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手术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模式的效果对比

2015-09-08 21:51区凌冰等
右江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一体化

区凌冰等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腔镜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模式的清洗消毒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2年10月手术室按传统清洗与消毒模式进行腔镜手术器械管理的数据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6月~2014年11月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后实行一体化清洗消毒的腔镜器械数据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腔镜手术感染率及腔镜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结果研究组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腔镜手术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室腔镜器械一体化清洗消毒可以显著提高清洗合格率,降低手术感染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5.04.010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effects of two patterns of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endoscopic instrument.MethodsData of endoscopic management conducted through traditional mode of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from May,2011 to October,2012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And data of endoscopic instrument after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from June,2013 to November,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group.Then,infection rate of endoscopic surgery and qualified rate of endoscopic instru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Results Qualified rate of endoscopic instrument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but infection rate of endoscopic surgery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Integration of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endoscopic instru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cleaning and lower the infection rate of surgery.Thus,it is worth to be recommended.

【Key words】endoscope equipment;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integration

当前,精细手术成为手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得到医护和患者的认可和青睐。但精细手术需要设备器械等的支撑。因腔镜器械具有精密易损、管腔多而纤细、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材质特殊的特点,对清洗、灭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于繁复的清洗工作,加大了器械的损坏率,成本高,同时降低临床工作效率。为有效控制和预防交叉感染,满足临床对腹腔器械进行有效的无菌化消毒处理及手术量逐渐增多的需要,必然要求清洗工作专业化,细节管理精细化[1]。手术室从组织或管理因素、团队因素、工作任务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2],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打破科室间的壁垒[3],提出现代手术室与消毒供应室进行专业合作及合理整合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和发展趋向,而一体化管理模式则能够实现此目标。我院手术室与供应室合作开展腔镜器械清洗与消毒灭菌一体化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以传统清洗消毒模式为对比,深入分析其优势,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手术室近几年手术量逐年增加,已达年15 000例,其中腔镜手术占25%。回顾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0月手术室按传统清洗与消毒模式进行腔镜手术器械管理的数据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6月~2014年11月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后实行一体化清洗消毒的腔镜器械数据作为研究组。

1.2清洗消毒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洗消毒模式,手术后由手术护士或辅助人员完成器械清洗和浸泡消毒,打包送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的传统清洗消毒方式。研究组:采用手术室与供应室联合的一体化清洗消毒方式。①靠近手术室建立配置有超声清洗系统的工作站和打包间,对腔镜器械进行程序化、标准化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在包装间与灭菌室之间设置缓冲区域,形成相对独立的环境,避免空气产生对流效应,造成手术室空气污染。另外,设立无菌室,要求其能满足医疗所需的无菌存放条件。②手术室与供应室合作。供应室工作前移,手术室参与规划,双方进行工作调整,建立规范化清洗消毒模式,重新拟订了工作流程和质量评价标准,制定腔镜器械清洗流程图并上墙,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使责任明晰、分工明确。③一体化集中管理。主要涵盖回收、清洗、消毒、分类、检查、包装、灭菌、发放等一系列工作。手术护士手术后打包立即送予清洗工作站完成清点移交,工作站专职人员根据器械材质、结构形状、污染情况和精密度分门别类拆卸,进行初清洗→酶洗→次清洗→干燥→包装→灭菌。④对需要回收的灭菌物品进行严格的封闭处理,同时根据手术室腔镜器械频次、周期和灭菌先后进行腔镜器械的发送。⑤清洗消毒人员严把清洗质量关。掌握腔镜器械重要零件的构成、清洗、保养和正确安装、拆卸的方式,采用手洗加机洗法清洗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腹腔镜手术器械,先使用超声清洗系统对器械进行初步清洗,后用毛刷对空腔器械进行清洗,最后放入自动清洗机内清洗,干燥分类整理。经过洁净度检查,对清洗不合格的手术腔镜器械重新进行清洗,确认无不洁、损毁现象后进行打包灭菌。⑥手术室护士的监测作用。手术室护士对使用中的腔镜器械进行目测和采样抽查,及时反馈存在不足,加强与消毒供应室的沟通与联系,对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洗消专职人员进行培训和业务指导,对手术腔镜器械进行实时的监控。

