在“玩耍”中“活”起来。

突出生态宜居。紧紧围绕“美丽淮安”建设走在美丽江苏和美丽中国前列的目标,以国家生态市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工程,重点实施古淮河湿地公园、白马湖退圩还湖等重点环境项目,先后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获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80%以上的县区达到省级生态县区标准。同时,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大力建设“四河八岸”滨水景观工程,全面推进淮安古城、河下古镇、清江浦等历史文化地段的保护和开发。“组团相间、生态相连、文脉相融”的魅力城市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铸崛起丰碑——立足全省审视淮安

淮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丰富实践,不仅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行动诠释着包容天下的广阔胸襟,更以崭新的城市面貌、完善的城市功能述说着区域崛起的成功之道。当我们跳出淮安、立足全省审视淮安之时,鲜明的、成功的“淮安经验”便清晰浮现出来,犹如一座区域崛起的丰碑伫立在“两个率先”的伟大征程之中,为追梦路上的同行者提供颇有价值的示范和启示。

发掘优势与把握时机相结合。“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一个地区的突破性发展,必然是天时、地利、人和三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淮安是中分天下之地,历史上作为漕运中心持久繁盛,今天依然占据苏北大地的“十字路口”,加之公路、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利”优势。近些年,又处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区域统筹发展加速期,具有快速崛起的“天时”之机。面对这些重大机遇,淮安决策者展现出“人和”的力量,利用岩盐储量世界第一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盐化工产业,使之成为淮安崛起的重要支撑。可见,一个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既要分析自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又要把握好有利于其发展的良好时机,更要发挥决策层的主观能动作用,实现发掘优势与把握时机相结合,进而发挥出多种要素发力跨越发展的聚变效应。

承继传统与强化创新相协调。城市从历史中走来,朝着未来前进,这决定着城市发展必然身处传统与现代之间,必须处理好对待传统和占领前沿的内在关系。淮安以创新思维来发扬传统,以传统文化来滋养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荣共生、交相辉映。一方面,珍视传统、尊重传统,里运河文化长廊改造、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兴建等,都展示了“运河之都”的水文化底色、饮食起居的一方风情。另一方面,紧跟时代步伐、瞄准科技前沿,在鼓励科技创新方面奇招频出、成效卓著,产业不断向高端迈进,西游记文化产业园就是其点睛之作。与此同时,淮安突出“包容天下”的胸襟和气概,以优良传统滋养改革创新,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显然,任何地区的发展,既要承继传统,又要强化创新,并融合互动、相得益彰,让城市更加有味道、有活力、有后劲。

城市建设与民生改善相同步。淮安把老百姓认可作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最重要标尺,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广大市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城市发展成果。在淮安人看来,高楼大厦是城市建设,便捷交通、环境治理也是城市建设。文商旅融合的城市建设思路,“美丽淮安”的城市建设方向,不仅提高了城市建设的内涵品质,而且让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同时,民生的逐步改善使群众的主体地位得以进一步凸显,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民意支持和动力支撑。实践证明,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统筹考虑、同步提升、齐头并进,是城市崛起的必由之路。

壮大硬实力与提升软实力相融合。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固然要成为“经济中心”,离不开过硬的经济实力,但如果不能成为“文化中心”,没有文化的繁华昌盛、公共服务的配套完善,也难言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影响力。淮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在硬实力建设方面,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作为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集聚化迈进;把筑强基础设施作为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撑,形成水陆空四通八达的大格局。在软实力建设方面,淮安从未止步,从运河文化的保护到西游文化的发掘,从淮扬文化的传承到包容精神的扩散,无不表明区域文化含量的不断提高,无不昭示精神文明程度的稳步提升。硬实力赋予淮安以跨越崛起的强劲姿态,软实力赋予淮安以包容天下的壮志豪情。这启示我们,要实现区域的强势崛起,必须讲究系统的方法、统筹的艺术,将硬实力的壮大和软实力的提升有机融合起来,在虚实动静之间打开通往光辉未来之门。(调研组成员:朱维宁、李克海、杭邦华、金雯、苏胜利、许筠、赵扬波)

猜你喜欢
苏北淮安中心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苏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