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治理

2015-08-29 01:49孙其昂张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社会治理

孙其昂 张宇

摘 要:治理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方式。国家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实践,旨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宣传治理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职能,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也需要治理的理念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交往过程中需要运用治理理念和方式,同时需要关注社会治理环境变化,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在关注、服务治理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宣传与探索并用,通过对治理的独特贡献来塑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独立学科的形象,以新思路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治理; 国家治理; 社会; 提问模式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2.016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2-0061-0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后,它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和社会科学学科关注的重要课题,而治理成为当下的热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回应治理,对治理进行学习、理解、实践和研究。回应与建构是同在的过程,将生产出与治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紧密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政治课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政治提出的重大课题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出号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领域。现实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服务,这是不变的原则和原理,但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转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新型系统化建构。[2]学者们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关系课题,在现实社会有了新意。[3]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与科学性关系基本性又与时俱进的原因所系,也是写作本文的一个原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治理服务

本文所说的治理,主要指《决定》所指的“国家治理”。改革开放以来,运用治理概念最早、最多的是企业,提出和运用公司治理结构、项目治理结构等,后来在社会管理领域提出社会治理,在政治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等学科则主要对治理进行学术探讨和作为新知识介绍,近几年还出现在道德领域,提出道德治理概念,但这些治理理念和方式都属于社会局部领域和理论探讨领域。《决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改变了以往关于治理的格局,从局部走向全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这对我国治理方式和治理水平将产生重大的战略影响,甚至成为中国政治实践的新概念,具有国际意义。[4]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和自身建设来说,积极回应党中央这一重大决策是理所当然的。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看到治理的重大意义。据人民网调查,通过电话采访、问卷调查、面访等方式询问220位各领域专家学者能否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看成是继工业、农业、国防、科技这“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77.5%的受访专家认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四化”(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专家们认为,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无法真正实现前四个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完善了现代化体系,也完善了我国现代化理论体系,是党在新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5]这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出的客观要求。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治理自觉。这里的治理自觉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治理自觉,是指对党中央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应有高度的敏感性,自觉关心和学习领会。随着社会实践推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需要理论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和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应关注学习和运用于实践。与改革开放前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对理论创新成果的回应方式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改革开放前,有了理论创新成果,上级向下级自上而下通过书面文件的形式传达,通过组织渠道进行学习、研究。这种形式已经不是现在的主要形式,现在主要形式已经由媒体公开发布,由各级各类主体自己主动来学习和领会。在这种情况下,像治理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自己组织学习和领会。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宣传治理理念和实践经验。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职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本身具有特殊的社会职能,就是宣传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成果的职能。治理是党中央推进的理念、主张和重大实践,具有现实针对性,又是推进我国全面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培育主体治理自觉,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应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义的维度,积极宣传治理理念和实践经验,是应有之义。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对治理理念的探索。这里的探索包括动员人们参与治理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宣传治理理念,宣传“第五个现代化”的重要性,并不是单一的话题。现代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应坚持“服从、服务”的原则,但原则的运用有了变化。今天,人们信息来源、价值取向、目标诉求等多元化,对同一个话题的认识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做到既坚持主导性又引导多样性。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220位各领域专家学者采访,在“您认为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标准是什么”的调查中,67.3%的专家认为首要标准是“宪法和法律成为公共治理的最高权威”,65.2%的专家认为是“公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56.5%的专家认为是“民主化的制度安排”。专家学者对国家治理现代化首要标准的选择和排序,反映了受访专家学者的不同观点。[6]这种情况,在民众中也是存在的。针对这种情况,任何简单的宣传已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服务政治方面的职能,需要运用主导性与多样性、广泛性与针对性等结合原理,及时了解和总结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在实践与学习互动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治理的多重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治理来认识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新作用,这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治理的过程,内生出若干新课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的课题,三是社会因素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后如何处理,四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社会关系——以往社会中运用统治、管理等理念和方法处理相应的社会关系或社会事务,现在开始用治理理念和方法来处理社会关系或社会事务,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在社会发生了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社会已经进入新阶段,离开了以往社会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变化必然要引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认识和对待变化,包括认识和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要消化社会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和社会性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区别的地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未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工作是浑然一体的,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存在,具有专业化的特点。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社会的一部分,且与社会的关系和互动是高度敏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特别明显地取决于社会理论和实践的变化。所谓社会理论和实践,总体言之,即为社会或社会环境。积极向上或高度稳定的社会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而消极因素较多或高度变化的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形成极大压力。

