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我国学术界关于理想基本理论研究进展

2015-08-29 23:33魏永强刘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现代性进展理想

魏永强 刘文

摘 要:我国学术界关于理想的基本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理想的概念本质、基本特征、结构系统、价值功能和形成建构等方面,但也存在着对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认识不深,对理想的时代发展把握不够,自觉建构理想学学科意识尚未成熟等问题。发掘理想的精神性内涵、深化理想在精神范畴领域的研究,植根社会转型背景、聚焦理想的现代性问题,深化理想理论体系研究是理想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理想; 理论; 进展; 精神; 现代性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2.022

中图分类号: D64;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2-0089-05

理想作为人的特殊精神意识,它支配人的心灵世界、制约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理想的基本理论是理想理论体系的内核,也是进行理想教育的理论前提。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阶层分化、价值取向多元、经济意识膨胀、物质主义泛滥,耻言理想、蔑视道德、躲避崇高、拒斥传统,不要规则、怎么都行,人们的理想遭遇空前的危机与挑战。深化理想基本理论研究,把握理想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结构要素、形成规律,对于完善理想基本理论体系,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应对西方社会思潮挑战,引导青年确立符合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科学理想,重建精神家园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笔者拟对当前学界研究成果作以回顾和反思,并对理想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作以尝试性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一、研究历史回顾

1.理想的概念本质

理想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志”,是人生追求的奋斗目标。冯友兰认为理想有二义,一是最好至善之义,二是最高观念之义。张岱年从人生观的角度提出:“人生理想论即是关于人生最高准则的理论。”[1]从学科意义上说,理想具有不同的内涵:心理学层面的理想是一种想象。“理想是人对合乎客观规律的美好未来事物的想象。”[2]伦理学层面的理想是一种价值目标和选择。“理想是一种同奋斗目标互相联系的、有现实可能性的想象,是主体追求真善美的一种价值选择。”[3]“理想是人们根据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自己的需要、信念,通过想象所确立的价值目标。”[4]哲学层面的理想是一种精神意识或观念形态。“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有依据的、合理的想象或期望,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5]“理想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以客观为依据,把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与人们的需要结合起来所构想的关于未来的观念形态。”[6]政治学则把理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理想是人们在客观现实基础上认知和设计的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人自身属性功能或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和策略的社会意识形态。”[7]客观地说,理想是一个语义复杂的概念系统,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解读,各有其合理性。问题在于,如果把理想理解为人们对未来美好事物追求的心理状态,凸出其想象性,而想象性是理想、幻想和空想的共有特性,这样就无法揭示理想的内在规定性,显然,这种界定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如果把理想作为主体对未来至善目标的价值选择或追求,信念、信仰同样蕴含着对美好目标的期冀和追求,这样的话,理想和信念、信仰的区别何在?如果把理想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运动,那么理想的追求和实现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实践活动,而宗教也是一种精神活动,那么,追求理想岂不就成为一种宗教信仰?如果把理想作为关于人或事物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和策略的意识形态,那样理想就是一种社会“规训”,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宰制的工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乌托邦”。这样必然遮蔽理想的主体性,消解理想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如何对理想科学定义?“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在实践中能够实现的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和对人生的幸福追求。”[8]这一定义既反映理想主体——人或人们、理想本质——精神意识、理想内容——社会和人生,也体现理想的价值属性——至善、至美以及理想实现向往和追求的动态过程。

理想无疑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意识或精神现象,属于人类思维或观念的范畴。从这里出发,对于理想本质就形成两种不同认识向路。一种观点认为,理想是一种精神意识,是多层次的精神系统。进而言之,理想是具有合理性的未来意识、科学性的超前意识、创造性的建构意识、选择性的价值意识,其中“价值意识是理想最深层、最核心的本质内涵,价值选择性是理想最突出的本质特征”[9]。一种观点认为,理想本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状态,一个生命过程和希望,人格构成要素之一,人的一种需要和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反映。[10]笔者以为,后者并不是理想的本质,而是理想的本质属性。这是因为,无论思维状态、希望,还是人格要素、价值观念,都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

