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去真情?带回营养

2015-09-08 02:27郭文波
紫光阁 2015年9期
关键词:甸子省直机关工作队

郭文波

辽宁省科技厅驻村工作队队长宋兴奎(左一)向当地村民讲解蘑菇栽培技术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辽宁省目前还有214.4万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此,辽宁省委、省政府承诺,举全省之力补齐贫困地区这块“短板”。

沉下去扎根村屯,不脱贫就不脱钩

2014年3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下发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选拔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以此作为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重要举措,着力解决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经济发展方向不清、服务群众缺乏抓手等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问题。

省委、省政府从省、市、县三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抽调5300多名干部,每3人组成驻村工作队,深入到1790个贫困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2014年7月,省(中)直单位206个驻村工作队率先组建完毕并迅速进驻农村。

“不脱贫、不脱钩”,各级驻村工作队与乡村党组织签订《目标承诺书》。为确保驻村工作队派得出、蹲得下、干得好,省委组织部等四家单位联合下发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省直机关工委把帮扶工作作为省直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上接“天线”解难题,下接“地气”聚民心

为使驻村工作队熟悉政策、掌握方法、转换工作角色,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联合举办专题培训班,对省(中)直单位驻村工作队长、各市县组织部门和扶贫办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各地也都结合工作实际,对驻村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全员轮训。

“给钱给物,不如帮建一个好党支部”。各级驻村工作队坚持把整顿基层组织、建强党支部、提升村干部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协助各级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选优班子、训强干部、建好制度、夯实基础,着力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目前,各地累计调整村党组织书记195名,培训村党员干部1.5万人次,建立农民合作社党组织88个。

各级驻村工作队积极推进村级组织阵地建设达标升级工作,协助乡村党组织搞规划、跑资金、落项目、抓配套。2014年共新建和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43个,实现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全覆盖,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干部有感触,百姓有口碑

“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我的思想很受触动,贫困村的老百姓很不容易、基层干部也很艰辛,我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省审计厅驻村干部车庞龙感触颇深。

送去了真情,带回了营养。“只要我不死,我就不离开北甸子,北甸子是我的家。”这是北甸子村黨支部书记董福财生前激励自己的一句话。2014年8月,省直机关工委驻村工作队入住北甸子村后,发现董福财20年如一日,带领群众植树治沙,先后造林3.8万亩近300万棵,硬是把科尔沁沙漠向北推出了13公里,被当地誉为“治沙书记”。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郭辉同志了解情况后,深入北甸子慰问身患肝癌的董福财。2015年春节前,省直机关工委邀请了董福财的妻子、亲属和村民代表来到省委机关,现场讲述董福财的事迹,机关干部深受教育。2015年春天,工委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到北甸子村植下1000多棵樟子松,并以支部为单位与村里的贫困户进行了一对一的帮扶。

“驻村工作队真好!”这是群众发自内心的赞誉。一年来,驻村干部在“广阔天地”里接地气、聚民气、长才气、壮底气,实现助推农村发展和砥砺锻炼自我的“双赢”。相信,驻村工作队将为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再立新功;期待,这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把它的名字镌刻在百姓心中。

猜你喜欢
甸子省直机关工作队
喜报!我厅获省直机关青年党团知识竞赛优秀奖
省直机关积极参加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勤俭持家•廉洁治家”家庭格言选登
黑龙江省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