传统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比较单一的,而当下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关注治理时有着错综复杂的多重关系。抽象而言,至少有两组共四种关系,即“上下左右”的关系。一组是上下关系,另一组是左右关系。上下关系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上层。在这个层次,治理是国家理念,即国家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与治理的关系,在这个层次发生着国家层次的关系。在这个层次,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于国家需要。在下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下位的层次,治理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层次,即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发生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与治理的关系。在另一组关系中,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社会部门之间的关系。治理是与全社会各个部门都有关的理念,社会各部门都应当回应治理,而且也同样存在着多层次及各具特色、特点的关系。社会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自主空间,面对治理有各自的理解和做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的一个部门(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对治理有自己的理解,在自己领域有自己的做法,思想政治教育对治理的理解和做法与其他社会部门对治理的理解和做法是不能等同的。这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社会部门的多样多重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社会部门的关系,在治理方面,应当了解各部门关于治理的认识和活动,学习、借鉴和服务同时存在。治理首先在政治学、公共管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等领域提出并实践。在后续的社会过程中,社会各部门会有自己的解释和运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活动的环境。显然,这里形成两个领域的关系,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社会部门关于治理的关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如何学习、借鉴和回应其他社会部门关于治理的问题。由此构成双重关系。

如果进一步思考这些关系,它们还有更多的关系,而且存在着联系、交叉、叠加和互动的关系。如,其他学科关于治理的理念和知识来源于国外社会科学和文化传统、政治实践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其他学科途径和直接从国外社会科学了解治理的历史演进。由此,又产生新关系。这是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环境所决定的,也是必须面对的。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之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变化

随着治理理念的传播和运用,不仅会带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化,而且也将带来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从管理理念到治理理念的转变,从管理方式到治理方式的转变。这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做了深刻分析和告诫。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7]。

观察社会关于治理理念的状况,可以发现有几种现象。第一,治理一词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观察媒体、会议、谈论等途径,就会发现这种变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治理概念主要出现在公共管理、社会管理、协商民主等领域,属于专业性、学术性的用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出现,成为日常性、社会性的用词。

第二,治理观念广泛传播。治理与统治、管理相对应,有着自己的内涵。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有相通性,也有区别。俞可平较早分析了治理与统治的区别,讨论了善治概念。[8]一般来说,治理概念的含义有六个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一是治理的权威是法律和公民的认同。二是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三是治理过程中治理主体是平等的。四是治理的决策是协商的过程。五是治理实施是合作的过程。六是治理成果是共享的。

第三,治理成为研讨的对象。学术研讨会、报纸杂志、网络平台等场合,开始以治理作为专题进行讨论。有的报刊将“社会治理与中国道路”作为专题进行报道,《政治学研究》等专题探讨“国家治理体”问题。[9]

第四,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上述三点属于观念形态。随着理念进入头脑,治理将进入实践领域,治理及中国式治理将形成社会实践,由此可能建构新型的社会管理形态。进而改变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环境,塑造治理文化。我国是一个辐员辽阔的国度,各地差异性较大,这会体现在治理实践及其效果上。由此,将形成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治理面貌。有人指出,广州在实施社会治理方面,与国外现代政治程度较高的国家相比,还显得相对后进,而在国内与其他地区相比,它又会走在前头;广东的社会组织也比较发达,力量比较强;广州的媒体更是很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治理也会出现新面貌。[10]这种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跟随治理变化,改变自己的认识和知识,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方式。