2.理想的基本特征

理想的特征是对理想客观存在的属性和状态的反映。理想有多种属性和状态,因而就有多种特征。一种观点认为,理想具有实践性、现实性、超越性、时代性和个体差异性。实践性是指实践是理想实现的中介,只有通过实践,理想才能变为现实。现实性是指现实是理想产生的基础,理想的内容、性质和实现都是由现实规定的。超越性是指理想是未来对现实的超越,是美好对不足的超越。时代性是指理想受具体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体现为不同的时代特征。差异性是指“不同的个体由于遗传、教育、阅历、环境等因素有不同的理想”[11]。一种观点认为,理想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现实性和崇高性的统一,观念性和实践性的统一”[12]。主观性指理想形成离不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等主观因素影响,客观性在于理想形成离不开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和人的客观需要;多样性指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理想,统一性指任何理想都立足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人的利益;现实性指理想的产生和实现离不开客观现实,崇高性指理想是对人类的完善状态和社会的最高形态追求。一种观点认为,理想是时代性与超前性、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可能性与现实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13]首先,理想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理想的选择和确立受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理想是对自我和社会发展前景的构想,是未来的现实,具有超前的品质。其次,理想表现为个体对人生的追求反映个人的需要,而个体需要的产生、实践和实现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又为主体需要的转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反映社会需要。再次,理想既是可能性的预见,又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有着实现的可能。最后,理想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又是人们的一种目的需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总的来说,第一种观点比较传统,强调理想的现实基础和实践中介,忽略了理想精神本质和主体性;第二种观点从辩证角度阐述理想的特点,而对理想的真理性、规律性把握不够;第三种观点较全面地把握理想的基本规定,这些特性贯穿理想形成的始终,体现理想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现实性和超越性、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3.理想的结构系统

作为一个精神系统,理想有着自身的结构。关于理想的结构主要有“要素结构说”、“内容结构说”、“层次结构说”和“形态结构说”。“要素结构说”认为,理想是由多重要素按照一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作用原理构成的有机总体。进而言之,“科学理想是由目的系统、情感系统、认知系统、意志系统、材料系统、动力系统、导向系统等七个基本要素构成的”[14]。从系统论视角探讨理想结构,视角独特,启示深刻。“内容结构说”认为,理想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四个因素。[15]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处于理想底层,社会理想是理想的最高形式,统摄制约着其他理想的形成和实现。“层次结构说”认为,“理想是由微观个体理想、中观群体理想和宏观社会理想等若干层次结构组成的统一整体”[16]。“形态结构说”认为,理想形态结构在性质上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在层次上有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在时序上有远大理想和近期理想,在内容上有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17]总体而言,“要素结构说”既揭示理想构成的要素,也体现理想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生成的关系。而无论“内容结构说”、“层次结构说”,还是“形态结构说”,体现的是理想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或不同形态,实质是基于不同标准的理想类型。严格意义上说,这些不属于理想的结构系统。

4.理想的价值功能

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满足的有效性关系。客体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需要则成为客体属性的价值认可。理想是人们创造的一种精神客体,理想的价值是理想作为一种精神客体满足人的需要的有效性关系。这种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包括人的生存、发展和解放的需要。有论者从理想与人的本质、自由和社会关系维度提出理想具有评判、解放和动力价值。“理想是人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需要,是人审视现实的尺度、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前提,是人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18]有论者通过人的属性和理想的明辨关系,论证“理想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19]。即人的自觉性存在蕴含理想的根源和萌芽;人的生成性存在为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和理想的产生留下了余地;人是自由的存在,理想是关于人的自由的构想。此外有论者提出理想具有“目标价值、动力价值和希望价值”[20]。目标价值在于理想作为一种目标为人指明努力方向,动力价值在于理想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希望价值在于人有了理想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就会充满希望地生活。

功能是事物具有的潜在作用。功能源自事物的要素结构,事物的要素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功能。“理想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认识、实践活动中具有特定的功能,并随着现代社会条件变化而发展。其中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凝聚功能是理想的一般功能,规范功能和调控功能是理想功能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新的发展。”[21]换言之,理想功能不是僵化的、封闭的、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随着时代社会发展而变化。王玉樑认为,理想具有导向、激励、承受、调控、权衡和抚慰功能,“最重要的是精神支柱功能。这是因为理想包括信念信仰在内的各种价值观念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它们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和主宰人的灵魂的精神支柱”[22]。理想有提升和充实功能。“提升功能在于理想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充实功能在于理想能够统一人的精神生活,保持内心安宁。”[23]这类似宗教精神慰藉。笔者以为,就个体层面来说,理想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功能;作为对现实不完美状态的否定具有批判超越功能;作为一种精神观念具有精神抚慰功能。从社会层面上来说,作为一种社会共同目标,理想把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众整合和凝聚在共同的价值观之下,保证社会秩序有序运作,具有社会整合功能。

