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开辟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新境界

2015-08-28 17:51周显信
群众 2015年5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辩证法顶层

周显信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既是“革命的代数学”,又是指导建设和改革的“代数学”。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辩证法来指导社会实践,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丰富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又是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当代形态,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新境界。

“四个全面”是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发展的里程碑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十大矛盾,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等思想,初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体系。1995年9月,江泽民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提出了必须处理好的十二对重要矛盾问题,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长期的战略方针,深化了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2007年,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十个结合”的重要结论,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重大课题,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30年的辩证法。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工作时首次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时代问题,是我们党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认识发展新的历史里程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发展的理论诉求。2015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他指出:“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可以说,“四个全面”是中国人民追梦时代的实践辩证法,既体现出对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思想的一脉相承,又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个全面”对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创造性发展

科学回答了如何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问题。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命题。“四个全面”从不同角度回答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保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恒久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步骤和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与动力关系的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旗帜和纲领,深化了邓小平开启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深化了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动力理论,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神州号”巨轮提供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拿出勇气和魄力,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

深化了对战略布局整体与局部逻辑关系的认识。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中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全面”为战略目标,其余三个“全面”是三大战略举措,两者内在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从根本上来说它们有机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过程。

深化了对两点论与重点论方法论的科学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典范,他在谈到“四个全面”时指出:“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首先,“四个全面”里有重点和两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战略保证;其余三个全面不能偏废,它们共同提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条件保证。其次,每一个全面里也有重点和两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触动“利益的奶酪”,全面依法治国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面从严治党要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

在努力把握“四个全面”的辩证关系上下功夫

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贯彻落实“四个全面”要自觉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起来。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就是认识规律、指导实践。推进“四个全面”落地生根,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在规律的基础之上,立足于科学性来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四个全面”既是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果,又是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出发点。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推进的统一。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推进有机统一起来,既依靠顶层设计“指路”,又通过基层实践“探路”。顶层设计决定基层实践的走向,基层实践体现顶层设计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四个全面”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既要顶层设计的整体谋划,又要通过基层的大胆试验来检验,把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很好地统一起来。

坚持理论务虚与工作务实相统一。务虚与务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务虚是指明确方向、确立原则,务实是指具体实施过程、操作规程。务虚是前提,重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务实是关键,重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如果只务虚不务实,工作就缺乏实践性,而只务实不务虚,工作就会出现盲目性。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高度重视务虚工作,把全党同志思想统一到治国理政的总纲领上来。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不能知难而退,防止虎头蛇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我们要志存高远,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共同谱写实现中国梦的光辉篇章。

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加强党的领导的统一。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 “四个全面”里的前三个全面,都体现出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要依靠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了保障人民利益,当然都要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为前提。“全面从严治党”目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我们党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要反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给人民实实在在的利益。(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辩证法顶层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
加快顶层设计
转诊率下降背后的“辩证法”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健康卡“卡”在顶层没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