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变化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条件,从而社会变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全社会,首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行为具有引领社会系统的功能,国家治理理念和方式的变化,必然改变社会环境,由此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系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引进治理过程中,会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广义的外部关系,若聚焦于治理概念,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提出来。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关系命题的新运用,即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新形式。集中起来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和国家的关系,或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在治理语境生出新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既有普遍的意义,又有特殊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与治理的关系就是特殊的意义。治理是全党全社会的新理念新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新领域新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要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开展服务,做好服务。这里有两个层次:一是平行的层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二是次层次,即社会是上位层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下位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以自己的方式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但又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受到社会的影响。学习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11]

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交往过程中需要运用治理理念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交往是多样的和复杂的,需要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当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后需要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需要处理各种关系。这时,需要认识到运用治理理念和方式所带来的新变化。

国家治理理念提出后,国家期待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响应,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方式,宣传和解释国家治理理念,推进全社会了解、领会和接受(认同)国家理念并指导社会实践,这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不断有新思想新理念产生出来,社会“等待”或“期待”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回应社会,这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新现象。“人类社会不仅普遍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而且等待着思想政治教育。等待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在社会转折时期,人类更为急迫地等待思想政治教育。”[11]以治理这一理念为例,也是这种情况。治理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创新,作为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应成为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理念及行动指导,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传播和实践治理理念服务。

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积极作用,不是帮倒忙,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规律,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式进行宣传和解释。

第一,积极宣传国家治理理念又要把握宣传的度。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具体体现。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理念,这是政治性的体现;而党和国家新理念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跟踪研究与学习,随着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推进跟进宣传,这是宣传的度,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体现;在整个过程中,要实现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党和国家的基本理念和某一时期的理念,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要或重要内容要素,甚至成为“当前的最大政治任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职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体现;而在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宣传(解释)这些政治内容时,要避免简单化,有科学性要求,做到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第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深度解读并以专业特色来解读国家治理理念是专业化的体现。各专业、学科都会从自己的角度解读治理,从而做出有自己特色的贡献。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它应有自己的立场和特色,有自己的知识(智慧)贡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式与目的就是在思想领域进行政治交流,通过交流明白事理,实现自觉。面对治理理念和方式,以及出现的新环境,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据此进行探讨,包括对新现象的反思及知识创造,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觉意识的体现,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的独特性,又是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新形象的契机。

第三,国家治理推进过程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特别与国家密切联系的优势所在。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人们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新形势下在这方面存在着困惑。有些人认为这是大道理,思想政治教育尽说些无用的东西。有人认为,老百姓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没有意义,这些事情不是普通人关心的事。还有人认为,这种高高在上的大问题,基层生活中的人理解不了。还有人认为,一方面看国家大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无关;另一方面,国家大事会影响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同时要关注国家大事和民众生活。他们在此面前无所适从。思想政治教育应联系治理新课题回答人们的困惑,再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国家、生活的关系。在变化迅速的社会,国家政治实践①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经验与知识生产、国家层次与基层社会等共时性的结构化运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要学会从国家政治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使与社会保持联系过程中吸收新营养与生产新知识,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

五、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治理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治理过程中,需要回答治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将会产生何种影响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学习治理知识,培育治理意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实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治理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需要治理的理念和方式,可以从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

从观念维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需要观念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要参与社会管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社会管理实践的观念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相应的理念实现更新。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用新理念来观察和认识社会管理活动,在参与社会管理服务中才能运用新理念发挥作用。否则,社会管理的理念发生了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既不了解社会管理的理念变化,又不能运用新理念开展服务,必然失去主动权。

从知识维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习新知识。笔者发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许多学者和领导干部谈论治理概念,普遍积极推崇治理理念及相关内容的重要意义。然而,发现诸多学者和领导干部解读得并不准确。这就提出学习治理知识的任务。教育者先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既然要开展宣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得了解相关的知识。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学习、领会和运用治理的知识。这种学习还不是一般的常识性的补课,而是应当读几本理论著作,积极请教有关专家,做一番调查研究,使自己在治理理论方面有系统的知识素养。治理一例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要跟随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跟随社会改变和科技创新,随时学习新知识已经成为经常性活动。与之相应,知识传播及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就学习群体而言,各级各类领导者群体是核心。

