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播文艺节目的特性浅谈广播文学专题的创作

2015-08-31 09:21彭涓
新媒体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艺节目听众广播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07-0047-02

作者简介:彭 涓,工作单位为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

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广播文学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它对弘扬民族文化、宣传正面思想观念有着导向性作用。广播文学节目能够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艺术,使得听众在收听节目的同时,展开想象,领略文字中所表达的意境,获得相应的审美体验和人生感悟。在对广播文学专题进行创作时,不仅需要保持相应的深度和内涵,更要兼顾广播文艺自身的欣赏性、娱乐性和趣味性,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1 广播文艺节目的特性

广播文艺节目是社会文艺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阵地,与广播新闻节目相比,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性 [1]。

1.1 思想性

广播文艺节目能够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和认知作用,通过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和优秀的作品,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境界的提高。广播文艺节目应该从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出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等时代精神,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1.2 艺术性

广播文艺节目应该具有艺术层面的吸引力以及审美层面的感染力,通过听觉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从而使其获得娱乐和审美享受。广播文艺节目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广播文学专题创作中,应该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作为中心任务,以此来吸引听众。

二是饱满的感情色彩。对于文艺作品而言,其艺术魅力的根本,在于以情感带给人相应的审美享受,如果不能在作品创作中融入情感,作品就会显得毫无生机,缺乏活力。

三是曲折的故事情节。在文艺作品中,故事情节不仅是人物性格的烘托,剧情发展的关键,更是吸引观众的关键所在。例如,我国传统的戏曲、长篇评书、古典小说等,都具有情节曲折、故事性强的特点,通过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抓住听众。

四是生动的艺术语言。广播文艺是声音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其艺术语言必须具备简洁、鲜明、生动、准确的特点,应该坚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原则 [2]。

1.3 娱乐性

广播文艺节目提供给听众的,应该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娱乐。在传统文艺理论中,经常会将娱乐与审美相互对立起来,认为娱乐会导致节目文学艺术性的变质。而实际上,游戏娱乐是人们追求自由的一种直观体现,艺术作为人类游戏活动中最具人性价值的活动,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审美性,只有将审美与娱乐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够产生优秀的文艺作品。

1.4 通俗性

广播文艺节目的受众并非少数文化精英,而是拥有不同文化修养,处于各个社会阶层的听众,并且受众只能“听”,无法去“看”或者“读”。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广播文艺节目具有通俗性,其内容和形式能够符合大多数人的欣赏能力与审美习惯,它在通俗易懂的前提下,追求雅俗共赏。

2 广播文学专题的创作

从广播文艺节目的特性出发,对广播文学专题进行创作,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遵循艺术规律

在进行文艺作品创作时,一般需要遵循“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规律,在确保作品具有真实生活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相应艺术处理,以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对于广播媒体而言,要想创作出使听众耳目一新的文艺节目,需要对艺术的规律性进行准确把握,深入到一般生活之中,体现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贴近实际指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现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确保文艺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现代化建设实践,形成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艺术风格,而不是盲目追求时尚,超脱实际。贴近生活要求广播文艺节目的工作人员应该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满足其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种需求,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和提取动人的故事,使得创作更加合情合理,能够融入听众的日常生活。贴近群众则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的延伸,要求广播媒体应该深入到群众之中,想听众之所想,急听众之所急,能够真实地反映群众疾苦,体现群众意愿 [3]。本人曾经创作的广播剧《托起明天的太阳 》、《风铃声声》等,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题材,着眼于经济大潮冲击下普遍的社会问题,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与戏剧进行跨界创作,既以丰富的故事情节与鲜明的人物性格吸引听众,又贴近生活,针砭时弊,引起了听众的共鸣。

2.2 内容通俗易懂

广播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听众需求,为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提供娱乐和服务。对于广播媒体而言,听众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若想确保广播文艺节目得到更多的关注,就必须在创作文学专题时,找准节目的定位。广播文学并非文学课堂,听众在打开收音机后,并非为学习专业的文学知识,而是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享受放松时光,因此,广播文艺节目应该确保观众能够“听其声,解其意”,确保内容的通俗易懂,一些高深难解的文艺作品,应该尽量排除出广播文学的选材标准。同时,广播文学专题可以将现有的成熟的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再加工,呈现在听众面前。例如本人创作的《经典诗文诵读》栏目,立足于已有的经典诗文,充分发挥广播节目的优势与能动性,尽量用纯粹的声音之美带给听众无与伦比的听觉与审美享受。经典诗文的选材既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又兼具通俗性与艺术性,并拥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文学编辑在对相应的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时,应该合理选择解读的角度,确保其少一些专业的学术语言,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感性,贴近生活,拉近节目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少一分疏离感,多一分亲切感,以满足不同听众的需求。在传统广播文艺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赏析、长篇小说的解读等,在这里,应该以赏为主,以析为辅,不需要如同文学课堂一样去逐字推敲,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对作者的生活经历及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介绍,帮助听众更好的理解原文的意境,吸引听众的收听欲望,让有文学基础的受众有兴趣听得进去,没有文学基础的听众被吸引听得下去 [4]。

2.3 紧扣时代脉搏

在广播文艺节目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固定不变的法则,只有深入到群众的实际生活中,了解其真正的需求,才能够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在广播节目中,应该将立足点放在本地丰富的地域文化土壤上,体现出相应的优势和特色。在进行选材时,应该从周边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着眼,对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捕捉,站在普通听众的立场上去寻找题材,确保文学节目能够迎合听众的喜好。例如,本人曾经编辑主持制作过的文学专题《永远的诗魂——孙静轩诗歌赏析》、《爱心,串联谎言》、《送你一缕芬芳》、《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难忘,童年的儿歌》等,均以成都当地人物事物为主线创作,从中选取一些关于文学散文诗歌等体裁表现思想,对生活进行真实再现,,歌颂真善美,弘扬主旋律,节目获得听众好评且获奖。

2.4 合理加工制作

与戏曲、音乐等节目相比,语言是文学节目的主要内容,如果一味进行枯燥的作品分析,可能会使得听众产生听觉疲劳,影响节目的效果。对此,在文学专题创作中,无论是何种题材,都应该尽量

避免冗长的说辞和枯燥的说教,确保语言串联的张弛有度,简洁精炼。广播文艺节目包括了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内容,要想做得好听,必须在制作上下工作,通过声音、音乐和音效的相互组合,激发听众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对作品的意境和内涵进行理解,满足听众的审美追求。对于广播媒体而言,应该将音乐与文学进行有机组合,增添听觉艺术的魅力 [5]。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广播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其编辑在对文学节目进行创作时,必须遵从广播文艺节目的特性,在充分保证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娱乐性和趣味性,面向大众,坚持创新,利用广播的独特语言,为听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

猜你喜欢
文艺节目听众广播
话筒前的声音——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新媒体时代对广播文艺节目的思考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办好地方电视文艺节目的策略探讨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