5.理想的形成建构

理想的形成有着客观的现实基础、发展阶段和心理过程。从形成的基础看,主要包括生理基础、心理基础和实践基础。“生理基础是人脑的完善与发展,心理基础是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实践基础包括个体实践能力的发展、实践内容丰富、实践范围的扩大和实践的完善与升华。”[24]理想的形成以生理发展为前提、以心理发展为基础,最为根本的是受实践基础的支配和制约。而心理发展又以生理发展为前提,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二者都受人的实践生活的制约。从形成的阶段看,个体理想形成受个体成长的年龄阶段和自我心理意识发展制约并呈正相关关系。“一般说来,理想的形成经历符号游戏、萌芽、初步形成、理想确立和完善调整阶段,分别对应着学前幼儿、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阶段。”[25]从形成的心理过程看,理想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意志等基本要素构成,其心理过程是由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构成,并在一定条件下外化为具体行为。理想的形成和功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理想的心理结构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心理子过程的整合协同。

关于理想建构,学界研究主要体现在理想建构的主体、原则、机制和路径上。从建构主体来说,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在个体层面上,一要建立信仰。因为信仰是指导行动的准则,是建筑理想大厦的支柱,信仰愈坚定,理想追求才愈执着。二要勇于实践。实践是实现理想的现实通道,再美好的理想不付诸行动只能流于空谈。在社会层面上,健全社会公正机制,为理想建构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从建构原则来说,遵循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而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性原则;真理原则的作用在于使不同人的具有不同目的的活动服从统一的客观规律,而价值原则的作用在于使人的活动与多样化的需要、利益、追求相联系。”[26]真理原则要求理想的内容符合客观对象的内容和规律性,价值性原则要求理想的内容符合人的社会需要和利益。二者互为前提,辩证统一。从建构机制来说,理想建构包括理性认识、价值认同和情感融入。理想不仅是人对现实中已经存在的客体对象的特性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是人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还凝聚着人的愿望和美好情感,是人的情感体验与实现呼唤结合的产物。理想不仅是人的理性逻辑,还是心灵的逻辑、情感的逻辑。从建构路径说,包括教育、个体实践和制度建设。教育是理想建构的基本途径,个体实践是理想建构的根本途径,政策制度是理想建构的条件保证。

二、研究现状评析

上述可见,经过国内学者的辛勤探索,关于理想基本理论研究取得一定理论成果。研究内容涉及理想的概念本质、基本特征、结构系统、价值功能、形成建构等,初步形成理想理论的基本架构。研究视角也突破早期心理学、伦理学等单一学科视角,注重从人学、教育学等学科视角出发,积极展开研究和探索,并呈现多学科交叉研究趋势。当然,研究中也体现了一定的局限性。

1.对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认识不深

概念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理想无疑是理想概念群的中心范畴。对于理想是什么,它有哪些层次和层面的内涵,学者基于自身的学科背景、价值立场和研究需要剪裁、阐释,尚未达成较为一致性的权威观点。对于理想本质和本质属性的区分,对于理想的价值和功能、形成和建构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澄清。理想的本质是什么,是价值目标还是精神信仰?理想的形成和建构,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还是分属不同的问题域?如果是后者,各自概念的边界在哪里?理想生成机制及其过程是否等同于人的心理认识过程和接受规律?对于这些问题,理应引起学者重视,展开必要的学术讨论,澄清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推进理论研究深入发展。

2.对理想的时代发展把握不够

理想是社会和历史的产物。任何理想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也是理想自身发展的生命所在。当前中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现代进程中,人是社会的存在,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深刻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变化。在开放型社会里,人们交往频繁,思想活跃,社会流动性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和多变。市场经济催生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同时,也滋生人们的功利观念和利己思想。西方价值观的输入渗透也给青年价值观念带来深刻影响,新旧价值观念冲突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剧烈。如何把握新时代新形势下人们的理想所呈现的新态势新变化,如何有效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需要学者和理论家关注理想的时代特点和现实变化,透过复杂的社会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根据时代要求对理想的内涵、特点等给予新的解读,这样,理论研究才有生命力,理想教育才有实效性。

