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2015-09-01 12:28
中国慈善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张宁湖畔录音

有情怀的人,能吸引到同样有情怀的人

采访张宁一个星期之后,我意识到这次采访所达成的效果远比我之前的期待更令人振奋。因为张宁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情怀如同地震波,冲击到与他接触的每个人内心深处。

就像他目前创业公司的COO,有着一大堆光鲜履历,念过斯坦福的MBA,是一家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战略总监。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他介绍完对教育的思考,回到自己的公司一言不发辞了职,然后直接去找张宁,“我辞了,你要不要?”

他并不是一个慷慨激昂的人,甚至有些慢热。采访开始前,我们先拍照,他话不多,但眼神非常坚定、沉稳,尽管汗已湿了衣服。后来我猜想彼时他正飞速地思考,沙龙即将开始,该如何解决场地没有空调的问题。转到新的场地后,他不肯坐下来休息,一个人站在商场的扶梯口,认真环顾可能从任何一个入口来参加活动的朋友,热情招呼。

在思考如何支付湖畔大学28万学费时,张宁曾想出一个“对赌”方案。他希望通过卖票的方式,做一场大型分享演讲,每张门票280元,在千人的场地中,如果上座率达九成,他希望马云能亲自到现场。如果现场大家对演讲效果的评分超过9分,马云能给他颁发湖畔大学的聘书,通过给企业家们讲课抵销学费,这样现场收入减掉成本,大部分可作为往后湖畔大学公益学生的奖学金。

这个方案最终未成。但也没关系,创意人张宁想出了更有趣的筹钱方式。

张宁坦言此次创业,是在做一件“自己想想都害怕的事”。和他聊完之后,从他缜密的思维、有情怀的视角、跨界却审慎的行动里,我确信,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是值得期待的。

《做了马云的学生,他离开公益转做商业》作者:原宁辰

故事一直在

周末听祖父讲故事,想想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如此感慨背后是我的遗憾。五岁离开山里四位老人,从此难得一见。记忆很多,都是彩色的,洒满山里青翠的日光—唯独没有睁大眼睛听故事的片段。

这或许是连宗诚这句话一下子击中我的原因:“每个周末早上,我们都会去探望他,他会给我们讲他过去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我学到了很多。”

“你想象一下,他当时……”是的,我可以想象眼前这个瘦削、带着腼腆笑容的男人,小时候听祖父讲故事时眼神里闪光的专注。

祖父的故事那么多,有限的采访时间里,他能转述给我听的那么少。于是,他回到新加坡后,给我发了一封邮件:

“点击这个链接http://www.nas.gov.sg/archivesonline/oral_history_interviews/,输入‘Lien Ying Chow,选择‘Exact Phrase,点击‘search。进入页面后,把右手边的‘Relevance改成‘Oldest to Newest。那里有我祖父1981年留下的30个口述历史记录。”

除了现场英语采访录音,还有逐字英文录音整理。根据连宗诚采访中提到的故事,我找到相应的录音点开—

噢,“祖父”的声音!沙哑,带着明显口音的英语发音,偶尔传来带着痰音的咳嗽,讲到好玩处上气不接下气地哈哈大笑,讲到伤感处忍不住低沉叹息。

这些口述历史来自新加坡国家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s of Singapore)。该馆自2013年3月28日起,转为新加坡图书管理局下的一个机构。目前,它收集的口述历史资料涵盖了经济发展、教育、先驱人物、劳动运动、基层组织等超过50个主题。

事实上,让我着迷的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一种想象:一个一个故事,故事里一幕一幕情节,情节里一句一句话语,它们就像根部滴灌那一滴一滴水珠,注入到听者的心灵里。

周末听祖父讲故事,故事听完了,种子也种下了。

老人离开了,他的声音保留在口述历史里,故事就还一直在—“听,你的曾祖父在讲过去的故事。”如此,便是最佳传承方式的一种。

《新加坡连氏家族第三代的慈善冒险》 作者:徐会坛

猜你喜欢
张宁湖畔录音
一杯茶
乐普 《欣忭》
Umbrella Day伞日
There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居湖畔:将自然之美发挥到极致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
A New Term
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