从管理维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需要运用治理理念改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系统,本身就有领导、组织和管理活动。随着社会分化和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仅从社会中分化出来,而且其内部也出现分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逐步形成了多元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管理,需要用治理理念来替代传统意义的管理理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宣传学习用治理理念和知识武装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掌握和运用治理这一新知识新理论,学会新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贯彻治理理念,使治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从实践维度考察,要区分治理与整治。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运用治理,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按照治理理念和方式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推进民主、法治、公正、道义,这会带来新气象新变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存在着种种混乱,偏离方向的现象,失范的现象,应当进行“治理”。这个“治理”不是本文所说的治理,而是针对问题的“整治”,是对系统紊乱现象的整治,使系统调整到有序的状态。可见,治理与整治是有区别的。同时,当运用治理理念和方式进行整治时,与以往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整治有所不同,强调依法(包括规则)整治。那些违规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借船出海、有名无实、随意取消),并不能借口治理理念中强调多元主体和平等主体、协商治理、合作实施等理由可以行使所谓民主权利,对违背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乱象可以讨价还价,让其恣意疯长,危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声誉,这本身已经违背了治理精神,应当更加严格杜绝。在运用治理理念和方式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结合合作治理的过程,发动和培育多元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另一方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规则的权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用治理理念和方式的过程,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及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秩序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继设立学科30多年后又一次学科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系新模式

任何重大的社会实践都影响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进一步指出了这个问题的根本性、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重大,影响深刻。思想政治教育关注治理时,首要是从这个角度和层次来考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调整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也是其中一个方面。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面对任务或问题时,习惯于回答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或者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这种总体性思维支配下,当执政党提出任务后,思想政治教育就行动起来,解释“任务”、回答人们疑问,成为一种基本模式。我们将这种模式称为“回答模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也是全局性、战略性的大课题。面对如此重大的课题,不可能提出来就成熟了。所以,借此可以有一个“提问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回答模式”是以解释问题和说服对象为主,所说的道理好像就有道理,被回答对象好像就应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问模式”是指除了解释以外,还可以提问,在解释和提问过程中探讨问题,交流互动,除了释疑解惑以外,还创造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与服务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其他理论等互动(对话)过程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标是引导和发动人们参与探讨,探索问题,合作创造新思想。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社会条件发生变化的结果。

针对治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展开探讨。诸如:

一是为什么要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治理理念和方式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三是从治理角度思考与从统治、管理角度思考会有什么不同?

四是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运用治理理念和方式有何区别、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是治理的提出和变革是怎样的?

六是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单位”(组织)治理的联系是什么?

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会产生何种变化?

八是治理理念和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会有何种影响,提出何种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取何种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治理是社会的反映,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体现。现代社会又是多变和知识爆炸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关注治理为例,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借此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而不是简单化地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注 释

①这里用了“政治”、“国家”及“国家政治实践”等词。“国家”是“政治”的一部分,应是最高意义的政治。所以,说到国家,必然包含政治的含义;同样,说到政治,必然包含国家的含义。“国家政治实践”指的是作为政治主体的国家的政治实践活动。以往的话语方式中将“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并列,在这里沿用这种用法。就本身性质而言,“关心政治”的外延比“关心国家大事”要广,这是由“政治”、“国家”及“国家大事”概念的含义规定的。这里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用词或用语存在着习惯用法与科学术语用法的区分,有待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13-11-13.

[2] 孙其昂,叶方兴.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8-11.

[3] 徐秀勇,杨嘉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科学性之关系新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39-42.

[4] 杨光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世界政治意义[J].政治学研究,2014(2):3-6.

[5][6] 严俊.理论界如何看“第五个现代化”[J].人民论坛[EB/OL].2014(9):22-23.

[7] 习近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EB/OL].新华网,2014-02-17.

[8] 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4-27.

[9] 潘圳.释放社会创新能量事关未来发展——本报在京召开“社会治理与中国道路”高层学术研讨会[J].政治学研究,2014(2):1-3.

[10] 中欧社会论坛基金会主席皮埃尔卡蓝默、君泽君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颜俊律师“谈城镇化与城市治理”[EB/OL].人民网-强国论坛,2013-11-22.

[11] 孙其昂.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兼论“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7-14.

[12]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85.

[责任编辑:张俊华]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社会治理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