1.3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实施规范化清洗消毒前后各类器械清洗合格率及腔镜手术的感染率。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各类器械清洗合格率的对比 研究组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腔镜手术感染率的对比研究组腔镜手术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清洗消毒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手术室集中清洗、消毒、灭菌进行流程统一、标准一致的规范化管理模式[4~6]。遵守清洗消毒流程,优化质量控制流程并实施监测,有效地预防手术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7]。

传统清洗消毒腔镜器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随着手术量的增加,手术室护士工作强度的增大,传统的手术器械处理流程易导致洁净手术室环境污染,又难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腔镜器械的清洗工作,导致腔镜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不足,灭菌质量受到影响。手术室迫切需要供应室服务工作前移。②传统的手工清洗消毒模式很难彻底清洗管腔内附着的血液、黏液、分泌物,而及时、统一、规范、专业性强的一体化清洗消毒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内镜有机物的附着,减少洁净手术室的空气污染。 ③清洗消毒灭菌的过程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清洁不合格的概率。

洗消一体化工作腔镜器械的规范化管理可以从5个方面提高清洗合格率:①布局与配置:改进布局的流程,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增加清洗工作站和独立的包装间,将满足手术周转运行和腔镜器械质量管理要求纳入到考核中。②专职清洗消毒员培训:工作人员是确保清洗消毒发挥重要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对清洗消毒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掌握相关的质量标准,使清洗消毒运行流程标准化[8]。③一体化集中管理:腔镜器械清洗是消毒灭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彻底刷洗至关重要,专职清洗时器械拆卸至最小单位,避免有机物残留锈蚀,手洗加机洗法能够将器械清洗得更彻底[9],提高清洁效果。④根据器械特质灭菌:手术腔镜器械由于材质、构造等方面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灭菌处理,对于耐高温、高压的器械采用高压灭菌法,对于不耐高温、高压的器械采用环氧乙烷、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⑤质量控制:清洗工作站专职人员和手术室护士在各环节对器械进行洁净度目测检查和实验室抽样检查,并将结果纳入质量考评中,从多环节和多角度加强洁净度的监督和管理。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首先从组织系统上查找问题与不足,通过应用PDCA 循环质量持续改进模式[3]打破科室部门间的壁垒,推行手术室与供应室的合作,供应室服务前移,使原来的分散式管理向一体化管理模式转变,使器械清洗合格率从92.35%提高到98.69%(P<0.01),腔镜手术的感染率从传统管理前的468%明显下降到1.48%(P<0.01),提示手术室腔镜器械一体化清洗消毒能充分利用供应室的卫生资源,增加相互监督环节,通过专业化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保养,使腔镜手术器械保持良好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可以显著提高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降低手术感染率,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 王丽,吴见安,赵琴,等.细节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9):8182.

[2] 高菊玲,王淑芬,王桂菊,等.Vincent 临床事件分析系统在手术室腔镜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1):29392940,2936.

[3] 郑朝敏,甘晓琴,聂智容,等.PDCA在手术室腔镜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灭菌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8):10101012.

[4] 洪瑜玲,汤舜銮.手术室腔镜器械两种清洗消毒灭菌方法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120121.

[5] 康晓冬,舒玉兰.持续质量改进在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759.

[6] 余如平.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0.

[7] 曲靓靓.肝炎病人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流程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25):22992300.

[8] 王萍.浅析基层医院供应室对腔镜器械的集中清洗消毒[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3(9):973.

[9] 邹丽娟,常后婵,戴红霞,等.应用ATP荧光法监测腔镜器械清洗各环节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2581260.

猜你喜欢
一体化
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关于服装局部工艺制作的教学方案设计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