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群众评判倒逼转作风

2015-09-08 02:27胡夏枫段毅
紫光阁 2015年9期
关键词:南川评议办事

胡夏枫 段毅

办 事群众正在南川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大厅填写“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评议表

重庆市南川区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剑指部门“中梗阻”,将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的38个区级部门中98个科室列为评议对象,组织全区干部群众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每季度评选10个“最难办事科室”,在《南川日报》上公开“晒”评议结果。通过反向激励倒逼,变压力为动力,增强信心、改进不足、整顿作风、重树形象。

剑指“最难办事科室”10种“病”。南川区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梳理出导致“中梗阻”的10种“不严不实”问题,即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工作表现上的“懒散病”、责任担当上的“推诿病”、干事创业上的“漂浮病”、办事效率上的“拖沓病”、能力素质上的“跛脚病”、思想解放上的“本本病”、履职用权上的“任性病”、对人对事上的“关系病”、廉洁自律上的“吃拿病”。通过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充分发挥群众和服务对象的监督主体作用,对“患病”科室进行集中会诊、分类治疗。

公開透明评选“最难办事科室”。在“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中,为强化评选结果公信度和说服力,南川区对评选流程进行了精心设计。组织两种评议。一是定向评议,主要由服务对象和专家评议。在由市场主体、重点项目牵头单位以及办事公众、特邀监察员、政风行风监督员等组成的定向参评人员库中,随机抽取800人进行定向评议。二是抽样评议,即群众评议。通过本地媒体《南川日报》和阳光南川网发布评议表,从收回的评议票中分别随机抽取200份,共400份纳入结果统计。明确评议重点。在评议表上注明每个参评科室的职能职责,分类列举科室“病”的主要表现形式。要求评议人在评议时既要勾选该科室“病”的表现形式,又要在评议表上写明“办事难”的具体事例,防止盲目投票、投感觉票、投印象票。严格过程监督。评议统计的监票人和计票人是由评议单位纪检干部、区党代表、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抽签确定,并由区特邀监察员、政风行风监督员代表负责启封及汇总,防止结果统计过程中的不公正现象。

多种方式向“最难办事”亮剑。自2014年10月至今,南川区已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3次,先后有15个部门的19个科室被评为前10名。各级各单位采取多种方式,向“最难办事科室”集中“亮剑”,扎实推进专项活动。

公示评选结果。 “最难办事科室” 每次评议的前10名,均通过区内媒体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内容还包括各科室得票数、历次排名、评议人指出的主要问题等。强化结果运用。得票列“最难办事科室”前3位的,由本单位党委(党组)对科室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连续2次评议得票列前3位的,免去科室负责人职务;连续3次评议得票列前3位的,免去科室分管领导职务。目前,已诫勉谈话9人次。集中开展整改。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研究制定专项整改方案,组织相关科室积极开展整改,主动向社会公示整改进展及成效。适时督查回访。实行事前督查和事后督查,评议结束后和下次评议开展前,南川区纪委、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组织暗访督查组,对评议进入前10名科室问题整改情况和被评议科室作风效能进行暗访督查,检验评议工作成效,发现问题责令整改。

南川区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以来,评议票从第1次的1235份增加到第3次的3671份,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在“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中,各级党员干部思想受到强烈撞击,“最难办事科室”所在单位干部职工普遍感到压力很大。通过评议,干部作风明显改进、工作效能明显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推动了工作,促进了发展,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猜你喜欢
南川评议办事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细节指引 办事不抓瞎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履职尽责谋发展 为民办事解忧难
大南川流域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分析