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悟精神

2015-09-08 02:27陈舒斐
紫光阁 2015年9期
关键词:木麻黄东山文昌

陈舒斐

朱清(中)与“最美法官”黄志丽亲切交谈

福建省漳州市的东山岛曾风沙肆虐,寸草不生,如今,秃岭变青山,荒岛成绿洲。改变,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的共产党员、东山县百姓永远难忘的老书记—谷文昌。

7月8日至10日,福建省直工委组织23个省直单位50名机关党务干部赴东山县,重温谷文昌一心向党、无私为民的先进事迹,开展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活动。

风雨中,实地走东山

9日上午,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朱清率队前往谷文昌纪念馆。展馆中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翔实的文字,再现了1953年到1964年间,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矢志不渝,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的动人情景。在一张黑白照片前,不少同志久久驻足。照片中,谷文昌粗衣破帽,脸庞黝黑,躬着近90度的背,和工友一起扛巨石。“党的干部,就得和群众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苦、干一样的活,群众才会信任我们。” “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半个世纪前的质朴话语,如今依然掷地有声。谷文昌俯下的是身段,树起的是标杆!

纪念馆外成片高耸的木麻黄林中,静静竖立着谷文昌墓碑。碑上的谷文昌雕像目光如炬,深情地望着这片曾经战斗过的土地。“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山。我要和东山的百姓在一起,和东山的大树在一起。”这是谷文昌一生提过的唯一要求。斜风密雨寄哀思。当年矮小的木麻黄,历经风雨洗礼,如今已成参天大树,守护着长眠于此的老书记。谷文昌赋予这片曾经的沙岛以盎然生机,漫山的木麻黄见证了他的丰功伟绩。一位共产党人,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党的为民宗旨,在老百姓心中活成一株常青树。

激荡中,共忆谷公情

9日下午的座谈会上,省直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和省、市、县三级党务干部齐坐一堂,围绕“讲谷文昌故事、做谷文昌式的好干部”,作主题交流发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對谷文昌精神进行了解读,也深入思考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推进机关党建工作。

朱清要求,各级机关党组织要适时开展“讲一则故事、悟一种精神”主题交流,参加“东山之行”的党务干部要在本单位带头讲好谷文昌故事,推动谷文昌精神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打下烙印,扎下深根。

感动中,再学身边人

谷文昌以自己的德政实实在在地收获着人心、也惠泽着越来越多的后人。如今的漳州,也有这么一位深受百姓爱戴、亲民爱民的好法官。她扎根基层审判工作12年,审结的5000多起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撤销改判,无一申诉信访,无一投诉举报。她,就是“全国最美基层法官”“全国优秀法官”—芗城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黄志丽。

10日上午,朱清一行听取黄志丽先进事迹介绍后,前往设在社区的“黄志丽法官工作室”。“很多时候,矛盾在基层,就尽量化解在基层。一次温情的调解远胜过一份冰冷的判决,我和我的同事就是坚守着这份信念,努力把每一天的工作做好。”黄志丽话语不多,却实如其名,清丽芬芳。

朱清表示,党员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为民服务,所做的事要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员在起表率带头作用。“志丽同志是谷文昌工作过的这片热土上涌现出的又一个先进典型。她用自己的真情传递司法的温暖,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办。如果我们每个党员都能忠诚履职,无私奉献,做呼应群众的常青树,守好自己的一份责任田,党的事业就越有希望!”

猜你喜欢
木麻黄东山文昌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东山果事
文昌发射场暮色
何来胜《李白忆东山(其一)》
木麻黄记
神像与游走:文昌出巡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十一
沿海山地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造林试验
木麻黄凋落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春天的木麻黄
深空探测,未来将在这里启航——走进文昌航天发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