3.自觉建构学科意识尚未成熟

尽管有不少学者致力于理想的理论研究,认识到理论研究对于理想教育,对于推动个人发展、整合社会秩序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并从不同视角对理想展开不同对象和层次的研究,但是真正自觉树立起建构一门理想学的学科意识为数不多。理想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大问题,也是人文精神科学视野考察的难点问题,能否建立一门“理想学”,虽然还是一个疑问,但学者应该具备这样的学术襟怀和志向,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目前,理想的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这为“理想学”的学科建立提供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同时理想研究进一步发展客观要求建立“理想学”学科,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凸显理想教育的现实意义,才能进一步推动理想研究创新发展。

三、研究未来展望

随着时代发展与实践推进,理想研究不断拓展,新的关注点不断出现。今后理想研究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深度发掘理想的精神内涵,深化理想在精神范畴领域的研究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意识和观念活动,属于人的精神信仰系统。以往研究多从心理学或伦理学学科出发,把理想界定为人的自我意识或价值目标,忽略理想的精神性本质,罔顾理想是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需要,是人的存在意义的确证。研究中通常把理想化约为社会理想或道德理想,重视道德宣教和意识形态灌输,强调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的理想崇高价值,忽视理想对个体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意义,使理想附会了更多的政治色调,以致理想的精神性内涵挖掘不够。如何发掘理想的精神性意蕴?一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深化理想的本质研究。理想本质是一种精神观念,追求理想、实现理想是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二要清理理想的“家族概念”,深化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的关系研究。尽管学界对理想、信念、信仰及价值观的关系有所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来说,研究力度和深度还都不够,对于它们各自的内在规定及边界厘定不够明晰;三要开阔视野,深化理想的精神价值研究。依托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价值理论,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资源,借鉴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着眼于理想和人的利益需要、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关系系统考察理想的价值意义。

2.立足中国社会转型背景,聚焦理想的现代性问题

诚然,现代性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在现代化历程中所必然遭遇的问题。它既为我们提供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新的视角和思路,也是当下现实生活存在的时空境遇。无疑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性因素纠缠交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社会样态:传统与现代断裂,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工具理性泛滥,人们的道德滑坡、价值解构、思想混乱等等,一系列现代性问题弥散在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引起人的理想困惑和生存意义的虚无。而“现代性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生活意义问题”,是“人的精神危机”。[27]理想正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直接指向人的生活意义。这样一来,理想和现代性的关系,互相缠绕,互为条件和因果。现代性问题是造成现代社会人们遭遇理想困境的原因,而确立科学理想、重塑理想精神又是摆脱现代性困境的出路。这一领域研究空间很大。

3.深化理想的理论体系研究

尽管学界围绕理想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结构系统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无论是在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方面,尚未形成严谨自洽的理论体系。因此首先深化理想内容体系研究,既要着眼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宏观层面关系探究,打通相互间的关节脉络,也要注重具体理想的理论建构,从而建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为基本框架的内容体系。其次深化理想要素结构体系研究,深化需要、动机、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要素及其机制对理想生成的作用和影响,建构以动力系统、情感系统和材料系统为主体的理想要素结构体系。再次深化理想研究方法研究,既要注重运用逻辑思辨、理论演绎等思维方法,也要合理借鉴访谈、量表等实证方法,从而建构理想研究的方法论。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54-255.

[2] 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G].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90.

[3] 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79.

[4][12][15][18] 彭定光.理想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56,56-58,81,5-6.

[5] 罗国杰.理想信念与三观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1.

[6] 李少军.理想论:对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3.

[7] 张清明.理想教育与理想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3.

[8] 吴潜涛.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J].教学与研究,2011(4):6.

[9] 荆品娥.理想的本质内涵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82-183.

[10] 谷峰.论理想[J].河北学刊,1995(5):40-41.

[11][20][24][25] 王柏棣.个体理想形成过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16-17,17,28,66-67.

[13][17][23] 蒙丹.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7,8,6.

[14] 荆品娥.论理想结构的要素[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1):95.

[16] 张代芹.论理想的层次结构[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81.

[19] 杨志明.论理想与人的存在方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8-9.

[21] 郑永廷.现代社会理想的功能发展[J].青年探索,1999(5):32-33.

[22] 王玉樑.论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J].东岳论丛,2001(4):66.

[26] 吕安兴.论理想建构的原则[J].工会论坛,2002(2):85-87.

[27] 羌华.把“中国梦”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主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6):73.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现代性进展理想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2021款理想ONE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2020
重构现代性
理想
April Fool’Day愚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