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一变天地宽
——长沙市棚户区有机改造模式启示

2015-09-04 08:18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5年21期
关键词:棚户区长沙市有机

长沙市在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拓宽思路,探索创新,实践创造了“修复修缮为主,拆除重建为辅”的棚户区有机改造模式,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棚户区广大居民的拥护和支持。

政府肩负主要责任,棚户区改造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推进

棚户区改造工作不同于其他商业开发,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不能简单套用市场经济原则,过度迷信市场的作用,简单地将其推向市场,就会成为资本逐利的场所。长沙市委、市政府勇于增强棚户区改造政府责任,加大投入,加强监管,把好方向。首先,加大财政投入。全市棚户区进行有机改造的项目都由辖区政府组织实施,市、区两级财政按8:2的比例承担资金投入,所有基础设施和大量的公共活动场所全部由政府承建。这样从源头上遏制了商业开发逐利的机会,始终保持了棚户区改造的正确方向。其次,加强统筹协调。全市棚户区改造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长亲任市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组长,各区政府、市发改委、建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住房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通力配合,实行“市区联动、以区为主”,市、区两级棚户区改造公司负责具体业务操作。减少了利益掣肘,改造的统筹协调性全面提升。第三,加强管理考核。为加快推进棚改进程,增效益、堵浪费,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棚户区改造工作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有效地加快了棚户区改造步伐。据统计,2008年以来,全市共改造种类棚屋91900户,61730户棚屋居民搬入新居,其中有机改造30170户的住房焕然一新。

牢牢牵住改善居住条件“牛鼻子”,棚户区居民居住质量显著提高

棚户区改造最终目标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棚户区改造,不光是为了城市的“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以解决居民居住质量为核心,解决好老百姓居住中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在棚户区改造中,长沙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原则,把改善居民居住质量放在首位,对一些功能性老化的、住房质量差,居住环境恶劣、消防隐患大的旧居住区,采取改造修缮,对个别极其破损属于D级危房的进行拆除重建,使得居住区整体功能得以恢复。自2008年以来,全市改造此类棚屋 30170 万户,居民的住房改造后焕然一新。望城区铜官棚户区片原先是一个古老的集镇,基础设施破损,居民住房破烂陈旧,2012年开始有机棚改,经过3年奋斗,全片共改造棚屋450户,改造后户均增加居住面积30平方米,解决了人居居住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住户300户,另外解决无房户100户。

坚持修复修缮和综合治理两手抓,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观

长沙市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一方面注重改造区域内住房及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卫生设施,拓宽道路,改造水电,增加消防设施等完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扩大绿化、修建完善游憩场所、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恢复生活居住区功能,使这些地方的生活、工作环境获得巨大的改善。据统计,2008年来,全市在有机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投入道路、水电、绿化、公共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达 16.93亿元。对项目中的历史文物,则采取“修缮修复,修旧还新”方式,对单体文物进行原汁原味修复,对文物比较集中的区域则采取区街式的整体修复或恢复式创造性重建,使其重放光彩。在硬件设施大量投入的同时,长沙市还注重社会环境的综合整治,开展对“两劳”人员的“一对一”帮教活动,开展“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对“黄、赌、毒”进行重点打击和整治,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得社区社会治安得到根本好转,刑事案件以及治安案件明显减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如芙蓉区文艺新村社区、龙柏社区、开福区湘春路等等,原来都是环境脏乱差、人员居住复杂、社会治安混乱的地段,通过逐个集中改造,使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服装、仿古一条街,同时也使该地群众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也发生变化,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各种文明创建宣传活动、文化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开展。

朝阳二村→

←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景

←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景

实施棚改与发展相结合的战略思路,居民生产收入和生活质量双提高

长沙市棚户区的有机改造,没有单纯的为改造而改造,而是把改造与当地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硬投入修缮修复陈旧房屋和街道,大力提升居民居住条件和投资环境;一方面实施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就业门路,开辟增收渠道,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使区域内所有居民共同享受改造成果,不断提升生产收入和生活质量。芙蓉区都正街,改造前是一条破烂不堪、环境极其恶劣的狭窄小巷。改造前门店不足30家,门店租金户均收入每月不到1100元。改造后,门店增加到74家,户均租金收入每月增加到 3200元。余东海是这条街的老住户,家庭成员3人,门店面积50平方米,改造前家庭月收入7000元/月,人均2300元/月,改造后家庭月收入达10500元/月,人均3500元/月,人均提高了1200元/月,门店租金由原来的1400元/月提高至4200元/月,租金翻了3番。望城区乔口片地处两地三县交界处,房屋破旧,环境恶劣,社情复杂。2011年开始进行以有机棚改为主的整体提质改造,改善了招商引资和人居环境。改造后先后入驻柏乐园、新长久商贸城等20多个项目。经商门面由改造前120家,增加到500多家,门面租金由原来的100-200元/家飙升至800-1000元/家,项目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09年底的24547元增长至2014年底的29583元,增长率达20.5%。望城区靖港片区改造后旅游收入总计近10亿元,旅游及附属产业从业人员近9000人,生态休闲业、船舶工业、现代农业、商贸业等健康发展,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最大限度地团结群众争取支持参与,棚户区有机改造得以顺利和谐推进

棚户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坚信人民群众是棚户区改造的决定力量和推动棚户区改造的根本动力。在棚户区改造中,长沙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群众利益在本质上与棚户区改造目标是一致的”作为工作指导思想和原则,并严格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必须以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全市全面实行市领导联区(县)联项目、区县领导蹲点联项目、部门挂钩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的“四联”制度,依靠制度将领导、机关、干部和群众长期有效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干部串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使棚户区改造方案更加贴近群众的利益与要求,从而使工作得到了棚户区居民的大力支持。芙蓉区在都正街有机改造的前期,区委区政府在深化“四联”的基础上,敞开大门,把群众请进来,充分让群众提意见、出主意,邀请群众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决策,从而获得了群众广泛的支持与参与。项目建设开工短短2个月便拆除违章建筑6000多平方米,而且实现了“零纠纷、零上访、零强拆”局面。在改造建设的过程中,居民还自主筹资近800万元改造自有房屋。

猜你喜欢
棚户区长沙市有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爱上写信的大树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棚户区改造被设限
阳光照进棚户区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国家与陕西签订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26.7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